字數:4332 字 閱讀時長:大約 9 分鐘 ?
《昆蟲記》讀后感600字
法布爾,一位法國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他以他畢生的心血來著作了一本堪稱動物文學經典的《昆蟲記》。
法布爾從小便喜歡觀察小動物。當一天晚上,他聽見房屋背后的荒草灘里響起一陣“唧——唧唧唧”的蟲鳴聲,聲音清脆好聽。于是他迷惑了,是什么蟲子呢?蟋蟀?但蟋蟀的聲音比這大多了。是山雀?不,山雀不會一直叫個不停的,更何況這是在晚上。百思不得其解的法布爾連忙向祖母問道:“奶奶,奶奶,這是什么在叫呀?”祖母開始打瞌睡了,迷迷糊糊的答道:“睡吧,也許……是狼。”法布爾不忍打擾奶奶,又按捺不住好奇心,他悄悄地穿上鞋,開了門,摸黑到草叢中去,想看個究竟。野草劃破了他的手,也沒有把那只小蟲子找到。
法布爾沮喪極了,但過了幾天,他又在花叢里聽到了那個聲音,他高興地連忙去抓。終于,在他堅持不懈地守了三天后成功抓到了那位“歌唱家”——一只全身翠綠、觸角細長的紡織娘。
正是法布爾這種堅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使他寫出了《昆蟲記》,而我們亦是如此。在生活中,我們只要細心觀察,便能發現許多新奇的東西——比如螞蟻搬家,下雨前蜻蜓低飛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平時的觀察,如果沒有了觀察這一要素,那么我們便什么也發現不了。大多數名人正是有了這個要點,使得他們發現許多常人所不知道的事情,而撇除這一點,那么普通人就不能成為名人、偉人。
正是這樣,只要我們細心觀察,那么就能像法布爾那樣,獲得許多新奇的體驗,擁有許多奇妙的觀察,那么你也可以成為偉人。
《昆蟲記》讀后感700字
《昆蟲記》讀后感是文學的巨著,還是科學的百科?是生命的禮贊,還是社會人生的反射?其實,這只是一本《昆蟲記》。
還沒讀《昆蟲記》前,我對于昆蟲總是一種反感的心理,要么毫不留情地踩死,要么躲得遠遠的,更別說觀察了,而《昆蟲記》,卻讓我發現,昆蟲的世界竟是這樣妙趣橫生!衣著整齊的毛蟲仿佛就在我眼前爬行、粗暴兇猛的黃蜂溫柔地喂食幼蟲,熱愛勞動的蜘蛛兢兢業業地生活,列隊行進的松毛蟲吐絲鋪路……作者法布爾真實樸質的筆觸讓我好像真的親身觀察著小小的昆蟲,那些具體詳細的文字讓我真切地感受到蟲子的存在。
法布爾在《昆蟲記》中對許多昆蟲進行了細致入微的描寫,將昆蟲的世界展現于我的眼前。昆蟲出生,生長,繁殖,死亡,它們進食,它們爭斗,它們護子,這一切與人多么相像。法布爾還賦予昆蟲思想,這是昆蟲的世界更接近于我們的社會,顯得更為親近。
《昆蟲記》那么真實,它不是作家創造的世界,不同于小說,《昆蟲記》記錄最基本的事實,沒幻想,沒夸張,沒修飾,只是單純地追求真理,卻流芳百世。《昆蟲記》不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而且蘊含著對真理的追求、對世界的探索、對理想的堅持、對科學的執著。《昆蟲記》啟發我們:要有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要有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不懈的做事態度。法布爾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才能寫出舉世聞名的《昆蟲記》,而他那至純的童心、淡泊的心境、執著的熱情和信仰,卻不是所有人能學到的。
法布爾曾經提出:“只為活命,吃苦是否值得?”而他已用自己的一生回答:“迎著‘偏見’,伴著‘貧窮’,不怕‘犧牲’、‘冒犯’和‘忘卻’,這一切的吃苦,為的是一個‘真’字。”想想,不顧他人目光,觀察昆蟲,奉獻一生,寫出一部世界科學經典,就是法布爾求真的體現。
在《昆蟲記》中,我們看到的是昆蟲的大千世界,領略的是法布爾“追求真理”的精神。
《昆蟲記》讀后感800字
自從讀了《法布爾昆蟲記》之后我就愛上了科學,我從《法布爾科昆蟲記》里知道了:金蟬怎樣脫殼,狼蛛的家園是怎樣的,蜣螂怎樣做卵袋,孔雀蛾的由來。還弄清了“螟蛉之子”是錯誤的,蜂抓青蟲不是當兒子養,而是為自己的后代安排食物。想到這里我便知道了這些動物也和人一樣狡猾。但是這些科學知識還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呀! 《法布爾昆蟲記》里有許多有趣的故事:狼蛛的居住大約有一尺深,一寸寬,這就說明了狼蛛的體型有多大,由此可見,現在的科技是多么發達。別看小小的狼蛛,他們自己的家可是用自己的毒牙一點一點挖出來的,洞邊有一堵墻,是用廢料做成的,大約有一寸高,這是用來保護自己的家園,不遭受其它動物襲擊的“盾牌”。
蜣螂的卵袋是完整的球,先做成一道圓環,直到圓環形成一個深溝,后來,像一個瓶頸的形狀加上壓力,壓成一個凸起的中央,做成一個火山口,是邊厚,凹穴深,最后漸漸形成一個袋子。真沒想到這些小動物的本事也不小啊!這些袋卵的層端朝著封口,如果塞子重壓深入卵就會很痛苦,甚至死亡。所以甲蟲把瓶口塞住,卻不撞下去
孔雀蛾,最大有小鳥那么大,都喜歡在天花板下飛翔,都喜歡成群飛,最少有2只,最多有只左右。在我們的生活中的蛾一般都是很小的,但是孔雀蛾卻有小鳥那么大還真是希奇啊!這些孔雀蛾很堅強,無論在多么惡劣的環境下,即使是在烈日下,還是在狂風暴雨下,依舊要堅持飛行達到目的地。孔雀蛾果然比我們人類要堅強。孔雀蛾一生中最想找到一個合適的配偶,理念是不管路途多么遙遠,多么堅苦,也依然堅持。孔雀蛾的壽命只有兩三天,因為他們不懂吃。我真為他們感到惋惜。孔雀蛾是由一只漂亮的毛蟲變來的,脖子上有一個領結,他們的身體為底色。
這些小動物都是法布爾細心觀察所得的結果,科學,可以讓你確切知道動物的大小或看到一些特別的東西,讀了《法布爾昆蟲記》使我仿佛置身于現場,看著小動物怎樣產卵,聽見他們怎樣鳴叫,是法布爾帶領著我們走向科技的未來。
《昆蟲記》讀后感900字
《昆蟲記》是法國杰出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著作。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他出生于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后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盡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這本書具體的描寫了昆蟲界的許多秘密。整本書介紹了不同昆蟲的不同習性和各自捕捉獵物的方法。
我對《白蝎子自殺之謎》這一篇印象最深刻,因為很有趣。這一節。有人說,蝎子遇到危險就會自殺。于是,法爾布就做了一個實驗。他用燒紅的木炭圍成一圈火墻,然后把一只白蝎子放進火墻里。熱浪烤在蝎子身上,它倒退著卷成鉤子,一會兒伸直,一會兒彎曲,動作非常快,使人看不清楚。突然,它一陣抽搐。接著,就一動不動了。法爾布用鑷子把它夾到一塊涼沙土上,過了一個多小時,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蝎子竟然奇跡般的活過來啦,和以前一樣變得生氣勃勃了。這個故是告訴我們白蝎子并沒有真死,而是被滾滾熱浪熱暈了。
讀了這一節,我不禁思緒萬千:世界上大概除了人以外,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不會自愿結束生命。其實不管遇到什么情況,自殺都是一種膽怯的表現。大家都認為生命是一種很寶貴、美好的東西,既然上天賜予了我們小小的生命,那我們就應該勇敢地面對苦難,珍惜生命,也回報他人。
看了《昆蟲記》,我才發現昆蟲的世界也是如此豐富多彩,在昆蟲的身上其實也能看到人類的身影,盡管他們不會像人類一樣用言語表達,但它們的每一個動作定有它的深刻含義。以前,我總是為了自己的快樂,頻頻殺傷小昆蟲們,根本不顧它們的感受,看了這本書,我才后悔到了自己的錯誤,動物的生命同樣也應當得到尊重,不應該做無謂的殺害,如果站在它們的角度上去考慮,它們是多么得痛苦,它們得多么憎恨我呀!今后,我一定不會如此做了,要保護它們,不讓他們受到傷害。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秘。
法布爾的堅持不懈使我很敬佩他,因為他不怕困難,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天他都去觀察昆蟲。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
《昆蟲記》讀后感1000字
法布爾是一位法國著名的科學家,科普作家。
今天,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來讀法布爾所寫的一部著作------《昆蟲記》。
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其畢生精力深入到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寫成了《昆蟲記》這部昆蟲學巨著。
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 法布爾刻苦鉆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昆蟲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后世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了現代文明。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他出生于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后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
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盡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現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記》。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秘,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同法布爾相比,我真感到羞愧萬分。
法布爾能在困苦的環境下研究昆蟲,平時我連做數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來,就不想動腦筋,有時還亂發脾氣。
讀過《昆蟲記》作者的生平和《昆蟲記》,我感受很深,《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精神,堅持“準確記述觀察得到的事實,既不添加什么,也不忽略什么”。
當我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后退。只要稍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滾落下去,連自己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舍的努力,才能獲得最后成功”的時候,我的心就像被刺了一下。一二十次,雖然不是大數目,但對于一只背著一個沉重的大圓球,經過險陡的斜坡,攀登簡直無法上去的地方的小小的甲蟲來說,卻是多么大的挑戰啊!有時,甚至可能將性命都搭上去。
多么值得我學習的小甲蟲呀!想起我以前玩電腦游戲,總是選“簡單”這一級別,跟那只小甲蟲相比,我真是無地自容了。一只小甲蟲,都知“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而我們呢?五年級的學生,當老師布置幾道難題時,同學們剛開始是蠻起勁的,沒過幾分鐘,就沒耐心了。這些題雖然有點難度,但是也不是困難到極點。況且,也總有做出來的人,為什么別人能做出來,而我們卻做不出來呢?那是因為我們太懶惰了,沒有上進心,只會向簡單的題目挑戰,不敢向困難的題目挑戰。
寫到這里,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比自己弱小的人挑戰,那么,也就是永遠的弱者。
? 更新于:
- 上一篇: 《撲通撲通我的人生》觀后感
- 下一篇: 《明朝那些事兒》讀后感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