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4398 字 閱讀時長:大約 9 分鐘 ?
微微拉開六月的簾幕,柔風輕輕,雨絲飄逸;輕輕拉開六月的簾幕,花香滿滿,海浪歡樂。月光下,含情的雙眸中閃動著愛意;林蔭里,隨風揚起的秀發拂動著甜美的私語;下面是有六月抒情散文,歡迎參閱。
六月抒情散文:六月,我們一起前行
六月的清晨,清涼的空氣彌漫在世間每一個角落,陽光透過樹枝,溫柔而閑散地灑落在校園中,陣陣微風吹過,冥想時,孩子們的讀書聲清晰飄蕩心間,閉上眼,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恬靜,往日,在這里,即使是觀看者,也覺著享受著一種心地的寧靜。
已是六月了,校園里初三的孩子們的眼中透露出種種煩躁,急躁的等待又有些退卻,是呀,百花還會盛綻在六月柔波般潤潔的風里,他們卻無心窗外的風景,課間看似輕松的喧鬧,卻讓人有別樣的感覺,象是孩子們在初中學習生涯的最后宣泄,又或是對纏繞心頭的壓力的無力抗爭。
六月以后,就要和你們分別了,感覺不舍,卻又矛盾的期盼分離,不舍三年來的知己知彼,默契相知;期盼分離,只是因為怕看見你們那彷徨迷惘的眼神,不知前路,卻又跌跌撞撞的往前走著,明知道你們的前路或許會有艱難,可我卻只能陪你們到此。
安妮寶貝說,人的記憶會因為痛苦繞過某些段落停留在單純的時刻。我想此刻就是你們感覺痛苦的片段吧,從你們的字里行間,感覺到了你們竭力想逃的這一刻的抗爭。你們變得敏感,變得單純,變得好像更不懂世事。其實,我知道這是你們選擇逃離的方式,可人生總是如此,并不是自己幻想,便可以逃之夭夭;并不是繞過它,便可以抹去這一段記憶;并不是自己的不情愿,就可以翻閱這一頁片段。
在這緊張溫熱的氛圍中,我只希望你們能真實、坦然的面對,真實的用自己的努力來度過每一天,即使可能會失敗,我們也能無怨無悔。我愿意每天用信任的眼神看著你們,用我真誠的心陪伴你們,希望你們的眼神一如往日的純真、寧靜。
六月,我們一起前行,成就人生,演繹一首永不后悔的歡歌。
六月抒情散文:六月的雨
一個人慵懶的躺在床上,窗臺上有雨落下的滴滴答答聲,心里有一些聲音在回響,在六月的雨中,我就這樣享受著一個人的靜謐時光。
一直都是一個后知后覺的人,對季節的變遷,冷暖的交替,生活的得失,情感的迷悟。一直都是遲鈍的感應著這所有的一切,但是這些并沒有影響到我柔韌的心性,以及我對美好的那些向往。
一直都是喜歡一些厚重的東西,比如一個人的成熟和睿智,溫潤和堅韌,還有一些歲月沉積下來的印痕,這些都是別人羨慕不來的,也不是簡單的經歷就能擁有的,更不是經過短短的時間就能企及的,它是一些時光無法穿越的東西,你只有經過那些歲月的風霜,生活的磨礪,人生的跋涉,然后一點一點的積下來,也許你感嘆更多的是歲月的無情,生活的艱辛,人生的不易,但你終于成了一個寶藏,你的那些內在是無可匹敵的,你已站在了一個高度上,終于,在你的眼中,一切都已云淡風輕,安然若素。
起身,立于窗前,和六月的雨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目光被牽引到雨中的白衣女子,她忘了帶傘,用纖細的手指撫著秀發風一樣的跑遠了。
六月的雨,它淋濕了一個女子的白色衣裙,它淋濕了一個女子的綿綿心事。
六月的雨,讓我靜靜的聆聽雨打歲月的痕跡,讓我靜靜的感受心隨弦動的美妙。(文
六月抒情散文:六月的味道
家鄉有這樣一句俗話:六月六,熱脫褲。
其實,也并非六月六這天,熱得難以抵擋,而是意味著,也體現著酷暑來了。太陽拉扯著風,絢麗的光顧著萬物,和著蜻蜓的飛舞,夏蟲的啾鳴,或生長的嗶啵聲,或酣酣的呢喃聲,我們熟悉的夏天,就從六月里走來。
池莉筆下的熱,肯定是夸張了——赤裸的身體再水中取涼,而露出在水面上的頭顱,卻在聆聽領導的會議。武漢是太熱了,而熱天又哪里不熱呢.一顆碩大的圓腦袋,腆著將軍肚,趿拉雙拖鞋,手握蒲團扇,在林陰小徑上,邊走邊搖,邊搖邊言語著:這把他家的,真是幾十年不遇哇。熱的受不了呢!
單說六月六,熱的就脫褲了,那么六月七,六月八呢?數萬學子伏案赴考,他們十幾載夜挑明燈,冥思苦學,只為這一搏。他們個個身經百戰,習慣了戰殺考場。他們因一次的喜悅而充滿自信,因一次探討的爭論而激勵對方,只等高考金榜提名的那一時。他們曾共沐唐風宋雨,與蘇子楫舟,感悟自然與生命的雄渾和壯觀。可是,畢竟還有“長安一夜千家淚,幾處笙歌幾處愁”。
樂府詩里有《西鳥夜飛》:日從東方出,團團雞子黃。夫婦恩情重,憐歡故在旁。我的農民工兄弟們,別妻離子,來到這座那座城里,握著瓦刀,和著泥漿,揮汗如雨的砌建著高樓大廈。他們將一身醬赤的皮膚交給六月。他們抽劣質煙,說家鄉的土話,把一身汗漬后脫皮的軀體,扔在最簡陋的木架床上,夢語兒女的名字,或者再午飯后,也一定抽出時間再公話亭下,給遠在家里的老婆打個電話,說:城里的女人,打著傘走在太陽里,也比不上你在豆莢的藤架下看著瓷實!
六月的味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然而,自有一種風景,卻是清涼了整個六月的夏天,那便是: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六月抒情散文:六月的陽光
作者:悠閑散步六月上旬,共十天。陽光,幾乎天天;雨水,偶爾突然閃現;溫度,三五瓣陰涼。就這樣,摻雜著辮成了一個漂亮的麻花小辮子,扭到了上旬的尾聲。
沒有陽光的日子,該扔的扔了,沒來得急扔的,也已經打包封起來了,不再曬,發霉也罷。而幸福的是,近日里所有有陽光的那些天,都被我用文字刻錄進日記。太陽,無辜地曬它的天下,我就有意的,涂鴉我的寶貝日記。
我們家的寶貝,就出生在六月的一天,也就是農歷的五月初七。當我把當年為她書寫的“寶貝日記”,拿出來與她一起閱讀時,她抱著我,好久好久,并含著淚說:“謝謝媽媽!”她雖然還會在收到親朋好友贈送的生日禮物時,大聲的笑著說:“好喜歡,謝謝你們!”。
但是,她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我為她記錄的這一份美好回憶;更加真切地懂得了,這份無法用金錢衡量的付出。她的眼淚告訴了我——這是上天贈送給我們夫妻的,一個有著成人般感知的,靈動著的寶貝天使。我承認,我一定給不了她,金山銀山;但我絕對可以,為她,收集屬于她的陽光、快樂、健康。
我的腦際間存留著這樣一句很俗的話: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我,雖然不是帝王將相,更沒有家財萬貫,但是我并不認為我特別需要誰,來延續我的任何東西。所謂能夠延續和傳承的,只不過是一個物件,或是一個位置。最終,它們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次消失殆盡。如果說,皇帝是天子,那么真正的帝黃,是太陽。而真正能夠繼承下來的,是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陽光,任誰也搶不走,遮掩不禁。
有的人,一生為權錢屈就;有的人,注定是愛情的奴隸。而我,只愿做陽光的臣子,奉候它的高高在上,一輩子,活在它的光芒照耀之下。一如我希望,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七色陽光相伴,永遠綻放出獨屬于自己的光芒。
六月的今天,微風,輕柔撫摸;陽光,不慍不火;心情,正好。
六月抒情散文:火把花映紅的六月
作者:楊繼淵
六月,火把花開了,開得那么熱烈,從一團團的綠樹里伸了出來。滿樹紅如燃燒的火把,照亮了遙遠的小山村,照亮了云南高原。
六月,艷紅的火把花開了,火把節也到了。
火把節是我國云南境內彝、白、傈僳、佤、布朗、納西、拉祜等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來吧,漢族的朋友,蒙古族的朋友,藏族的朋友,維吾爾族的朋友,來和我們一起過火把節!
來吧,北京的客人,上海的客人,東北的客人,西北的客人,外國的來賓,來和我們一起玩火把!
過了火把節,這個秋天會更多彩,會更美麗;過了火把節,莊稼會長得更快,火把花的花瓣里會裝載更新鮮的故事。
六月,請到云南來過火把節!
我們一塊兒唱歌,一塊兒跳舞,一塊兒玩火把,一塊兒品嘗云南六月的芳芳!
農歷六月二十四,磅礴云南高原上的村村寨寨從山上砍來松樹,捆扎成松明火把,豎起高高的火把,豎起高高的火把塔,插滿“五谷豐登”、“人畜平安”的祈福。
這時,人們來“掛紅”了。他們把一根根紅絲線拴在火把上,默默地說出自己的心愿,虔誠地插一柱香,口中念念有詞,說的都是“風調雨順”、“四季平安”。
我們愿云南高原永遠山清水秀,小鳥歌唱開花的土地;
我們愿碧藍的天空放飛白鴿的哨音播撒陽光、吉祥和快樂;
我們愿在過火把節的時候,一棵棵花樹在太陽下盛開,芬芳與圣潔……
清晨,從山坡上,從平壩里,從一條條開滿火把花的小路上,走來許許多多的人,有苗族,有傣族,有傈僳族,有漢族……他們的穿戴不同,他們的語言不同。可是,他們都來到火把山,親如一家,成了好朋友。
火把們都焦灼地等待著燃燒的時刻。終于,過山號吹響了,火把點燃了!用人們的心愿和祝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點燃了火把,點燃了火把的生命。
山在燃燒,水在燃燒,天空在燃燒,磅礴云南高原大地在燃燒……
人們手拉手圍著熊熊燃燒的篝火跳啊唱啊,讓人生在燃燒中旋轉,讓熱情和血液在燃燒中沸騰。男人拉著女人,老人拉著小孩,小伙子拉著姑娘,情感牽著情感,生命牽著生命。人們盡情地唱啊唱,跳啊跳,在動人的音樂聲中,在快樂的歌舞中,一個偉大的中華民族在這里融合得美妙絕倫。生命、愛情、友誼、家庭、民族……所有的差異、所有的界線、所有的不同,一切的一切都在這熊熊燃燒的火把節的火里融合、升華、和諧。人們的情緒也在燃燒、激揚、縱放,沉浸在極度的興奮之中。有火的激情,有燃燒的夢想,溫暖了過去和現在,溫暖了未來與希望,透亮了一個古老的世界,涅盤出一個民族熊熊燃燒的意氣和人生。
火焰很高,火焰在歡笑。看吧!無數的巨大的火把,點燃在云山秀水間,沸騰的叫喊和笑聲燃燒著,祝福燃燒著,心愿燃燒著,火把散落無數紅亮的星星。
據說,在燃燒的火把下繞三圈,就能消災得福,吉祥如意。
竹片扎的火把、松木扎的火把,在人們手上燃燒成燦亮的花朵,燃燒成真正的火把花!成千上萬的火把舞動起來,金亮的火星飛濺著火把的花瓣,照亮每一個人,照亮每一顆心。
田埂上、村道上、場院里,到處是火把穿梭飛舞,到處是人們的歡聲笑語!
有一團火在旋轉升騰,熊熊燃燒。那是一百七十萬年前,元謀猿人那一支延續生命的火星點燃的火把;那是彝族英雄阿魯踏著大山的脊梁、來到天邊、接過太陽神賜予的神圣火種。
火就是文明,人生不能沒有火。彝族古歌《火歌》里記載:
火從石頭里跳出來,火從草叢里跳出來。
人們圍著火舞,人們圍著火跳。
火就是神,神就是火。
火就是神,神就是火。
豺狼不敢來,老虎不敢挨;
野豬、豹子,聞著煙
看見火,向山箐狂逃
火就是神,神就是火
追麂子來燒,追馬鹿來燒,
黃生生,撲鼻香,你撕一塊,
我撕一塊,笑著吃,吃著跳。
火的傳說,神話了生命世界的熱度。火有生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火種流傳,生命就生生不息。
作家巴金說∶“讓我做一塊木柴,我愿意把我從太陽那里受到的熱放射出來,我愿意把自己燃得粉身碎骨給人間添一點溫暖。”
啊,六月,彩云之南磅礴高原上的火把節,我們民族古老而又芬芳的節日,點燃生命點燃希望,閃耀祖祖輩輩七彩的夢想,照亮心扉照亮暗夜,輝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騰飛夢。
啊,六月,中國彩云之南磅礴高原上的火把節,熊熊燃燒的火把像艷麗的花朵,照亮了生命,照亮了美,也照亮了明天和自由。
猜你喜歡:
? 更新于:
- 上一篇: 你在,我可以觸摸到的地方守候
- 下一篇: 關于親情的抒情散文推薦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