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4832 字 閱讀時長:大約 10 分鐘 ?
【第1篇】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以前一直不太理解這句名言的意思。直到今年,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才真正領悟到了這句話的含義。我的心深深被海倫·凱勒的精神所震撼了!
初讀這本書時,我單純的以為它只是寫作者的生活的,可讀完全書之后才發覺并非如此,凱勒以她的一言一行,激勵著我,讓我的心中充滿了去接受生活的困難與挑戰生命的極限的勇氣,是她教會了我們要怎樣用愛心去擁抱世界!小時侯,不知何種原因凱勒的視力開始一天天地下降,父母帶著她不知看了多少位醫生,可都束手無策。 文章主要分五部分,其第參部分:走出黑暗與寂靜,令人驚嘆不已。文章主要是從大學二年級開始一直到40歲。我覺得這里的起端是從自己的作文被婦女報買去,而因自己想不出該怎么寫開始的,也許是自傳,我怎么也讀不出里面的中心點是什么,但是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卻令我感動,慈母去世,讓她陷入傷心,也使她回想起童年時母親對她的無微不至的母愛,也看出了她跟母親之間的親情,母親就像自己的心靈窗戶,也是她的眼睛。 回想起這本書,沒想到19世紀的生活是如此的艱辛春風化雨的凱勒,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災難,頑強不屈的她堅持到了最后,我決定,長大后一定要做一個像凱勒一樣,有毅力和勇氣的人才! 在我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后,我深深地被了海倫·凱勒堅強不屈的精神感動了。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 假如我只有三天光明的時間,我會用我的眼睛做什么呢?我沒有失明過,不懂得黑暗的世界是什么樣的,于是,我閉上眼睛,在這時,心不知為何突然涼了下來。我感覺世界由明朗一下子變得漆黑,心里就沒了數,顯得很不安穩。當我準備向前邁一步時,平常滿不在乎的走路現在也變得如此困難,我發覺我不敢前進,害怕自己會摔倒,害怕什么東西會碰到自己,傷害到自己。幸好,我還可以用耳朵聽,但凱勒呢?她既看不見,也聽不見。那她面臨很大的困難,很大的危險,作為身體健全的我們,如何體會凱勒的痛苦悲傷和重重困難呢? 我們生在福中不知福,既能看到充滿陽光的世界,又能聽到各種美妙的聲音。我們還有什么遺憾呢?我們還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我想:雖然凱勒看不見,聽不到,但在她心里也有她自己想象出的世界,那是凱勒的世界,它只屬于凱勒自己。我相信她的世界也會充滿陽光、充滿笑聲。海倫的一生,是在黑暗中度過的,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的一生。她用行動證明了人類戰勝命運的勇氣,給世人留下了一段永不遺忘的凱歌!
閱讀了這本書,使我更加明白了做人要有堅強的毅力,要有充足的信心,你可以依靠別人的幫助,但不能永久地依賴別人。海倫正是依靠別人的幫助而不是依賴別人,從而使海倫在知識的海洋里創造了這些人間奇跡!
【第2篇】
看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我感受很深,懂得了做事要堅強面對,學習要有耐心和毅力,學什么東西都要堅持不懈,永不放棄。不僅這些,這本書還讓我懂得了感恩與回報。其中有些地方令我難以忘記。
海倫出生在一個溫馨的家里,但不幸的是她得了一場疾病,那場病奪去了她的聽力和視覺,語言也受到了影響。這讓她從此生活在了黑暗之中,她覺得非常孤單、無助,爸爸媽媽也非常傷心。媽媽終于打聽到了一所學校,叫帕金斯盲人學校,校長為海倫找到了一位非常優秀的老師——莎利文老師,海倫一直盼著莎利文老師的到來。終于有一天莎利文老師來了,海倫高興極了。從那以后,海倫開始了學習生涯,莎利文老師很有耐心地教她學習手語,然后又教她拼寫單詞,海倫學得非常刻苦。莎利文老師還經常帶著海倫到戶外去,在陽光彌漫的樹林里讀書、學習,有時還坐在濃郁的樹蔭下。“嗡嗡作響、低聲鳴叫、婉轉歌唱或含苞待放的一切生物都是我學習的對象。”海倫覺得世界萬物都是值得學習的東西,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可愛之處,都能給人帶來啟迪。海倫在這里許下愿望:能夠上哈佛大學和學習說話。莎利文老師說:“只要你學會我教你的這些知識,我就帶你去一個更好的地方學習。”莎利文不是對她說的,而是一字一句地寫到了她的手上,等海倫明白了這些以后,她更加努力了。功夫不負有心人,海倫最終等到了那一天,她高興得出發了。在新的地方,海倫學會了更多的字母、詞語、字、句子,她為自己能學到這么多知識而感到自豪。海倫學習進步特別快,莎利文老師看到這一切感到很欣慰,她對海倫說:“你要再努努力,你的夢想就會實現。”經過不懈努力,海倫終于以優異成績進入了她夢想中的哈佛大學。
海倫,我想對你說,你是一個有信心、活潑、堅強的女孩子,是你的努力與堅持不懈的精神,讓你走向了成功。我要向你學習,不斷地努力,去追求我的夢想,來報答養育我和教育我的人。
【第3篇】
我不得不佩服海倫凱樂,我無法想像當一個人看不見,聽不見,也不能說話時會怎么樣,我不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人要怎么生活,心里會有多么絕望而海倫是一個多么勇敢的女孩,我們都應該向她學習。
我想一個人又聾又啞又盲,那他的世界是黑暗的,他的心胸應該是狹小的,因為他接觸的世界也是非常小就像海倫發現母親和她的朋友都是用嘴巴在交談,而不像她用手比劃著,即使她用手去觸他們的嘴巴,也無法明白他們的意思,于是她瘋狂的擺動四肢,蠕動嘴唇,企圖與他們交談,他們沒反應時,海倫便會大發脾氣,又踢又叫,你無法理解這樣一個特殊的孩子是多么的需要被理解與認可。
每個孩子對某樣東西可能都會有一定的依賴性,海倫也是,她比其它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她很喜愛她的洋娃娃南茜,也不能忍受她的妹妹米珠麗奪走母愛,更不能容忍她妹妹睡在她心愛的南茜的搖籃里,所以她憤怒的將搖籃推翻,這不能說明這個孩子有多么可怕,她只是感覺到失去了惟一的依靠,失去了安全感,她的世界已經剩下黑暗了,她不能容忍惟一的光明再次失去
人要活下去必須要有希望,正如海倫迎來了莎莉文小姐,她心里呼喊著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時光明就照在了她的身上希望就到來了。
莎莉文老師讓海倫去摸水,水卻喚醒了她的靈魂,讓她感覺世界原來是如此奇妙的,她那枯燥的生活便有了希望的火苗。海倫所有的成功都是她應得的,她付出了比正常人多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努力練習說話,用凸字書籍閱讀了很多書,我依舊不能想像這樣的一個人是怎么學習物理、代數、幾何的,一個正常的人學起來都是不容易的,可見她這樣一個女孩是吃了多少的苦才能克服了一個個困難,突破一個個困境的,最終才讓自己的雙腳踏進哈佛的大門的。
可能正是因為這樣一個特殊的情況,才讓她覺得什么都是非常珍貴的,她不停的學習,一步步的成長 ,她說 忘我就是快樂因而要把別人眼睛所看到的光明當作她的太陽、別人耳朵聽見的聲音當作她的樂曲、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她的快樂,這又是怎樣的心胸。當你用樂觀的心態來看這個世界時,一切都是美好的。
對比海倫我們擁有的實在太多了,我們是多么的幸福,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把人生視為理所當然,自己看見的、聽到的、感覺到的都覺得是應該的,從不珍惜當下的一切,可能只有當我們失去光明了、失去聽覺、失去發音時才會發覺這一切是多么的重要,才會后悔沒有好好的觀察并用心記下這一切的美好。
海倫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這是她堅持不懈辛苦努力的成果。如果你沒有成功,那只能說明我們都沒有更加努力,沒有拼博,沒有去堅持,我們要學習海倫那種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我要對所有的人說 不要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你沒有成功只說明你還不夠努力,大家都應該珍惜當下的一切,努力完成自己的夢想,做一個堅強而又勇敢的人,海倫都成功了,我們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
【第4篇】
最近,我讀了海倫·凱勒的自傳《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令我深有感觸。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主要講述了又盲又聾的海倫·凱勒坎坷的一生,以及她的心路歷程。她一生只有十九個月光明與聲音,在安妮·莎利及其他老師的幫助關愛下,在親朋好友的成全中,海倫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完成了哈佛大學學業,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學士學位。她始終致力于殘疾人事業,四處募捐用以改善殘疾人的生活環境,并為他們創造受教育的機會。她曾周游世界各地,為殘疾人加油鼓勁。最終成為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講家、教育家。
她的世界只有無光、無聲、無語的孤獨歲月。但她卻頑強地認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我要透過“靈魂之窗“看到那些鼓勵我生活下去的善良、溫厚與心懷感動的人們。
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成白晝的動人奇跡。
第三天:我將在當前的日常生活中度過,到為生活而奔忙的人們經常去的地方去體驗他們的快樂、憂傷、感動與善良。
有位哲學家曾經說過:“勇敢寓于靈魂之中,而不是一副強壯的軀體。”這正是對海倫的真實寫照。海倫憑著一顆堅強的心,最終在逆境中崛起,真是身殘志不殘。作為新一代的大學生,有著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但自身缺乏毅力。因此,這篇文章給我最大的啟示是:
一、要正確地對待困難,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困難。遇到困難時,不要害怕退縮,而要想方設法地將困難克服,戰勝困難的過程也正是自己進步的過程。
二、盡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有位名人曾說過:“什么是不容易?不容易是把每天應做的事每天都堅持做。什么是不簡單?不簡單就是把每件事都做得最好。”是啊,如果能按上面說的去做確實是十分難。做一件事、堅持一天很容易,堅持二天也很容易,但天天做到卻很難。因為這不僅需要恒心,還需要堅韌不撥的毅力。而要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更是難上加難。因為這不僅要上述的兩點,還要有做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如果我們能辦到這兩點,就能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中得到進步,得到提高。
三、要有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海倫在巨大的打擊以及困難面前,不是怨天尤人,而是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使自己得到信心。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5篇】
馬克·吐溫曾經說過:“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另一個是海倫·凱勒。”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被海倫.凱勒的精神打動了。
海倫·凱勒是個又聾又瞎的女孩,在她失去活的信心時認識了沙莉文老師。從此,沙莉文老師來到了海倫的生活中,幫助她克服了種種困難,使海倫心中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她便更加努力的學習,后來和耳聰目明的孩子一起從頂級的哈佛大學畢業。她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去感受大自然,第二天我要去參觀博物館,第三天我要去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是什么使海倫懂得感恩?是大家的幫助。連一個聾啞人都能懷以一顆感恩之心,難道我們正常人就沒有了嗎?不!在生活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去感恩的地方,只是我們缺少一顆發現感恩的心。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和無私的愛;感謝老師,教給我知識和做人的道理;感謝朋友,給了我純潔的友誼和真誠的支持;感謝給我讓過座的陌生人,感謝給予燦爛陽光的太陽,感謝助我成長的困難……
記得一次放風箏,我不小心把風箏掛上了樹梢,在措手不及時,爸爸立馬找了根長竹竿把風箏取了下來,而我沒道聲謝謝,接過壞了一個小角的風箏時卻還向爸爸大聲嚷嚷。現在想起來深感慚愧!
海倫雖然是個聾啞人,但她卻不忘感恩幫助過她的人并創造了19世紀的一個奇跡!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身體健全的人們應珍惜生命,并且不忘感恩幫助過你的人。
這讓我想起了兒時的一件事。一個雨后的傍晚,我正在爺爺店里玩,突然走進來一位中年男子,說汽車和手提包被人偷了,需要打個電話報警及通知家人。于是,爺爺二話沒說就遞上話筒,又說了一番安慰話,還給他泡了碗方便面。過后,我很是不解地問:“你又不認識這個人,為什么給他免費打電話,還泡面給他吃呢?”爺爺微笑著撫摸我的頭,意味深長地說:“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呀!”
現在想想,我終于明白了爺爺的話。由于爺爺小時候父母死的早,曾得到過很多有心人的幫助,所以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優越了,但爺爺總不忘那些給過幫助的人,更是樂于為無助的人給予真誠的幫助。哦,原來感恩是可以傳遞的!
其實,生活中感恩的故事無處不在,關鍵是你是否擁有一雙善于發現感恩的慧眼和一顆學會感恩的心。感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 更新于:
- 上一篇: 從相識開始,我們一起走過……
- 下一篇: 十萬個為什么讀后感600字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