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012 字 閱讀時長:大約 2 分鐘 ?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盲人,每當他夜晚走路的時候總是提一盞燈。有人看了覺得好笑,笑他只是徒耗燈火而已,實乃愚人所為。我卻認為此“愚”恰恰是大智若愚的表現,他是用光亮提醒別人,照亮別人,使路人不至于撞到自己。
?由此,我想起老家的那盞油燈。每次我上晚自習回家,老遠就能看見燈亮著,我悄悄走進屋門,家人已睡。我知道這盞燈是為我亮的,這束光明召喚著我,等待著我,溫暖著我,使我時時感知著家的存在。
?在我們平凡的生活里,誰不渴望一盞燈火為自己亮著,哪怕遙遠得像渴睡人的眼睛那么微弱,也會使自己的奮斗有所安頓、有所凝望,活起來有所奔頭。當夜幕降臨,天際瀟瀟,當你置身異地他鄉眺望萬家燈火的時候,你是否感覺到孤獨,如果這時你發現有一盞你熟悉的燈火或想起幾句溫暖的話,你會覺得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歸宿。
?其實為別人亮一盞燈并不難,這燈也許就是三言兩句甚至一句話,少則會給他人增添一些活力,多則會影響他人一生的前途命運。記得有一位編輯給我回過一封信,信中只有幾句話:“心懷天下真情,胸裝燦爛文章。與君心同累,與君心同泣。”這幾句話,使我的心靈亮起了一盞燈,一直照亮著我的文學之路。你是否曾為那些失學的孩子亮起一盞燈,比如寄一本書,一個書包,或郵去幾塊零用錢。也許這點小事得不到什么回報,但你一定要堅信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里,有你點起的一盞燈,默默地為別人照亮著,而別人虔誠地卻把這絲光亮當成陽光燦爛著自己。
?我仍清楚地記得十幾年前的一件事。大街上,一個衣衫破爛賣糖葫蘆的小女孩,央求過路人買串糖葫蘆,我看了她一眼,她大概看出我對她的可憐。她微笑著說:“大哥,買一串吧。”出于同情我買了一串,咬了一口,并不怎么好吃。小女孩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立刻說:“俺這是第一次做糖葫蘆,差點滋味,你就給俺3毛錢的本錢吧!”我把她說的“第一次”重復了一遍,隨即又買了五串,小女孩感動地看著我接過了錢。后來小女孩長大后成立了一家有名的制糖公司,當上了公司的總經理,有次捐獻給希望工程10萬元人民幣,當筆者采訪她時,她只含著眼淚說了一句話:“一次陌生的關心,點亮了我奮斗的前程。”
?聽到這句話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是啊!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人們的心是多么需要關懷,一句話,一個動作,一次不經意的相助,甚至一個眼神,它不但是美好的回憶,更重要的是給別人一次重大的轉折,再往大處去想這是一筆無形的社會財富啊!
?我想人人都為別人亮一盞燈,這個世界會燦爛許多。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