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4204 字 閱讀時長:大約 8 分鐘 ?
寫給天堂里父親的信
爸爸:
您在天堂那邊過的好嗎?現今不似過去在人間那樣日夜操勞和艱辛生活了吧?
自從和您永別以后,兒子從未間斷對您的殊深軫念。無論是在白天還是黑夜,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家里,都沒間斷對您的緬懷,特別是在晚上入睡之前常常會想起您。您的音容笑貌,時而在兒腦海里映現,而且幾乎每月都在我的夢里出現幾次。記得有天晚上,我夢見您穿一身嶄新的深藍色衣裝,精神矍鑠,笑容滿面。我問你:“需要錢嗎?”您說:“現在啥都有,不需要。”夢醒后,第二天我高興地把夢境告訴了妻子和兒女。
爸爸:兒子和您最后一次見面是在1997年暑期,現今已經整整15年了。那年暑假,我從縣城重點中學調往市里一所重點中學,當辦妥所有調動手續后,帶著兒女于8月12日(農歷7月10日)回老家探望您和母親??上?,和您只呆了一天,就于14日凌晨4點多匆匆告別,到距家兩公里外的川口公路上,等待客車來后乘坐返回學校。至今,我仍一直清晰地記得,那天拂曉,天剛朦朦亮,您和母親就起床為我們父子三人做早點。我走的時候,您和母親依依不舍地把我們父子三人從家門口送到堿坢上,在那還不到三十米的距離,竟用了近十分鐘。您反復囑咐我,出門在外要多加小心,到新單位更要努力工作等。并一再強調,寒假放了就帶兩個孩子回來。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回過頭看到您眼睛里飽噙著一汪欲滴的淚水。當我從堿坢下去,趟過小河走上對面的大路時,您還站在高高的堿坢上大聲喊:“路上千萬要小心,放寒假一定要帶兩個孩子回來!”大約走了十幾分鐘到了溝前面轉峁處,當我轉身朝堿坢回望時,還依稀看到您仍佇立堿坢上向前翹望。爸爸啊,萬萬沒有想到,這是我對您最后的回眸,這是我們父子倆最后的永別。這最后一次回眸,您那瘦小而佝僂的身影,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永不消失,使我一生難以忘懷。
爸爸:那年寒假,我沒能如愿回家看望您和母親,您一定很失望和傷心吧,這也是兒子一直的痛疚和終生的痛悔啊。請您原諒,兒子那年因家庭破裂,搞得焦頭爛額,痛苦不堪,無顏面對您,更主要的是兒子不愿回家把痛苦帶給您啊。豈料,第二年4月14日(農歷3月18日)早晨剛上課,學校教務處有人叫我接電話。當我跑到教務處拿起電話時,聽到了老家傳來了您溘然去世的噩耗。頓時如五雷轟頂,使我呆如木雞,很長時間不知所措。電話里,侄兒告訴我說,您昨天傍晚從地里回來,剛端起飯碗還沒吃完,就被村里一家人叫走接生孩子去了。當孩子接生下來后,您洗手時猛然感到頭暈的厲害,讓人立即把您扶到炕上時,一會就不會說話了,那家男人馬上把我母親叫來后將您拉回家中。到家后還不到三分鐘,您于21點30分就猝然離開了人世。當時您的五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不在家,沒有一個兒女能和您作最后告別。父親啊,您為了別人奉獻了一輩子,到最后還為了別人的生命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您為何走的那么匆匆啊,兒子還沒來得及好好孝敬您和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啊。您的倏忽離世,使兒對“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這句話,體悟愈加深刻了。兒子第二天回家后,看到您緊閉著雙眼冷冰冰地一個人躺在您住得那孔窯洞的地下,我一進門喊了幾聲爸爸,您對兒子理都不理,是不是對兒子放寒假時春節沒回去看您還在生氣呢?我想,您肯定不會,這不是您的一貫性格和對兒子的素來態度。以前我曾偶爾對您發脾氣,有時甚至有些言辭過激,但您從來沒計較過兒子啊。爸爸啊,不知為啥,當時我站在您面前悲慟欲絕,卻欲哭無淚。也許是悲痛過度,沒有了眼淚;也許是您走得太突然,使我一下子還沒轉過神來;也許是回去后很多棘手的事都壓在兒子一人身上喘不過氣來,抑制住了奔涌的淚水。您來到人世間整整62年,還沒真正享過一天清福,還沒等兒子好好孝敬您一天,就這樣匆遽離開人間,令兒一輩子痛惜和追悔不已啊。兒這一輩子已無法償還您對我的養育之恩和至愛之情,只愿來世再做您的一回兒子。
老爸:2009年10月母親去世后,我把您又搬遷到了咱家窯洞對面的上灣里和母親一起合葬。目的是為了讓您天天能看到自己一生省吃儉用、辛辛苦苦修建的兩排9孔磚窯洞,同時也為了兒女回家祭祀您方便,不知您愿意和滿意嗎?第二年清明節,我們六個兒女給您和母親立了一幢碑。當時兒子給您撰寫碑文時,刻碑者打來招呼,正文只限在120字左右。您一生的坎坷經歷、所從事過的諸多事業,以及對家庭和社會做出的巨大貢獻,怎能只用百字來概述出您的業績啊。您一生盡管是平凡的一生,但可謂是奉獻的一生,雖然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但您對家庭和社會可謂做出了一般人無法企及的無私奉獻。我曾在2004年書中一篇文章中寫到:“您一生是平凡的一生、苦難的一生、短暫的一生,但是奮斗的一生、奉獻的一生、輝煌的一生”。
1936年,您降生在國家內憂外患、家境破敗不堪之時。您三歲時候,隨父母和哥哥,逃荒到延安青花砭一個森林溝里墾荒為生。豈料您5歲那年母親病故,又返回老家。幼年喪母,父親又嗜賭,經常對家不關顧,只靠十二三歲的哥哥打工維持生計。小時候,您經常穿著親戚和村人穿過的舊衣服、破鞋子。夏天,常光著膀子赤著腳,冬天爛衣破鞋手腳都凍腫。您12歲才開始外出上小學,在班里吃的穿的都無法和任何同學相比,常常受到同學們的歧視。您的童年可謂是在饑寒、悲苦、自卑和世人鄙夷中度過的。1957年初中畢業剛走上工作崗位不久,又逢三年困難時期,1962年就被精簡返鄉勞動。回鄉十年中,您曾擔任過生產隊會計、生產隊長、大隊貧協主任,還擔任過兩次民辦教師。文革期間,利用晚上和其它休閑時間刻苦自修醫學,不久就當上了村里第一位赤腳醫生。60年代后期開始,您一邊當民教,一邊兼職大隊赤腳醫生。1972年冬天,您又重新轉正為公辦教師,第二年正月離開本村學校調往另一所學校任教。
您一生最令人欽佩的,就是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一絲不茍,全身心投入,而且干不好絕不罷休。您剛返鄉當生產隊會計時,每天白天上山勞動,晚上坐在小煤油燈下半夜記賬和算賬,是那樣地認真細心,不厭其煩,每次年終結賬,從未出現一點差錯。當生產隊長時候,您每天雞不叫就起床,扛著農具早早到田里了,經常是您開始干活半個小時后其他社員才陸續到了地頭。您雖個小體弱,但耐力超過一般人,經常能吃苦耐勞,處處帶頭在前。您后來特別鐘愛醫學,那時候,我常??吹侥?,每天勞動之余,利用中午、晚上休息和下雨天時間,刻苦專研《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針灸學》等,經常在自己身上試著扎針。通過自學成才,您當上了生產隊第一位所謂的赤腳醫生。那時您是一邊勞動一邊就診。經常是冒嚴寒頂酷暑,風里來雨里去,晚上半夜三更回家是常事。有時一晚上救治病人不睡覺,第二天拂曉又趕回來參加生產隊勞動,特別是嚴冬季節,您晚上半夜出診回家剛睡下,又有人來在院子里喊叫家人病得厲害,您立即又穿上衣服出診去了,第二天早上如果病人好了,您又匆匆趕回來參加生產勞動。我每次看到您半夜剛出診回來躺下又有人請看病時,很不愿意讓您再起床去看病,后來每當半夜您回來剛睡下有人來敲門叫您看病時,我就大聲喊:“沒回來!”但這時候您卻馬上回應說:“等一會,穿好衣服馬上就走”。我當時心里一直想不通,您當赤腳醫生給別人治病一分錢都不掙,為啥那么積極熱心而不辭勞苦呢?后來您當民教時,還兼職赤腳醫生,經常家里和學校就成了醫院,天天病人絡繹不絕,有時病人在家里住下幾天不走,還得供吃住而一分錢都不收。1973年您轉為公辦教師調離本村到其它學校任教后,每到一所學校下午放學后和禮拜天周圍看病的農民絡繹不絕,學校幾乎成了一所醫院。您的醫術高超,可謂手到病除,在方圓百里被“神醫?!鄙踔粒行┰诖筢t院治療不好的病,經您治療后,竟然痊愈了。再加之,您醫德高,態度好,呼之即來,治療費又低,深受周邊群眾的非常愛戴和由衷崇拜。
爸爸:您天資聰穎、多才多藝,生性吃苦耐勞,有恒心有鉆勁,干啥事都鍥而不舍,一絲不茍,但由于時代和家境所限,一身才藝沒能得以充分施展。
您在文藝方面有很突出的稟賦和特長,無論在演奏樂器、當導演,還是扮演劇中的人物,深受人們的夸贊和喜愛。
小時候,我記得您既會拉二胡、吹笛子,又會彈三弦、譜曲和唱京劇。每年冬天歡送新兵、公社秧歌匯演和春節鬧秧歌,您都是導演和總指揮。到了臘月您除了在本隊排練秧歌和劇目外,還常常被外村聘去當導演。每到冬天您白天干活晚上排練,天天半夜三更才回家休息。那段時間,您經常面容憔悴,眼屎凸現。您扮演的老太婆,形象逼真,深受觀眾的喜愛,常常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話題。您導演和指揮的大秧歌每年到公社匯演,都被評為第一名,在全鄉頗有名氣。20世紀70年代前期,您離開本村到其它學校負責時,每年到了寒假期間都顧不上回家,一邊為周邊群眾看病,一邊當導演排練秧歌。您一生愛好甚多、興趣廣泛。您除了愛好醫學和文藝外,看見生活中實用的技藝都想學。您為了修窯省錢,學會了自己做磚坯和燒制磚瓦,而且技藝超過專業工匠。家中石磨使用時間長了磨不碎糧食,就得請石匠重新鍛鑿,這樣每次既要供飯,還要出工匠錢。為了節省費用,您一邊細觀鑿磨,一邊請教石匠,很快自己就學會了鑿磨。從此以后,就再沒有請過石匠,每年都是您親自鑿磨。此外,您還會刻章、織毛襪和毛衣、做木工、刻制膠木煙鍋、自制三弦、二胡等。您一生心靈手巧,學什么會什么,干什么像什么,幾乎沒有學不會,干不好的。
爸爸:您一生善良敦厚,平易近人,隨和可親,生活簡樸。在社會上,與人為善,為人熱心,從不會給任何人耍心眼,使壞心,相識的熟人都稱您是世間上地道的好人。您一輩子吃飯簡單,穿衣破爛,從不講究吃穿。在那困難的歲月里,每次吃飯,您都是先往碗里盛一點,然后等孩子們都吃飽后,還有剩飯時,又開始吃,如若沒有剩下飯,吃飽與否,您就放下碗筷了。在哪個年代,您真正吃飽飯的時間很少。我記得,1972年4月剛修完窯洞的第二天家里就斷炊了,您兩天沒吃一口飯,還到后村里坐下看了一天一夜戲。您一貫不講究穿衣,雖是干部身份,但衣著還不如像樣的農民。經常穿著補了又補的舊衣服和破襪子,孩子大了后,又穿孩子們換下的舊衣服。您一生心里只裝著別人,而忘掉了自己。為了家人和別人,您吃苦受罪,鞠躬盡瘁,而從來不顧及自己的生活和身體。您短暫的一生是為別人活著,而不是為自己活著。您生為社會,死為別人,生而高尚,死而光榮。
爸爸:您在天國里,再不要日夜為別人勞心費神了,要多為自己著想,學會享受生活,保健身體。
愿您在天堂里幸福安康,永享快樂!
兒:三叩首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