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159 字 閱讀時長:大約 2 分鐘 ?
長安城,大雪紛飛,梅林染紅了琉璃殿外的宮墻。
”子魚,拿一件披風來吧。”慵懶的聲音從院外傳來。
”是。”一個束發墨衣的侍童進了大院,從櫥格里尋來一件呢絨的錦繡披風,急步出了前堂。
錚錚琴聲打斷了一室的寂靜,艾貍斜倚在狐裘貂皮大椅上,看著軟榻上的波斯貓。少頃,艾貍起身,移步去后院外。宮墻一隅,一位素衣墨發的的男子靜靜地佇立在那,一語未發。艾貍走進,對人語“:禪,進屋吧,這兒冷,披風裹住體膚,怕不耐心寒。”素衣男子轉過身,輕聲回應“:艾貍,這世間,怕只有你懂我了。”
光影流逆,眾蜀臣肝腸寸斷,這皇室的天下,竟敗在了劉禪的手里。而他一句“此間樂,不思蜀。”沒了后路,從此,天下再無帝君劉禪,改天換日后,徒留千古罵名。
世人都道劉禪昏庸懦弱,殊不知,他為了千千萬萬百姓的安居樂業,為了避免生靈涂炭,寧愿背負一切罪過。勝者為王,亙古不變,誰又記得誰的初衷?
起風了,禪伸出手去接落雪,他說“:這美麗的東西總是留不住的,回屋吧。”艾貍與禪并排進了里屋。子魚點了一爐熏香,順便帶了門,這屋內方才暖和些。
吳王當政,就將禪送入這座宮殿,雖是有些偏僻,倒也正中禪意。時常宮里派些宮人來送些細軟和用品,倒是為了顯得吳王大度。禪愈發少上街市,反就著這兒的物件度著寒冬。
今日是大年夜,雖是有些,但市上倒也熱鬧。子魚輕聲向艾貍低語,“艾大人,今年宮內盛典,不知在下是否請殿...禪呢?”艾貍沉思片刻,道“:子魚,這么多年,你是該改口了,今晚,便引禪出去走走吧。這長安城近幾年繁華的很,也不負他所望啊!”
彩燈門檐掛,羅綺競豪奢。木簪青衣,緩步走來。禪掩去眸中的落寞,回頭看著子魚,說“:艾貍今日可來?”子魚傘柄微傾,禪尋著視線望去,艾貍站在一尺之外淡笑未語。禪加快腳步,穿過鬧市,走至艾貍身旁,兩人對視一眼,向“綾閣”走去。
這家酒館有些年頭,漢滅吳起之前,它便存在了。
多年的“賞賜”都被禪花費在了這間酒館,雖是東家,確是少來查看,這兒的管家是親信,亦或友人。是多年前在諸葛先生的私塾相識的人兒,如今,他妻已故,為了懷念,倒是對酒館也上心的緊。
禪和艾貍上了茶水間,選了一處風景獨好的位置坐下來,喝上一口青梅酒,捻幾粒花生米兒。半晌,禪有些微醉,叫來子魚,去取來珍藏的畫卷,那是兒時的夢。禪低語,可是不敢去追尋,如今,實現了,哈哈。有液體繾著醉意,迷了雙眼。這世間終不可兩全,諸葛先生的錦囊妙計是注定要沒入塵土了吧!艾貍看了一眼窗外的雪,起身合了窗,置了被褥,吩咐下人照顧禪。自己則垂手坐在床邊,嘆道,這是何苦呢?這天下人應是感激你的,生不逢時,何樂?合樂!
這樣的大年夜,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禪惺忪了睡眼,以為此生足矣,再合眼,恍如回到了當年。禪和艾貍在諸葛先生家的院子角落發誓,從此寧做平民永樂,不做帝王不和。那個時光靜好的午后,又有誰知成就了百姓的安生?
? 更新于:
- 上一篇: 橙子和陽光
- 下一篇: 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元稹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