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564 字 閱讀時長:大約 5 分鐘 ?
一.
九七年夏天的一個傍晚,天空中雷聲滾滾,幽幽的廢黃河面上響著噼啪噼啪的雨點聲。就在此刻,有一對父子正在河邊對話。
“兒,你為什么要做傻事?你要出了事,我和你媽怎么辦?”
“爸,我沒有想不開,我只是想一個人靜靜地站一會,然后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人生,我不想再拖累你們了。”
“兒啊,你考了如此優異的成績,不正是對我們最好的回報嗎?我和你媽就是砸鍋賣鐵做苦力,也要供你上學——”
突然,雨下得更大了,而父子二人都靜立在河岸,誰都沒說話,任淚水和雨水在臉上肆意地流淌著。
上述的少年名叫李余,其時,他還未滿十六歲。就在此前,他通過自己的勤奮學習,獲得了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書。但由于家境貧寒,在這過后兩三天,他義無返顧的選擇了一個人離家出走,去外地打工。
二.
當李余坐車來到常州時,身上僅剩二十元錢,但所幸從老家帶出一袋十多斤的花生,解決了他后來十幾日的溫飽。初到城里,人地生疏,在一段時間里,他曾感到無比的迷惘。待過了十多天,隨身的花生殼全被剝光后,也便沒了口糧,后為了生計,他只好加入了揀垃圾大軍。那時侯,在常州火車站附近,晝夜都能看到一個衣著臟舊的少年,手提著破塑料袋,在垃圾桶里尋瓶子。
他這一撿,便是半個月。在這半月里,李余每天就用撿來的瓶子換錢買包子吃。后來,由于辛苦撿來的瓶子常被同是天涯淪落的流浪漢們搶走,再加上他壓根未考慮去乞討要飯,所以他便開始四處游走找活干。
初始,他去過建筑工地,去過翻砂廠,還去過化工廠,不過每每做了幾日,他便被辭退,這個中的原由要么是嫌他人小,要么是嫌他無力。無奈之下,他便跑至鄉下尋些小的工廠或作坊找活,但仍是沒有結果。
這一日,李余胡亂走到了坂上的河墅村。在村子里,他發現有戶人家的屋內有幾人在操作沖床和儀表車。他立即走了進去,并向大伙說明自己的來意。
接著,當他一眼看到聞聲從屋內走出的主人時,“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求您收下我,我一定會好好的給您干活。只要有飯吃就行,我不要工資——”
或是因為得到一份免費勞動力,那主人收下了他。他終于找到活了。在那段時間,李余著實很開心,并且干得很勤快。在他心里,他十分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經管它沒有酬勞。
就這樣,李余在這家小作坊認認真真地干了三個月。在這期間,他未向主人提過一個錢字;在這期間,他通過自己的刻苦學習,竟然掌握了沖床和儀表車的全部操作技術,甚至連開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有天早晨,主人將李余叫出了加工坊,然后詢問了一些他的打工原由。在聽過李余的講述后,主人激動地塞給他五百元錢,并說道:“你是個聰明懂事的孩子,留在我這會埋沒了你的才干。我決定將你介紹到總廠,這幾百塊錢就算作你的生活費吧。”
隨后,主人親自開著摩托將李余帶到了位于馬杭的總廠。而正是這個總廠,成為了李余一生命運的轉折處。
三.
李余剛進總廠時,由于年齡較小,文化不高,被分配在最臟最累的班組做了一名臨時工。而此時,和他一起的同事,不論是老工人,還是剛進廠的臨時工,閑著沒事時總是抱怨工作太累或工資太低,要么就是詛咒領導。而他,一聲不響地工作,并干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廠里有批產品急著出樣,急需一人加晚班。由于那批工活較臟,其他同事皆望風而逃,惟有李余一人留下。可能是那批樣品比較重要,晚上生產老總親自到車間查看。待他驗看了李余加工的產品后,立馬便把生產廠長叫了過來,并對其囑咐:“這個年輕人能吃苦,有潛力,要好好培養!”
三個月后,在一片驚奇的眼神中,工作剛剛轉正的李余當上了班組長。當時,他剛滿十六歲。就在大伙的嘲笑和質疑聲中,李余認真的完成廠里布置的生產任務,并努力地學習生產技術及管理知識。不到一年,他便順利升任為車間主任。記得當時廠里的幾百名員工,幾乎一致認為他是走了后門或是拍馬,才得到此職。甚至,有親近的工友當面問他原因,而他卻一笑置之,這其中的原由或許也只有他自己內心明了。
在車間主任的職位上,他一干便是兩年。這兩年間,由于他的不懈努力,他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此時,恰逢廠內兩大股東老總拆伙分家。廠內的設施、員工及業務分給了銷售老總,生產老總則分錢走人,并另建了一個新工廠,接著“挖”走了包括李余在內的六名原廠管理人員。于是,虛歲二十的李余也便過早地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機遇。
李余及其他五人和兩名工程師在新老總(原生產老總)的帶領下,布置車間,調試機器,招聘工人,安排生產,辛苦的大干了四個月,終于使得新廠產品的生產進入了正常軌道。于是也便到了廠里對他們進行“封功論賞”的時候了。有天,老總夫人在一個無人的車間找到了李余,并塞給他一個沉甸甸的信封。誰知李余馬上便謝絕了老總夫人的盛意,他還說道:“若是沒有老總的培養和照顧,也不會有我的現在,所以這錢堅決不能收!”
就為這事,后來老總曾多次夸他聰明。就在第二天,當李余看到其他五位“功臣”心照不宣的笑容后,心中便知,他們一定都拿到賞金了。
此事過后不到一月,李余出人意料地當上了銷售經理,一個月的薪水更是接近他以前半年的收入。接著,他一干便是四年多,由于工作需要,他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這期間,他曾多次被廠里公費派去大公司及外企培訓,同時還兼任過廠長及人事主任等職。這幾年的學習和工作經歷,對李余一生的事業發展必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零五年秋天,也正是李余在廠里干得最火的時候。老總每次請客宴席,他都必成座上客,他甚至還成了老總家庭聚餐的對象。在有段時間,老總曾一度稱他為干兒子,并承諾道,這輩子有他必將衣食無憂。而窮苦出生的李余,能夠分得清這簡單的主雇關系,更能衡量得出一個千萬富翁和一個貧窮青年之間的差距。當然,這其中可能也確有一種超越現實的感情存在。但他的立場卻非常堅決,并未顧及老總的盛情挽留,待安排好余下工作,便決然的辭職走人了。時至今日,對于老總,李余是心存感激的,并且尚有一絲歉疚,但他會在心里默默地祝福老總事業順利,財源滾滾!
四.
辭去工作后,李余便開始了艱苦的創業,對于一個二十多歲的農村孩子,想在城市闖下一片自己的天空,那是何等的困難!這四年里,李余付出了太多的汗水和淚水,盡管他也收獲了一些喜悅和回報,但離成功的距離還是比較遙遠。但他不會氣餒,更不會喪志,因為他時刻都在保持著一個良好的心態。不管機遇和幸運會不會眷顧到他,他都會認認真真的把自己每個必需的環節準備好,而后朝著輝煌的目標努力的奮斗!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