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388 字 閱讀時長:大約 5 分鐘 ?
【第1篇】
著名作家張之路曾寫過一本叫《非法智慧》的書,我就有幸拜讀了這本書。
故事主要說的是陸翔風博士,一個著名醫生計劃發明一種芯片植入人腦,使人的智力提高,還避免染上精神病……可是他卻在家中意外“死亡”,留下了不解的謎題……
桑薇,一個普通的高中生,她曾在路上遇到了陸羽——陸翔風的兒子,幾年后又進了他所在的學校,卻發現他已改名叫“梅山”,而且變了一個人……與此同時,她身邊越來越多的人變了……隨著情節高潮迭起,越來越多的謎團解開了,陸翔風的助手——把陸翔風科研成果當成犯罪工具的姜地,就是萬惡之源……
讀完這篇小說,使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現實生活。有許多不法分子將許多為人們造福的東西變成了罪惡至極的“臟物”,許多毒品其實不是毒品,它們都是醫學上的鎮痛劑,卻被邪惡的人當作“聚寶盆”。人們研究核能,本為解決能源危機,核武器卻在戰爭中吞滅一切……和故事中一樣,陸翔風發明的“瓢蟲一號”本為治病,落入姜地手中之后,卻把許多的人變成了冷酷無情的人偶……
故事像一面鏡子,透過它,我們看清了人類,真實的人類,正義的人類,邪惡的人類。正義的人們使世界美好,邪惡的人們讓世界丑陋;正義的人們使世界和平、和諧,邪惡的人們讓世界荒蕪、荒廢……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說,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所以人不可能都是好人,科學也是這樣,只看使用它的是什么人了。
文章發人深省,巧妙地告誡人們,正義和邪惡只有一紙之隔,而這張“紙”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第2篇】
《非法智慧》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陸翔風教授研究了一種芯片,這種芯片能讓人變成一個高智商的人。這項高科技的研究被壞人所用,他們在教授兒子陸羽和很多人身上植入了這種芯片,之后陸羽就像變了一個人,他失去了記憶,成了高智商但卻殘暴無情的“機器人”。陸羽的好朋友郭周和桑薇,為了幫助陸羽喚醒他的記憶,脫離壞人的控制,歷經了許多的困難和挫折,終于將壞人繩之于法。
從這篇文章中讓我了解到,高科技能讓人們享受到幸福的生活,也有可怕的一面。《非法智慧》就把科學比喻成了雙刃劍,這把雙刃劍是美麗的也是讓人心驚膽寒的。
就像書中說的:有些東西我們有能力去做,但我們不應該做。就像許多年前人類制造核武器進行戰斗,人類用水銀提煉黃金,人類用農藥殺蟲,做了這些事的結果就是原子彈使很多人得了白血病,成片的綠色森林被毀,農藥可以殺死蟲子也殺死了我們的健康。人類最終決定不去用這些毀滅人類和環境的東西。科學研究也要有人性化的思考,如果這種技術落在了壞人的手上,那
后果將變得不堪設想,他們會利用這些新技術來控制人類破壞環境。這就是《非法智慧》要告訴我們的。
【第3篇】
剛看到“非法智慧”這個書名時,我就陷入了迷惑:為什么“智慧”會“非法”?取這個名字又想告訴我們什么?看完這本書后,我才了解,這兒的智慧被那些想要控制世界的人利用,做成微型電腦,并將其放入人體內,開始了所謂“七星瓢蟲”計劃,傷害了不知多少的人,所幸被桑微等人發現,最終克服重重困難,使這個計劃破滅。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在利用科學獲得幸福舒適的同時,有沒有想過,科學雖然能創造出更優越的生活物質條件,卻也有可能被居心叵測的人利用。文中的陸羽被植入芯片后,雖聰明過人卻性格冷酷,沒有了人性,與未植入芯片前性情大異。從他身上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并不是有了智慧就能萬事大吉,更重要的應該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行。有了道德的基礎,智慧才能發揮到正確的地方并用到極致。但如今我們的社會有些“近視”了,國家太重視GDP;大人太重視誰的地位高,誰賺的錢多;而學校太重視升學率,老師太重視分數,卻忽視了大家道德素養的提高。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聰明人起初靠著自己的聰明干著一分“聰明”的活——做小偷。將自己的智慧用在了盜竊上,結果有一次終于被警察抓住關進了監獄,經過了教育他終于明白智慧不應用在這種地方,如果自己在這方面的智慧越高生命可能斷送的會越快。于是出獄后他用自己的智慧正正當當地干出了一番事業。這個小故事也體現了道德對智慧舉足輕重的影響,而我只想說“人的一生,態度決定成敗。”
《非法智慧》最后還留有懸念,里面的壞人還沒被繩之以法,仍需要大家繼續利用智慧來與之周旋,但我們明白,故事要告訴我們的一個終極道理就是:要明確智慧的用途,不在無形中被利用!
【第4篇】
最近我和爸爸一起讀了一本由中國著名作家張之路寫的長篇小說《非法智慧》。這篇小說有趣而又驚險,讓我入迷。
它講述了陸翔風博士發明了一種芯片,植入人體后可以和腦神經連接,然后由計算機通過無線方式對芯片進行控制,這樣就達到了控制人的大腦的目的。陸翔風博士本想利用這個發明幫助腦癱瘓病人和癲癇病人恢復正常,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項技術被一個壞人掌握了,那就是陸翔風博士的徒弟姜地。他利用各種機會偷偷把芯片植入許多人的體內后,控制他們,讓他們為他干壞事,于是陸博士聯合他兒子郭周和他的同學桑薇,與姜地一伙開始了一場正義與邪惡的“戰爭”。最后姜地一伙被繩之以法,但郭周同學因舍己救人不幸犧牲。
讀完這篇小說,使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現實生活。有許多不法分子將許多為人們造福的東西變成了罪惡至極的“臟物”,許多毒品其實不是毒品,它們都是醫學上的鎮痛劑,卻被邪惡的人當作“聚寶盆”。人們研究核能,本為解決能源危機,核武器卻在戰爭中吞滅一切……和故事中一樣,陸翔風博士發明的“瓢蟲一號”本為治病,落入姜地手中之后,卻把許多的人變成了冷酷無情的人偶……
這本書像一面鏡子,透過它,我們看清了人類,真實的人類,正義的人類,邪惡的人類。正義的人們使世界美好,邪惡的人們讓世界丑陋;正義的人們使世界和平、和諧,邪惡的人們讓世界荒蕪、荒廢……正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說,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所以人不可能都是好人,科學也是這樣,只看使用它的是什么人了。
這本書發人深省,巧妙地告誡人們,正義和邪惡只有一線之隔,而這根線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 更新于:
- 上一篇: 《青銅葵花》讓我感動
- 下一篇: 《項鏈》讀后感500字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