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shù):1830 字 閱讀時長:大約 4 分鐘 ?
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一般稱為撒切爾夫人,英語:MargaretHildaThatcher,BaronessThatcher),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蘭林肯郡格蘭瑟姆市。她是英國保守黨第一位女領(lǐng)袖,也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連任三屆,任期11年。若只以連續(xù)而單一的任期計算,則是自19世紀初葉利物浦伯爵以來任職時間最長的英國首相。2004年,在MORI的一個調(diào)查中,撒切爾的評價在20世紀英國首相中位列第四。2013年4月8日,撒切爾夫人因中風逝世,享年87歲。
電影《鐵娘子》下線不久。導演選取撒切爾作為傳記電影的主角兒,原本是極自然的事,在當代世界政治史上,恐怕沒有哪一個政治家比她的經(jīng)歷更富于傳奇色彩和戲劇性了。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傳奇人物,電影卻偏偏選擇從她喪失記憶力和行動力的晚年切入敘述,偏偏聚焦于她作為女人、妻子和母親的一些人生片段,這可能是這部電影票房慘淡的一個原因吧。雖然撒切爾被奉為大眾偶像,但真正的撒切爾卻早已被人們遺忘了。我們特邀請研究世界史的歷史學博士、遼寧師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畢會成為大家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的撒切爾…
從雜貨店里走出的“鐵娘子”
命運選擇讓瑪格麗特·撒切爾降生在英格蘭小鎮(zhèn)的雜貨店里,她卻從這里一路走到了位于倫敦唐寧街10號的英國權(quán)力中樞。這在貴族政治或男性民主根深蒂固的英國,本身就是一場革命。她三次蟬聯(lián)首相,任期長達11年之久。她還是英國歷史上第一個將其推行的政策冠以自己名字(“撒切爾主義”和“撒切爾革命”)的首相。時至今日,不少英國人仍然感到,他們的生活和這個深居簡出的老婦人息息相關(guān)——她仍然影響著這個國家。
她是英國歷史和西方歷史上的第一位女首相,她的從政表現(xiàn)卻比男人還強悍。當年,有人批評她漠視失業(yè)勞工的狀況,“作為一個女人,你應該具有同情心”,撒切爾的丈夫丹尼斯對此的反應是“‘同情’這個詞從來就沒有出現(xiàn)在她的字典里”。這個24歲就站在伊里斯購物中心的肥皂箱子上發(fā)表演講的1950年大選的最年輕的女候選人,在還是牛津大學的學生時就習慣了面對整屋子的雪茄和領(lǐng)結(jié)說出自己的想法。在她漫長的從政史上,似乎只在一個場合她被打回了女人的原形,那是在1982年的北京。有人分析撒切爾在香港問題上最終向鄧小平讓步的原因時說,“與鄧相比,她只是一個女人。”
馬島之爭與歐元危機
1982年的撒切爾,在阿根廷占領(lǐng)馬島十周后,不懼萬里之遙毅然出兵,一舉擊沉了阿根廷唯一的航母“貝爾格拉諾將軍”號,把阿根廷從海軍強國的名單上一筆勾銷,此役打消了阿根廷武力解決馬島問題的念頭。這場戰(zhàn)爭把她送進了民族傳說,她成了現(xiàn)代的布狄卡女王。如今,當年她的秘書,這個有著“男撒切爾”美譽或惡名的現(xiàn)任首相卡梅倫也把英國最先進的戰(zhàn)斗力和威廉王子派往馬島。
1989年,保守黨在是否加入歐元聯(lián)盟的問題上陷入分歧。她堅決捍衛(wèi)英國的財政主權(quán),拒絕接受“我們根本無法控制、連利率都不能由自己決定的統(tǒng)一貨幣”。盡管歐元問題成為壓倒她政治身軀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因反對加入歐洲貨幣聯(lián)盟而在1990年被她的政治盟友們逼宮下臺,但后來發(fā)生的每一次歐元危機都似乎在向她當年的先見之明致意。
爭議始終是她形象的一部分
圍繞著撒切爾的爭議一直是她形象的一部分。撒切爾帶來的不僅是英國社會的分裂,還有英國人思想的分裂。她離開唐寧街時的眼淚在民眾中引起的是兩極化的反應:支持者認為她帶領(lǐng)英國走出了經(jīng)濟困境,一定程度地醫(yī)治了戰(zhàn)后長期困擾英國社會的“英國病”,提高了英國的國際地位;反對者認為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獨裁者、自大狂,幾乎毀掉了英國的福利制度。2007年,高達2米的撒切爾銅像在下議院大廳揭幕,這是第一次有前首相在生前得到這種榮譽。而在此之前的2002年,一座以白云石制成的撒切爾石像在移送到下議院前,被示威者砍去頭部。已有超過兩萬人在一份并非當真的請愿書上簽字,要求撒切爾死后不進行國葬,改行私人葬禮。請愿書上寫道:“這是獨一無二的減少政府支出、進一步證明撒切爾女男爵率先倡導的自由主義經(jīng)濟價值的理想方式。”
1979年5月4日,她在唐寧街的臺階上對其支持者說出了著名的一段話:“混亂處我們帶來和諧,錯誤處我們帶來真實,懷疑處我們帶來信任,沮喪處我們帶來希望。”
今天的英國再次面對高失業(yè)率、削減開支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全是撒切爾任首相時成功或不成功處理過的。我得遺憾地說,在這一歷史時刻上映的《鐵娘子》本應該對此有歷史性的回應與意義,而不是增加一個當代英國老人的社會學標本。
? 更新于:
- 上一篇: 摘下你的草帽來
- 下一篇: 教育家卡耐基小時候淘氣的故事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chuàng)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guān)。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和網(wǎng)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quán)益的內(nèi)容,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