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shù):1474 字 閱讀時長:大約 3 分鐘 ?
導語:我們總是把最壞的脾氣留給了最親的人。這句話當時在網(wǎng)絡(luò)上十分流行,意思是說我們對親人還不如對陌生人來的親切。
點擊圖片打開套圖
那些對外人還有所顧忌的話,會肆無忌憚的跟家人說,這不是坦誠,而是不管不顧的傷害;那些不敢在外面發(fā)的脾氣,可以肆意撒在家人身上,這不是真性情,而是真自私;那些對別人無微不至的關(guān)懷,到家人這都省了,這不是舍棄了繁文縟節(jié),而是真的缺了愛。
包括教養(yǎng),我們談的也是在公眾場合怎么有教養(yǎng),對別人怎么有善意,出國怎么有禮貌,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花時間想想,我們對父母,對妻子,對孩子,對這輩子最牽掛我們的人,對這輩子我們最在意的人,如何表達出教養(yǎng)?
按說既然是最親近的人,應(yīng)該最有教養(yǎng)才對,可恰恰相反,很多人不會表達跟親人的教養(yǎng),或者不屑于表達,覺得這樣就“生分了”,就有距離感了。所以,你看那些平時把“請”,“謝謝”,“麻煩你”掛嘴邊的人,不見得跟親人說這些。
這種客套沒有倒也罷了,可很多時候,如果不注意教養(yǎng)問題,我們不經(jīng)意間就會帶給親人傷害。一個女孩跟我抱怨過,說他的男朋友從來不重視她,一堆人在,他從來都是照顧別人。比如有一次約人談事,對方也是個女孩,他男朋友就能想起來問問人家渴不渴,就想不起來問問她。
于是他們大吵了一架,女孩覺得自己被冷落,可能也有點吃醋的意思。男孩也很生氣,覺得女孩不識大體。他男朋友的話堵得她特別生氣,“既然是一家人,咱們要一起照顧別人才對,為什么我還要花時間照顧你呢?”
不管誰“有理”,這種看似理直氣壯的辯解的確傷害了別人。人都是感情的動物,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男孩這樣理性“識大體”。
我另外見過一對最后分手的情侶,兩個人分手也是因為不小心的傷害。比如,女孩跟男孩講今天遇到了一個多么差勁的人,男孩的反應(yīng)永遠都是,那你也應(yīng)該反思一下自己在這件事里的責任,不應(yīng)該一味的怪別人。男孩說的沒錯啊,從這些事里吸取教訓,下次就可以避免同類事的發(fā)生,可對女孩來說,她本身受了委屈,根本不需要什么講道理,最需要被安慰的時候又被劈頭蓋臉教育一番,感覺是很差的。
我問這個女孩,這個男孩平時對別人呢?她說他特別會安慰人,唯獨不會安慰最親的人。覺得跟別人講的都是客套,跟最親的人才是講真話。
這些所謂的“善意”,“無隔閡”,“真話”原來是這么鋒利的刀子,雖然有“不見外”,“自己人”護體,但殺傷力好像大了十倍。
我自己也不是一個善于處理跟親人關(guān)系的人,尤其是對父母,好像總是缺乏耐心。每次跟父母打電話,當他們又重復那些“要注意身體”,“別心疼錢”之類的話時,我要么是應(yīng)付答兩句,要么是直接打斷。也許這些話我真的耳朵聽出來繭子了,可我也明白,敷衍或者打斷他們會讓他們很不好受。
老人越老越變得像個孩子,但他們又不是孩子,他們的行為定型了,他們的習慣也養(yǎng)成了。你很難像教孩子一樣,教他們這樣那樣,所以當他們做的不合你意的時候,你難免沒有那么多的耐心,而又因為你跟他們太熟悉了,任何的批評不滿都可以隨口而出。反思起來,這真的是很可怕的。
有一次在公交車上,我看到一個中年人帶著年邁的父母,可能還有另外一些是鄰居家老人。中年人對其他的老人都還挺客氣的,有問必答,對自己家的父母,滿是不耐煩,“我跟你說過多少遍了,別再跟我提看孫子的事了?!蔽艺米谂赃叄吹嚼先讼穹噶隋e一樣,轉(zhuǎn)頭看向車窗外,不敢再吭聲。
我看到這一幕,心里都難受,可也許那個中年人每天這樣教訓習慣了,便不知了。可能他也沒有想到,在這些老伙伴面前,這兩個老人一定也覺得特別沒面子。
我們打著“愛之深,恨之切”的幌子,其實變成了“愛之深,傷之切”。如果這樣,真的這就大大偏離了教養(yǎng)的本意了。
? 更新于:
- 上一篇: 暮然回首我是你今生錯過的愛情
- 下一篇: 有生之年,我愿陪你慢慢變老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chuàng)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guān)。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和網(wǎng)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wù)。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quán)益的內(nèi)容,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