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jǐn)?shù):1752 字 閱讀時長:大約 4 分鐘 ?
天狗吞月
天狗吃月亮的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連”的公子。生性好佛,為人善良。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身為娘娘,生性暴戾,為人好惡。
有一次,目連之母突然心血來潮,想出了一個惡主意:和尚念佛吃素。我要作弄他們一下,開葷吃狗肉。她吩咐做了三百六十只狗肉饅頭,說是素饅頭,要到寺院去施齋。
目連知道了這事,勸說母親不聽,忙叫人去通知了寺院方丈。方丈就準(zhǔn)備了三百六十只素饅頭。藏在每個和尚的袈裟袖子里。目連之母來施齋,發(fā)給每個和尚一個狗肉饅頭。
和尚在飯前念佛時,用袖子里的素饅頭將狗肉饅頭調(diào)換了一下,然后吃了下去。
目連之母見和尚們個個吃了她的饅頭,“嘿嘿”拍手大笑說:“今日和尚開葷啦!和尚吃狗肉饅頭啦!”方丈雙手合十,連聲念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事后,將三百六十只狗肉饅頭,在寺院后面用土埋了。
這事被天上玉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將目連之母打下十八層地獄,變成一只惡狗,永世不得超生。
目連是個孝子,得知母親打入地獄。他日夜修煉,終于成了地藏菩薩。為救母親,他用錫杖打開地獄門。目連之母和全部惡鬼都逃出地獄,投生凡間作亂。玉帝大怒,令目連下凡投身為黃巢,來收這批從地獄逃出來的惡鬼。
目連之母變成的惡狗,逃出地獄后,因十分痛恨玉帝,就竄到天庭去找玉帝算帳。她在天上找不到玉帝,就去追趕太陽和月亮,想將它們吞吃了,讓天上人間變成一片黑暗世界。
這只惡狗沒日沒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將月亮一口吞下去;追到太陽,也將太陽一口吞下去。不過目連之母變成的惡狗,最怕鑼鼓、燃放爆竹,嚇得惡狗吞下的太陽、月亮,又只好吐了出來。
太陽、月亮獲救后,又日月齊輝,重新運行。惡狗不甘心又追趕上去,這樣一次又一次就形成了天上的日蝕和月蝕。民間就叫“天狗吃太陽”,“天狗吃月亮”。直到現(xiàn)在,每逢日蝕、月蝕時,不少城鄉(xiāng)百姓還流傳著敲鑼擊鼓、燃放爆竹來趕跑天狗的習(xí)俗。
猴子撈月
從前,有一只猴子愛上了月亮。 她總是在不斷變幻,時而圓圓的,時而彎彎的,看上去神秘而誘惑,令猴子著了魔。
于是猴子不再喜歡白天,因為白天月亮總是羞澀地躲起來不肯露面,只有太陽落山后才出來。
于是猴子白天睡覺,一到晚上便跑出來仰望著月亮那皎潔純美的面容,心里很開心很滿足。漫長的黑夜就這樣過去,而一年四季,也就這樣匆匆溜走了。
秋天的某個傍晚,猴子覺得有些口渴,就四處找水喝。
他在樹林里找到一口井,欣喜若狂,剛想把頭探進去喝個痛快。可突然間,他像觸電般地僵住了。他看見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女神——月亮。
她怎么會在井里呢?她消瘦了,變成一彎蒼白的月牙兒,像即將融化的晶瑩的冰,看得他心疼。
他慌忙抬頭朝天空望去,卻見到另一個一模一樣的月牙兒仍掛在高高的樹梢上,脈脈無語凝視著他。
猴子大吃一驚,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心一下子被攪亂了。
這時,一陣秋風(fēng)吹過,井中的月亮忽地破碎了,只剩下絲絲縷縷的銀光在水波中亂閃。
他焦急而心痛地望著她。還好風(fēng)一停,她便重新恢復(fù)了原狀。
可是,該怎么辦才好呢?是誰那么狠心那么殘忍地將她囚禁在這暗無天日的井底呢?也許天上的月兒只是他的幻覺吧,此刻她正在冰冷刺骨的水中受苦!
它決心要救她!
只見他吃力地趴在井邊,一只手攀住井沿,另一只手朝她輕輕撈去。可是當(dāng)他的手剛接觸到她的臉,她又再度化為亂瓊碎玉。
他的手上沾滿了水珠,那一定是她的淚吧?是他弄痛了她嗎?對不起,我不是有意的。他在心底默默對她說。
可是不知為什么,只要他的手一縮回,她便又變回了原先那個彎彎的月牙兒。她好像一個喜歡惡作劇的調(diào)皮孩子,讓它無奈焦急卻又憐惜疼愛……
一次又一次,它滿懷希望朝她靠近。
一次又一次,它的希望悵然落空。
她仿佛是個虛幻的美夢,只能一生一世遠遠地望著,卻始終無法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后來,它再也支撐不住疲累欲絕的身心,手一松,竟朝井里一頭栽了進去——
他平生第一次,與她如此接近。他用最后一口氣,親吻了她明亮的秋波,她的唇,她的發(fā)。她在他熱烈的愛撫中粉身碎骨,盛開出一朵浸淫了秋天月光的百合花。
而他,終于實現(xiàn)了癡纏心底的夙愿,與她如饑似渴地融為一體,永遠沉溺在她柔情似水的懷抱里,至死不再分離……
但,那彎高高懸掛在天邊的月亮依舊冷艷絕倫,脈脈無語凝視著他,凝視著整個世界。
可憐的猴子,你知道嗎?你那終此一生的刻骨愛慕,其實只不過是水月鏡花。
? 更新于:
- 上一篇: 教父
- 下一篇: 格林童話:農(nóng)夫與魔鬼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chuàng)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guān)。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和網(wǎng)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wù)。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復(fù)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zhǔn)確或標(biāo)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quán)益的內(nèi)容,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