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831 字 閱讀時長:大約 6 分鐘 ?
青海湖,魚鳥的樂園
周沙塵
北魏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在巨著《水經注》中寫道:“(青)海周七百五十余里,中有二山……東酉對峙,水色清綠,冬夏不枯不溢。自日歸山望之,如黑云冉冉而來……,”這是對青海湖壯麗景色。的細致寫實,也許有人會問,既然“水色清綠”,為何又把湖水形容“如黑云冉冉而來”呢?這不難理解,酈翁從湖東的日月山遠望所得的感受,是恰如其分的。青海湖,蒙語叫:“庫諾爾”,藏語叫:“錯溫布”,都是“青色的湖’”的意思,但是你來到它的近處,卻感到湖水是藍的。本來嘛“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說是青色的,無非是因為藍得特別藍物別濃。它藍得比海洋純潔,比天空深沉,是純凈的藍,深湛的藍,也是溫柔恬雅的藍。這樣的藍若從遠處看,二無疑是像黑云冉冉而來的……它為什么這樣藍,這是因為Z湖水含氧量小,含鹽量最大,浮游生物稀少,透明度達8一9米以上,顯得格外湛藍。
青海湖古稱西湖,在被譽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的東北部,位于青海。省東北部的大通山、日月山、青海南山之間,三面環山,豐沛壯麗,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為3194.38米,東西長約90公里,南北寬約40公里,面積4583平方公里,而流域面積則比湖面大10倍。有五十條短河從三山的四面八方匯人,沒有出海的通道,因而又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
青海湖湖區,系斷層陷落而成的。它在第四世紀早一中更新世僅具雛形,到晚更世才形成了全貌,先時,氣候溫和,湖水泄入黃河,且為淡水;到了晚更新世——全新世時,整個湖區地勢受喜馬拉雅山構造運動影響,不斷升高,加之東面的日月山,以高速度劇烈掇升,終于封閉了青海湖,使水流倒淌,而成了內陸閉塞湖,湖水也漸漸咸化了。
在青海湖岸畔,連綿起伏的深褐色山巒,浸透了晨雨的滋潤,人們吸一口氣,甜絲絲的,涼爽爽的。四周的平原面積達3704.5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的草場有994萬畝,視野開闊,到處都可看到牦牛、黃牛在漫步,羊群在吃草,構成“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牧歌式的圖景,還有成群的旱獺、野鹿駒、黃羊和野鶴、天鵝、大雁等等飛禽走獸出沒其間,充滿生機。
湖區有兩大奇觀,一是漁場,一為鳥島。
青海湖盛產湟魚,是一個豐饒的天然魚場。民諺說:“石頭砸一條。棍子能打倆,下鉤釣一串,一網網千斤。”有人講過一個捕魚的故事:有一次,當地老鄉結隊捕魚。收網時網特別重,全隊的人一齊用力拉,還是拉不動。然后,把帶去的十匹馬率去一齊拖,才把網拉上了湖岸,一過秤,這一網就有三萬多斤魚。今天改用機動船捕魚,也需要用兩條大船協同作業,拉上一網少不了四萬斤。據測算,湖中藏魚量達40億噸,年產可達4000噸。主產是湟魚,大的一條重達10公斤以上。湟魚學名探鯉(意即無鱗的鯉魚),長得肥胖胖的,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平均含脂肪12.02%。蛋白質16.14%。當地人喜食活湟魚,抓到魚立即剖腹取出內臟,洗凈放入鍋中,以清水煮之,外加姜片、干辣椒等作料。熟魚肉白嫩鮮美,蘸著醋吃,味道似蟹肉而稍遜,為青藏高原一品名菜。
每年三月以后,湟魚成群結隊出海入河繁殖后代,到七月以后陸續返回湖內。冬季湖面結冰,冰期長達四個多月,冰厚達30~45厘米,成了一個4000平方公里的大冰盤。所以,涅魚在冰層下過著“溫暖的寒冬”,大量捕撈是辦不到了。想吃只好破冰垂釣了,即使你沒有釣魚的技巧,一個下午釣50~60條涅魚是十拿九穩的。冬天,你到了西寧,就能看到街上有叫賣“冰魚”的,不用打聽,就是青海湖運來的魚,產魚旺季,魚多了,運輸工具不足,只能在湖畔把魚剖腹晾曬成“干板魚”,繩穿成串,然后運往西寧等地,供應市場。這叫賣生、熟干魚,是西寧等地市場的一大特色。
湖區有五個島嶼,最富魅力的鳥島,最高處高出湖面10米·素有“鳥兒王國”之稱。想看看這王國里的盛況,最好是春末夏初去旅行。這時節,正逢鳥兒們一年一度建筑“鳥城”的時候,大鳥小鳥,雄鳥雌鳥,無不忙忙碌碌。頑皮的鸕鶿,選擇懸崖峭壁布窩,密密麻麻,形似城堡;氣宇軒昂的斑頭雁,運草行枝,穿梭往來,趕筑新居;愛斗的魚鷗,常為爭搶地盤吵鬧不休。每逢夏季,有十多萬只珍禽俊鳥來這兒棲息。天上、山上、水上無處不是白花花、黑黝黝的魚群,奇景誘人。再看那島上密密層層的鳥實,里里外外,無處不是玉白色的、青綠色的、棕色斑點的鳥蛋,很難發現有空的地方。雌鳥碟在癰里孵卵,雄鳥守在一旁寸步不離。當你到了島上稍不留神驚動了鳥兒,萬鳥齊鳴突飛,聲揚數里,遮天蔽日而來,鳥糞降落如雨,饒有趣味。有時,猛鷹會突然從天外來襲,企圖撲食雛鳥。每逢此時,鳥島千萬只鳥兒騰空而起,發出憤怒的呼叫,團團飛翔,直到把猛鷹驅趕出“領空”才各返原地。
在冬季來臨之前,絕大多數候鳥,暫時告別了鳥島,飛向遙遠的南方。留下來伴隨千里冰封的大湖的,只有天鵝。天鴨和百靈鳥等少數幾種.近年來,由于注入青海湖的流量少于蒸發量,湖水水位逐漸下降,鳥島在開始向半島過渡,這對島上的鳥類是個不小的威脅。因為,原有鳥島四周環水,與湖岸隔絕,鳥的天敵——狐、鼬、鼠和爬蟲等食烏動物都難登島,可謂是得天獨厚的樂園。幸好,這兒已成了鳥類自然保護區,但愿這鳥兒的樂園永遠美好。
秀麗多姿的日月山聳立在湖的東面,這座巍峨的著名山峰,每當初夏之際,白云飄飄,紅巖壘壘,山鷹翱翔在青峰彩霞之間,是一幅多么瑰麗的畫圖。然而,真正為日月山增輝添彩的,應是那美麗動人的傳說:1300多年前,唐朝的文成公主為了和蕃,遠嫁藏王松贊干布,進藏途中,經過此山山口,回首不見長安宮闕,鄉思潮涌,潸然淚下,淚水匯成了今日的倒淌。唐太宗得悉,為了安慰和勉勵文成公主,特鑄就一輪新日和新月的鏡子,日夜照射著她西行的旅途,使她鼓起勇氣,終于達到了藏都,完成了唐藏通好的歷史使命,日月山因此得名。史載,日月.山口是唐朝與吐蕃相互貿易和使者往來必經之地,山隘上那塊刻有“日月山”三個大紅字的石碑,就是為紀念文成公主而建立的,因她對漢藏兩大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做出過重要的貢獻。
日月山東西側,自然景觀截然不同,東邊郁郁蔥蔥,山清水秀,田園似錦,人煙稠密,宛若江南風情;西邊,有美麗的青海湖和一望無際的牧場,成群的羊群、牦牛和駿馬散布其間,呈現粗獷的草原風光。自古以來,我國的漢族、藏族、蒙古族和土家族等,都受到青海湖的哺育。她純樸、美麗,誠如長詩《青海湖風情》所歌唱:
沒有亭臺樓閣,也沒有曲徑回廊廟,
一切雕琢都陪襯不上這天然的浩蕩;
沒有瀑布高懸,也沒有松濤轟響,
一切壯觀都點綴不了這特有的空曠。
沒有一點障礙能使人們的視線阻擋,
無邊無際的天穹,無垠無限的草場……
沒有一絲愁緒能使人們感情憂傷,
時隱時現的雪,時起時伏的水浪……
年年春來晚呵,可收獲的秋天特別長。
荒涼歲月多呵,可生活的美酒格外香。
我欲借來山下那條哈達似的公路,奉獻給美麗、純樸的青海湖,祝愿你永恒地保全著自然美的魅力。
摘自:《山水情》中國青年出版社
以上美文由編輯整理發布,為廣大讀者們提供寫景美文摘抄,名家寫景美文賞析在線閱讀,喜歡寫景美文的朋友不可錯過。
? 更新于:
- 上一篇: 《青海湖紀游》趙淮青
- 下一篇: 《飛翔在高原》高洪波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