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887 字 閱讀時長:大約 4 分鐘 ?
王安石文才出眾,政績突出,在“唐宋八大家”中獨樹一幟。在任宰相期間,他大刀闊斧,全面革新北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取得了一定成效,被封為舒國公、荊國公。后在豪強集團和保守派圍攻下,新法盡廢,王安石憂憤而死,后被追贈舒王。
公元1021年,王安石出生在江西臨川一個官宦之家,自幼聰明好學,文思敏捷,志向遠大。21歲位居進士第四名,步入政壇。在任郟縣縣令、舒州通判、太常博士、常州知府等職期間,以膽識過人、勇于革新顯露頭角。他的政論性散文也自成一家,引起文壇、宮廷關注。
當時的北宋王朝,內憂外患嚴重。“冗員、冗兵、冗費”,致使國庫空虛,入不敷出。大地主、大商人的侵占、盤剝,朝廷不斷加重的苛捐雜稅,致使百姓困苦,民不聊生。與北部契丹、黨項的戰事頻繁,久拖不決。宋王朝面臨生死存亡的空前危機。
宋神宗即位后,勵精圖治,決心改變積貧積弱的現狀,重整大宋河山。他任命王安石為江寧太守,很快又升為翰林學士、副宰相兼皇帝侍講。兩人政見一致,互相信賴,感情日深。王安石認為,朝廷的問題,不是開支多,而是生產少,稅收漏洞大;軍隊不是兵員少,而是裝備差,訓練不足,沒有戰斗力。他提出全面改革現有法度,推行新法。在宋神宗支持下,一場商鞅變法以來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拉開序幕。
王安石抓住稅收、整軍兩大焦點,頒布了一系列意在富國強兵的新法。一是青苗法。由官府貸款貸糧,幫助農民發展生產,遏制地主富豪高利貸漁利。二是免役法。變輪流服役為官府雇人服役,各戶交免役稅。三是方田均稅法。重新丈量土地,按地納稅。清理出大量地主富豪兼并隱瞞的土地。四是農田水利法。鼓勵墾荒,興修水利,開發自然資源。五是頒布了裁兵法、將兵法、保馬法、軍器法,提高兵員素質,選拔優秀將領,改進武器和訓練。六是取士法。改科舉,整頓太學,唯才用人。
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大幅度增加了國庫收入,有效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但由于一些舉措不切實際,推行過急過激,加上王安石主觀上有重國稅、輕民利的思想。農民負擔并沒有明顯減輕,有些方面甚至還有所加重。御史中承呂海上書,提出新法十大過失,被宋神宗貶為地方官。隨著一些地方有人為避免服兵役自斷手臂等自殘行為的發生,加上東明縣一千多農民進京上訪,在王安石門前鬧事。韓琦上書要求廢止青苗法,司馬光、歐陽修、蘇東坡等有影響的人物齊聲附和。大地主、大商人集團乘機起來反對新法。對此,宋神宗產生了動搖。王安石據理力爭,認為新法雖然有一些缺陷,但總體上有利于朝廷和百姓,應該堅持下去。宋神宗決定廢止青苗法后,王安石憤而辭職。
一年后,宋神宗認識到新法對于增強國力的極端重要性,重新起用王安石為相,要他進一步改革朝政,推行新法。但這個時候,由于地主豪強集團的強烈抵制,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黨的極力反對,加上農民普遍熱情不高,盡管王安石對一些法規做了調整、深化,新法還是得不到普遍支持,很難推行下去。王安石仰天長嘆,無能為力。他痛恨黨爭使保守黨喪失理智,昧著良心反對新法,更痛恨豪強集團貪得無厭,為了極少數人的利益阻撓變法,還可憐百姓的愚昧無知,為了個人眼前利益,不顧國家的長遠發展。他強烈地預感到,新法推行不下去,大宋王朝將無可救藥,無力自拔,衰敗將是必然的、根本性的。
難能可貴的是,王安石和蘇軾兩個大文人,都敏銳地感覺到了黨爭對朝廷和百姓的嚴重危害。王安石整過激烈反對新法的蘇軾,設法將蘇軾貶為地方官。但在蘇軾深陷“烏臺詩案”,面臨生命危險時,王安石盡釋前嫌,上書宋神宗:“安有盛世而殺才士乎?”使蘇軾免遭一死。
宋神宗去世后,高太后任用司馬光為相,保守黨把持朝政,盡廢新法,王安石15年的改革心血毀于一旦。這時,蘇軾站出來,公開為免役法等新法說話,反對全盤否定新法。這使王安石少許得到一些安慰,但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擔憂,對自己政治抱負未能實現,依舊耿耿于懷。在宋神宗去世后一年,王安石憂憤而死。
王安石雖然沒有取得改革的完全成功,但作為政治家,拜相封王,已經位極人臣,聲名顯赫。作為文學家,他留下一部詩集,存詩1808首。還有一部《臨川先生文集》,收文數十篇,其中不乏傳世之作。
王安石主張,為文應“有補于世,有福于世”,就是有益于社會,造福于天下。強調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形式服務于內容。他的文章,多是有關政治和學術的論說文,政論文的成就極高。如《上仁宗皇帝言事書》《本朝百年無事札子》《答司馬諫議書》等,就是其中的名篇。就是他寫的《書刺客傳后》《讀孟尚君傳》《游褒禪山記》《傷仲永》等史評和游記,也以抒發議論見長。他的詩,同樣充滿政論色彩。
王安石的詩文,風格雄健,結構嚴謹,語言樸實,議論精辟,概括力很強,值得一讀。
? 更新于:
- 上一篇: 心動,唯美了整個曾經
- 下一篇: 懷念一個老兵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