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6887 字 閱讀時長:大約 14 分鐘 ?
若能在處理完一天的事務之后,盡管一身的疲倦,只要有哪怕很短的時間,一個小小的角落,能靜下心來,讀一讀散文,心情肯定會得到一定程度的調節、放松,一些煩惱與不快也旋即一掃而光。下面是閱讀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描寫人物的寫人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賞。
描寫人物的寫人抒情散文:晚霞溢彩香滿天
時光一去不回頭。妙齡花季于她,已成遠遠回望的過去,已是無法挽回的流水。
可她,依舊姿態優雅,韻味豐盈,舉手投足,暗香涌動,詩情畫意,妙趣橫生。行在夕陽路上,依舊英姿勃發,自信滿滿,如青春少女一樣朝氣蓬勃,神采奕奕,光彩照人。她用自己的才華豐滿夕陽生活,詮釋生命的意義,讓晚年人生活出別樣的精彩。
在我眼里,即便是妙齡女郎也要遜色于她幾分。
她叫瑩麗億番洛瓦,是我的同城好朋友好姐妹。
我們曾工作在兩個系統,原本并不是太熟,先是因事與她至愛的夫君相識,后才有我們姐妹在網絡內外的相遇、相識、相知,以及延續的深厚情誼。
洛瓦人品極佳,做人低調,不事張揚。對她的能歌善舞和多才多藝,我也是逐漸有所認識和了解。
一次在網上交談,感覺洛瓦好像特別喜歡攝影,便介紹她走進攝影技藝精湛的網友紅太陽空間欣賞美圖。我并不知她有朗誦的技藝特長,也不知紅太陽是怎樣發現了人才,2016年10月,時值重陽節,在紅太陽空間我偶然聽到洛瓦為紅太陽配圖朗誦《一首壯美的歌》。我當即被她魅力之聲所深深吸引,很是以她為榮,心里隨之悄然生出一個愿望,很希望她能為我誦讀詩歌《等待》,那是我為紀念大學同窗畢業25年后的一次聚會而寫,便主動說出自己的心事,她欣然應允。2016年11月,洛瓦飽含深情朗誦了我的散文詩《等待》,并制作成視頻在網絡發表。
不知是偶然還是必然,抑或是緣分。洛瓦朗誦并制作的視頻《等待》,被網友“淡泊于桃花源”偶然聆聽,他激動非常,淚水橫流,感覺詩中所表達的情感,與他們分別48年后同學聚會的情景非常融合,此時的他正想做一個視頻留念,但苦于不會朗誦且缺少恰當的文字配圖,當即發信息懇請洛瓦幫忙協助他完成這個視頻。互不相識,隔屏求助,洛瓦很理解這位網友的心情,立即與我聯系。我們幾次切磋,對地名和時間略作修改便敲定了文字,由洛瓦潤色朗誦,淡泊完成視頻制作。就這樣,一首飽含深情的《等待》,移花接木嫁給了另一人家,永久保存在遠方網友淡泊的視頻里。
我靜靜聆聽這個重制的視頻后,被洛瓦的朗誦和視頻中的畫面深深感染,竟也心潮澎湃,熱淚盈眶……好友冰雨在洛瓦的空間賞完這個視頻后,留下這樣的評語:“網絡中相遇,演繹出了一段等待的傳奇。太精彩了!曾經如夢似幻般的年華與流年似水般的歲月,合奏出了一部高山流水般的等待。相聚的時光,浸染出溫暖,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故事仍在續演。天資聰穎、虛心好學的洛瓦,自覺自己的視頻制作與淡泊相比水平尚需提高,便拜淡泊為師,淡泊欣然答應。洛瓦好學,淡泊不吝賜教,也是本人悟性,竟讓洛瓦的視頻制作技術一日千里,日臻完美,且朗誦興趣一發而不可收。洛瓦的朗誦字字錚錚,韻味足滿,柔聲時,情腸婉轉;激昂時,如號角催人奮進,給人力量。她喜歡誦老舍等名人名篇,喜歡誦網友的優秀文學作品,也誦我的俗文……她把傳遞正能量當成己任。一篇篇朗誦,如詩如歌,一個個視頻,精彩綻放,贏來網友們的高度熱評。網友紅太陽曾這樣評價洛瓦:“網絡是人生的又一大舞臺,它給了所有人展示才華的空間。是金子總會發光。我在空間第一次和瑩麗億番洛瓦這位網友相遇,就被她的詩文、攝影、朗誦和為人所折服。她,象一縷陽光,明媚靚麗;她,象一只百靈,清脆婉轉;她,象一條小溪,歡快流暢……”
洛瓦也是凡人,她要做飯,要做家務,要看護隔輩人。可她又不同于凡人,在瑣碎平庸的生活中,她把每一寸光陰都用在追求和提升自己,她用自己的勤奮和不凡,在心里種植一片精神樂園。她辛苦勞作,一鼓作氣,把網絡天地開辟的越加寬闊,土豆網、優酷網、56網、派派網、原創音樂基地網,都傳上了她的好聲音。
視頻朗誦播放讓她又結識了網絡新朋“中國歐陽”,此后他們密切合作,多次以中國名家出版社、中國藝術雜志社、中國名家書畫院、中國名家文化藝術團冠名,聯合出品視頻佳作。
這奇遇的一份緣,讓洛瓦走上更大更高更廣闊的舞臺,她從虛擬的網絡世界走出來,從地方小城走向全國。應中國名家團隊邀請多場次參加系列書畫展覽、藝術交流等文化活動,還應邀參與了《中國名家書畫筆會人物風采》的解說和視頻制作,為中國名家團隊完成了包括推介二十位著名書畫家及其作品的大型視頻專輯制作。專輯得到中國名家團隊和書畫家們的鼓勵和一致贊許……
她的朗誦視頻作品,還被我的中學老師朋友帶到課堂,每到班會播放。昂揚激越的聲音,一次次在少年的心靈,掀起一層層奮發向上的漣漪……
2016年11月,中國歐陽寫了一篇《讓我無法忘懷的老電影》的文章,邀洛瓦為其朗誦并制作視頻,淡泊在欣賞完這個視頻作品后,留下這樣精彩的評論:“有多少人在不停的發出感嘆:‘時間都哪里去了?’對碌碌無為的人來說,太多太多的時間真的不知哪里去了。本作品的作者—瑩麗億番洛瓦,在一年前還不知道什么是視頻編輯軟件。到今日,竟能出這樣的作品,令婚慶公司、婚紗影樓及非常專業的人士,都不得不刮目相看,自嘆不如!網上認識她一年多來,親眼目睹了她在播音朗誦、視頻編輯制作、攝影拍照……諸多方面都有了飛躍的發展和提高,獲得了豐碩成果,成為了時代的佼佼者!作為她的好友,只能由衷為她點贊!”
的確如此,當一些人面對網絡大聲抱怨污濁的時候,當一些暮年人對著晚年時光空自悲嘆的時候,當一些歹人在網絡里惡搞的時候,那些光明、正派、向上的人卻在這里不斷的汲取、探索和提升自己。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無論走的過程和結果如何,都無需怨天尤人。
洛瓦這一路一直不負盛贊,一路朗誦,一路高歌,演繹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朗誦和視頻制作的過程雖然快樂并陶醉,但其實也非常辛苦,洛瓦不僅對相求之人從不推拒,而且網海撈珠,只要是優秀作品,無論認識與不認識,她都用心朗誦和制作。年復一年,她快樂而辛苦的勞作著,不遺余力地用自己的才華傳播弘揚優秀文化,在網絡天地書寫別樣的人生。如今,她早已走進微信平臺,繼續發揮她的朗誦特長,孜孜不倦地用她美妙聲音,竭心盡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已成為幾大平臺的主播人物。
在網絡,我們一直彼此呼喚,牽手同行,共度春夏秋冬。是她領我走進《美文亭》,讓我充分享受文海墨香的韻染。
也是她一再鼓勵我學習微信操作,并帶我走進微信平臺。因為她的好聲音,我的掘作《獨賞春雨》、《品秋》、《想起童年的雪》、《寄語“七一”》等詩文,有幸被《國色天香》、《樂享未來》、《全民好聲音》、《墨兒心靈驛站》等平臺采用,我的晚年人生因她,而綻放出了一點出人意料的小小光亮。
友情無價!洛瓦不僅讓自己的晚年人生,活得意義非凡,燦爛如霞,她送給我的鼓勵和鞭策,也讓我在執著追求中,實現了晚年人生的另一種價值。
一生得一知己足矣。洛瓦,我親愛的朋友,最美最浪漫的夕陽,贊你!愿你在網絡天地和微信平臺為夢想而歌,愿你的才華如春光一樣繼續綻放霞彩,愿你的生命之樹長青不老,繁茂昌榮,永駐芳華……
描寫人物的寫人抒情散文:老高的故事
老高是我讀初中的好友,人并不老,才比我大兩歲,長相和名字一樣清秀帥氣。
我和他具體什么時候開始認識,什么時候又成為好朋友,現在都不太記得了。依稀想起的是在上初中之前,鄉中心小學舉辦了一次全鄉小學生演講比賽,我們曾經碰過面,知道他來自同鄉的另外一個村莊。后來我們一起考入鄉鎮中學,分在同一個班級,或許因為小學時的那次謀面,我倆滿心歡喜,十分珍惜這難得的緣分。
讀初中時,我和他的家境相似。都來自貧苦農家的一個大家庭,能夠考上初中來之不易。為了能夠跳出農門,改變人生命運,發奮讀書是我們共同的選擇。同窗三年,老高留給我的印象,除了用功讀書,還是用功讀書。業余時間幾乎沒有愛好,外出游玩更是一種奢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在學校,讀書考試占據了我們所有的時間。回到家里,幫著干些農活算是我們難得的休息。和其他家在鄉鎮的同學不一樣,老高讀書有天賦,而且刻苦。他為人低調,從不張揚,不會嘲笑成績差的同學。在班上,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我從讀初二起,學習成績開始與他不相上下,兩人一直處在班級前兩名,每次數學考試,要么他第一,要么我第一,其他同學為此一直眼紅到初中畢業,也著實沒有辦法。
寒窗苦讀的日子,我和老高相伴在一起,彼此心照不宣,青春的友誼彌足珍貴。后來參加全區中考,我倆又在一個考場,他坐在第一排。記得語文科目開考前,我從后面看著他,他也回頭望我。當時他滿臉通紅的樣子令我印象深刻,憑直覺我感覺情況不太妙。果然,中考成績公布后,老高的考分遠低于平時的學習成績。這次中考發揮失常,好在也超出了錄取線,最終他選擇去了贛州,同年我離開家鄉去了省城讀書。
兩人同時錄取,我倆都很開心。讀中專那幾年,老高給我寫過不少信,還寄來了他的書法作品和校園照片。有一次,他特意趕來看我,我同他漫步在校園,短暫聚了一回。由于所學專業不同,三年后,他回到了老家的衛生院工作。而我,畢業后去了遠離家鄉的一個城市上班。
工作伊始,雖然彼此相隔甚遠,但沒有影響彼此之間的聯系。我住單位宿舍的時候,他曾經約上另一好友風塵仆仆趕來,我們相聚在河邊一家小菜館,彼此喝得醉熏熏,居然還跑到河邊上一起看繁星點點、談人生夢想。我有次回老家時,也抽空去了他所在的工作地住了一宿。親身感受了他身處的簡陋環境,不過他還是那么勤奮,沒有抱怨生活的不公,依然對未來充滿信心。
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工作忙碌的原因,我回老家的次數越來越少,平常與老高的聯系也少了。他結婚那年,我也沒能趕上。后來,我倆都有了小家,過著平淡如水的日子,彼此打電話也少了。關于他的一些事,我知之甚少,偶爾會從老師同學那得到一些。
前幾年,聽同學說,老高的婚姻出現了危機。小兩口鬧矛盾、分居了。怎么可能?我回老家辦婚宴的那年,妻子還在他老婆的美容店做了頭發,當時兩人不是好好的嗎?據說,因為這個美容店,她們才遭遇了婚姻危機。老高不久后選擇了離婚,他的女兒正在上幼兒園。
遭遇婚姻的不幸后,老高變得沉默寡言。我倆見面時,他很少談及家里的事,我也沒再三過問。直到去年的一個夏天,他說來到了我工作的城市。當時我剛好下班,便約好與他在一個餐館見面。
這些年不曾相見,我的心情有些激動。記得見面那天,我們沒有寒暄,彼此還是老樣子。這次他趕來這里轉乘火車,陪著新的女友去浙江,順道看看我。我倆一邊聊天,一邊喝酒。談起讀書的往事,兩人心情格外的愉悅,一瓶老白干很快見了底。那天老高喝得有點多,他一個勁的說,我的生活就這樣了。當時,我心里酸酸的。
去年回老家過春節,班主任召集初中同學聚一下。我很期待能與他再見一面,問問最近的狀況。誰知當天他在親戚家幫忙,又把自己喝醉了,最終沒有出現。聽同學說,他在老家已經再婚,很少在外面應酬,與大家見面都很少。
前不久,我在微信上看到了老高的消息,他在朋友圈曬出幾張嬰兒的藝術照。雖然沒有留下只言片語,可我已經想到,這該是他剛出生不久的孩子,重新組建家庭后孕育出了新的希望。
看到孩子甜蜜的笑容,我心里多了幾分欣慰。接下來,老高的人生將煥發生機。他的故事不會因人生多變而失色,伴隨著未來的美好憧憬,老高的故事還會更加出彩。
描寫人物的寫人抒情散文:鄰居剛爺
我的老家位于文登郊區,離縣城很近,騎車大約15分鐘就到。小村不大,大約一百戶左右。道路平整寬闊,綠樹成行,是最早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近幾年前來由于落戶居住投資辦廠的越來越多,村莊也慢慢變大了。
村莊里的居民世代靠耕種土地為生,改革開放后,村里頭腦靈活的人便開始做起了生意,率先走上了致富路,年輕的一代都奔忙在工廠企事業單位上班,再剩下的就是那些年齡比較大的,依然侍弄著自己的責任田度日,鄰居剛爺就是其中之一。
剛爺的家在我家老房東面,中間隔著一條南北大道,所以只要出門往東走,一眼就能看到他的宅院。多年以前的老房子,五間,房檐低矮,一把散石到頂,室內墻砌泥,所以墻壁比較厚,不過這樣的房子冬暖夏涼,院墻是后來砌的,散石紅磚加灰漿壘成,古式門樓,高蹺的檐角似乎在述說著一個古老久遠的故事,室內外門窗全是木制的,溫暖的陽光下抒發著舊日情懷。院里左邊是三間廂房,儲藏閑雜物品,右邊是平房,房頂用來曬糧食農作物。
剛爺今年已經77歲了,雖然年齡只比我媽大幾歲,但是自始至終村里的規矩都是按輩份稱呼,所以我叫他為剛爺。剛爺老伴早在六年前因病離去,膝下只有一女梅,梅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所以大腦思維不能同正常孩子一樣,從小就體弱多病,不僅不能上學,而且隔三差五地就要上醫院檢查治療。為了梅的健康成長,剛爺兩口子沒少受折騰。
別看剛爺現在老了,腰彎背駝,年輕的時候可是生產隊里的技術員呢。今年夏天,我在大路旁的云杉樹下納涼,我們閑聊綠化樹,西洋參,最后他又說起了葡萄園。
“葡萄是不是也要經常打藥?”我問
“打藥倒不是最累的,在葡萄成熟的時候,會有一種山蛾來偷吃。”
“哦?不過那蛾又能吃到少呢?”
“你沒看見不知道,那蛾鋪天蓋地一般撲來,一夜之間,支架上的葡萄就會被全部吃光。”
“這么厲害,那您沒有打藥嗎?還是沒有抵抗的藥物?”
“單純的蛾災并沒有讓我失去信心,我每天晚上要不斷地來回走動驅趕這些飛蛾。防止它們飛過來破壞。最使我傷心的是最后葡萄根部發生了病蟲害,所有的葡萄根全部讓蟲子穿空了。”
可能就是那一場蟲災,毀了剛爺的葡萄園。也正是葡萄園的收獲,加上他平常的積蓄,終于在老宅的房后建起了一幢新瓦房。新房建成后,就成了梅婚后的新房,一年后梅生了兒子,幸福的生活似乎剛剛開始,可是命運卻開了一個玩笑,梅的丈夫在兒子生日后提出離婚,親戚鄰居多方勸說,最終沒有挽回他的心意。從此梅和兒子田田便成了剛爺永遠無法釋懷的心事。
剛爺的老伴特別胖,加上體質不好,走路尚且左右搖擺,所以山上農活根本干不了,剛爺回家后立刻幫忙做家務,洗尿布,照看孩子,或者燒火做飯,孩子一天天長大,轉眼也到了上學的年齡,各種書費學雜費,家庭日用消費開支,再加上梅年年發病需要住院治療醫藥費用,一年的收入根本所剩無幾,為了擺脫困窘的生活狀況,剛爺開始了各種嘗試,比如自家菜園的蔬菜吃不完,他就仔細地整理好,用線繩捆成整齊的小把,拿到城里繁華地段買,蔬菜都是當天采摘,所以非常討人喜歡。而且農家菜園自己種植的綠色蔬菜,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很快就賣完了。一來二往時間長了,也有了長期的客戶,每天定時送菜上門,有時三輪車載不了太多的農產品,一天往往需要跑兩趟,雖然忙碌但也增加了收入。
菜園里沒有菜的時候,就到在村里承包苗圃的老板那里幫忙鋤樹盤,掙零工錢。為了梅、外孫還有這個家,剛爺從來都舍不得休息,尤其是炎熱的夏天,熾烈的陽光烘烤下,即使靜坐室內也汗流不止。林間鋤草更是密不通風,揮汗如雨,滾落的汗珠掉在地面上跌成八瓣,齒形葉片劃破了頸部皮膚再加上汗液的浸染,火辣辣的,奇癢無比,很多人都不愿出工受罪,但是剛爺卻總是堅持隨叫隨到,從不誤工。一年365天,周而復始,未曾間斷,也因此而贏得了良好的信譽。于是,只要園林有活,老板首先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剛婆6年前去世后,他的壓力更大,干完活回家要洗衣做飯,還要承受梅每次犯病后的大呼小叫與痛苦流涕,前年外孫終于技校畢業,人也長成1.80米高高瘦瘦的帥小伙,本想孩子長大了,能夠輕松地舒口氣,可是沒想到年少輕狂的外孫因為哥們義氣幫忙打群架,造成對方肋骨斷裂,被罰款兩萬元。生活的重擔像山一樣壓過來,可是剛爺沒有被生活壓垮,而是把責任扛在自己的肩上,不灰心不放棄,他堅定頑強的意志給外孫上了生動的一課。從此外孫洗心革面,一改以前的吊兒郎當,開始正兒八經地上班,雖然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與收入,但是足以溫暖慰藉剛爺那顆早已千瘡百孔的心。在他看來,生活再苦再累,只要一家人平安開心在一起,那么即使有再多的困苦也是可以慢慢解決的。
剛爺只是千千萬萬普通老百姓中的一員,可是他卻在自己平凡的人生道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了堅實的足跡。他用自己堅實的臂膀毅然決然地扛起了風雨飄搖中的家,詮釋了一個男子漢應有的責任與擔當;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踐行了至善至美的人性光芒,勞碌辛苦的同時也使自己活得更有價值與尊嚴,也因此贏得了左鄰右舍們的稱贊與尊重。每當夜幕降臨,看著他疲憊的身影,我的內心便油然而生一種敬意。如果我是剛爺,是否也能做到,面臨困境重重依然堅定而又從容?他豁達堅強的性情就像西北沙漠中的駱駝刺,即使終年干旱,滴水不見,依然能夠頑強生長,與惡劣的自然環境誓死抗爭,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永遠是盈盈的綠意;就像大漠中的胡楊,留給世人的不僅僅是一個堅強的背影,更多的是那個堅強背影帶給我們的無盡的思索。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苦難,磨練著我們的毅力與心志,同時也讓我們學會了承受、堅強與擔當,學會了即使淚流滿面也要挺起胸膛闊步向前,因為生活從來都是起伏不定的,道路總是坎坷不平的,沒有痛苦的磨難,就永遠沒有化繭成蝶的美麗蛻變,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歷練與故事,我們的人生才會更加豐盈有意義。
? 更新于:
- 上一篇: 描寫上海豫園的情感散文
- 下一篇: 描寫山水美景的抒情散文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