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019 字 閱讀時長:大約 2 分鐘 ?
川和軍是鄰居。
川父與軍父在同一個科室,川父是科長,軍父是科員。
川父平時應酬的事情較多,所以,教育兒子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川母的身上。不過,川母也的確能干,不僅要為丈夫出謀劃策,還要為兒子學習操心。每天兒子做完作業,還要求他看書或練鋼琴。
軍父是個散淡的人,平時沒事就待在家里,練練書法或看看書什么的。至于兒子,只要成績過得去,他是從來不說啥的。軍母有時對軍嚴一點,他也總是說:“孩子嘛,該玩玩,只要懂規矩就行。”
也許就是因為這些情況,兩家人的關系并不是很鐵,平時相遇,也只是打個招呼或簡單寒暄幾句而已。
也許正是因為這些情況,從小學到初中,軍一直是川的手下。軍是學習委員,川就是副班長;軍是副班長,川就是班長。軍考第五,川肯定在前四;軍考第二,第一肯定是川……
用川母對軍母說過的話來說:“其實你們家軍已經非常不錯了,就比我們家川差一點點兒。”
唯一的例外發生在初二下學期:半期考試中,軍考了第一,川第二。但通過川母的努力,川最后還是成了第一。下來聽說,是川的作文分打錯了。
軍母本想找老師理論,卻被軍父攔住,說:“人家父母是咱領導呢,兩家又是鄰居,何必過于較真兒,只要孩子盡力就行了。”
高中,川和軍不在一個班。開校時,軍爸對軍說:“兒子,高中啰。”
“放心吧,老爸!我知道自己該做什么。”
但川媽還是很關心軍的情況,甚至軍的每個單元測驗成績,她都打聽得清清楚楚。不僅如此,只要川的哪科成績有所下降,她就立即請名師輔導。
高中畢業,川考進清華,軍考上同濟。
8月底,軍父母送軍走時,川母還熱情地說:“軍這孩子還真不錯,就比我們小川少考了二十多分。”
大學畢業,川和軍又應聘到同一單位。川為人精明,處事圓滑,加上母親的運作,第五年就當上了科長。
看到閨蜜的老公當了科長,軍的妻子對軍說:“我們還是去活動活動吧。”
軍說:“活動啥,干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
但沒過幾天,軍還是成了他們那個組的組長。
第十年,川升為單位副總。過了幾天,他單獨找到軍,并對他說:“你看,我們從小就是鄰居,老婆又是閨蜜,為啥不團結起來,好好干一番事業呢……”
過了幾天,單位宣布軍為川原來那個科的副科長。
當天下午下班回家,妻子興奮地對他說:“今天我特意為你做了幾個好菜,開了一瓶好酒,快告訴我,今天單位都有啥好消息?”
軍看了妻子良久,說道:“單位宣布我當副科長。”
“怎么是副的?”軍妻滿臉疑問……
去年十月,川因經濟問題進去了。
前幾天,軍老婆對軍說:“幸好當初我沒走最后一步,要不,差一點兒……”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