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632 字 閱讀時長:大約 3 分鐘 ?
導語:也許對于很多人來說,凌晨四點還在沉睡,可是,有這么一個小鎮,在每年的6月15號這天,幾乎所有的家庭都會在這個時間里響起鬧鈴聲,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只是因為一對夫婦。
時至今日,英國的福尼亞小鎮上仍然保留著這樣一個良好的傳統:每年6月15日那天的凌晨四點整,小鎮上所有的家庭都會響起一陣長長的鬧鈴聲。
凌晨四點?這個時間起床也太早了一點吧?難道這個小鎮上的人都這么刻苦勤奮嗎?
說起這件事,還要他到一個人,他就是馬歇爾。
馬歇爾先生是個每天都起得很早的人。只要附近教堂里的鐘聲剛剛敲響了四下,他就果斷地從床上爬起來,習慣性地在火爐上燉一碗雞湯,之后走出家門,到教堂附近的小路上去散步。
不過,馬歇爾曾經可不是這樣一個喜歡早起的人,那時候的他嗜睡如命,即便到了早上九點還賴在床上不愿起來,他把被子裹得緊緊的,就算有人叫他起床他也懶得答應一聲。而馬歇爾這一切的改變是由于自己的妻子。
馬歇爾先生年輕的時候曾來中國留學,在中國,他有幸結識了自己的美麗妻子。兩人感情非常好,后來,妻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跟著馬歇爾來到了英國,并從此取了個英文名字琳達。婚后的生活相當甜蜜,一年后,琳達又為馬歇爾生下一個大胖小子,一家人的生活幸福而甜蜜。
可是,這樣的幸福時光并沒有一直持續下去,五年后,琳達在一場意外車禍中被撞成了高位截癱,馬歇爾先生自然是悲痛欲絕,變賣了一切家產來維持琳達的生命,并且還要拉扯著一個年幼的孩子,生活過得非常艱苦。
但如此艱苦的環境從未改變馬歇爾先生對琳達的愛,由于大小便失禁,琳達總是會在凌晨四點左右把床單弄得一片狼藉,為此馬歇爾每天都要換一兩次床單。通過長期的觀察,馬歇爾發現,這個時間非常準時。為了讓琳達不那么遭罪,馬歇爾先生總會在每天教堂鐘聲敲響第四下的時候,飛快地爬起來,準備為琳達換好墊布,然后幫琳達擦洗身子,之后再到廚房,為琳達燉一份她最愛喝的雞湯,之后,一小勺一小勺地喂琳達喝下去。
等他們都吃好早餐以后,時間差不多快六點了,這時候,馬歇爾接著把琳達抱到輪椅上,推著她到教堂附近的小路上去散步,久而久之,這種習慣被馬歇爾演化成了一種固定的規律,天天如此,雷打不動,慢慢地,馬歇爾和琳達漸漸成了教堂附近一道流動的風景,路上的行人都友善地跟他們打招呼。
在琳達高位截癱之后,有一位朋友曾經為馬歇爾介紹過一位對象,這個女人是位中學教員,非常賢淑,也非常善解人意,表示愿意和馬歇爾一起照顧琳達,即便這樣,馬歇爾還是一口否決了。
時光過得飛快,一轉眼整整四十年過去了,在這一年里,琳達在輪椅上于一個午后悄然離去,這時候,兒子早已成家搬了出去,70多平米的房子,只剩下了馬歇爾一個人。
盡管琳達已經不在了,但是,馬歇爾每天四點鐘起床、煲湯的習慣卻一直保留了下來。只不過每天六點,馬歇爾不再去教堂,而是到附近山腰的墓地陪琳達說上半個小時的話,順便幫琳達換上一束最鮮美的雛菊,那也是琳達生前最愛的。
又過了幾年,馬歇爾家附近的教堂拆遷了,多數人以為馬歇爾聽不到教堂的鐘聲不會再起得那么早了,其實,他們哪里知道,此時的馬歇爾早已在自己的心靈深處安置一只鬧鐘,每天凌晨四點,準時響起。
后來,馬歇爾的愛情故事被一家英國媒體報道了出來,很多年輕的情侶都涌往福尼亞這座小鎮,每天凌晨四點整,準時守候在馬歇爾的家門前,只為一睹馬歇爾這位“癡情先生”的廬山真面目。
多年以后,馬歇爾先生開始步履蹣跚了,這時候,不知道誰發起了這樣一則活動,他們認為:只要能攙扶馬歇爾先生走上一程,就能一生愛情美滿,家庭幸福。之后,整個小鎮發起了這樣一個活動,那就是在每年6月15日那天的凌晨四點整,小鎮上所有的家庭都會響起一陣長長的鬧鈴聲。因為,6月15日是馬歇爾的生日,在那天,所有小鎮上的夫妻,約定互相為彼此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馬歇爾先生享年109歲,他去世之前,讓自己的兒子在自己的墓志銘里寫下這樣一句話:“親愛的琳達,如果有可能的話,我一定愿意再為你早起89年!因為,沒有人可以替代你在我生命中的位置……”
? 更新于:
- 上一篇: 一塊地瓜展露的真情感人至深
- 下一篇: 一封情書,讓我收獲最美的愛情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