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950 字 閱讀時長:大約 2 分鐘 ?
文化大革命的責任歸誰
文化大革命已經過去五十多個年頭了,歷史告訴我們它確實是一場浩劫:它造成了我國的國民經濟大倒退;它造成了許多冤假錯案,不少人被迫害之死,許多人受到摧殘。這都是事實。
但文化大革命的責任都歸毛主席嗎?如果這樣以為,那筆者認為就不是實事求是的唯物主義歷史觀。
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事實勝于雄辯。毛主席在與斯諾的談過中說了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當時走資派在當權,他作為黨的主席連出版一本小冊子的權利都沒有,所以要發動文化大革命奪取走資派的權。于是從毛主席的《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開始,文化大革命在全國展開了……
那么毛主席說的,連出版一本小冊子的權利都沒有,當時情況確實是這樣嗎?筆者認為應該是的。因為當時那個年代作為平民百姓看到的都是劉少奇掛像,學習宣傳的都是劉少奇的《論共產黨員的修養》,尤其共產黨員人手一冊,而毛主席的書一般是看不到的。
所以事實是黨的領袖權威已經受到了挑戰或者架空,而領袖是人不是神,可想而知他會采取什么措施來恢復他的權威。我們再看彭德懷在中央廬山會議上公開發表萬言書,直接公開指責毛主席,也就是事實上損毀領袖的權威,那么結果我們也可想而知。
所以筆者認為雖然歷史證明劉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彭德懷的‘’萬言書‘’是對的,但他們采取公開損毀領袖的權威的方法是不妥的,從而結果與劉少奇,彭德懷設想的完全相反。
事實上我們看一下當今的社會,我們就會明白這個道理。假如一個單位的智者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而這個辦法正好與領導的想法相左,如果他先不個別與領導溝通,闡述理由,從而爭取領導的支持,而是公開拿出自己的好辦法,并且公開指責領導的錯辦法,那結果會是什么呢?那一定事與愿違,不會有好的結果。
所以從某種角度說,文化大革命的責任不應全歸毛主席;而由此我們應該永遠記住的教訓是:雖然我們反對個人崇拜,個人迷信,但我們絕不能損毀黨的領袖的權威,如果自己有好的方案,應與領袖溝通,以建議的方式進行,絕不應采取損毀領袖威望的方式進行;所以我們一定要一切行動聽指揮,所以我們一定要自覺維護黨的團結,所以我們一定要自覺維護領袖的權威;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重蹈文化大革命的覆轍,才不會內斗,從而在以習見平為首的黨中央的領導下,把我們的事業做得更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