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912 字 閱讀時長:大約 4 分鐘 ?
1970年的六一兒童節,劉若英出生于臺北。
一出生,她就頂著特殊的光環:她出生于軍人世家,是名門之后??伤耐陞s過得并不順遂,早在她兩歲時,父母便已離異,她曾被寄養在遠方親戚家,受到了不少冷眼和欺負。
后來,她被祖父母接回去撫養。
此時的劉若英終于過上了舒適和富足的生活。
從九歲起,祖母就開始培養她學鋼琴,從此,她邁出了音樂道路上的第一步。
高考失利之后,她在家人的安排下去美國讀聲樂和鋼琴演奏。
在國外,她需要自己燒水、做飯,可家里優渥的環境使她幾乎沒有什么生活能力,再加上陌生的環境語言不通,身邊甚至連個可以說話的人都沒有,這些都讓劉若英感覺不適和難受。
終于,她哭著打電話給祖父,希望從親人那里得到一絲安慰,可這位戎馬一生的老將軍卻嚴厲地告訴小孫女:“如果你大學沒有畢業,你死都要死在美國。”
掛斷電話的劉若英反復回想著爺爺的話,她沉下心想著,既然回不去,那便索性0安心的學吧。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她順利拿到了美國加州大學的古典音樂學士學位證書。
1991年,學成歸國的劉若英遇到了一個將在她此后的生命里扮演重要角色的人,這個人就是臺灣當時紅極一時的“音樂教父”——陳升。
開始的時候,她在陳升的新園工作室擔任助理,后來的日漸相處中,她慢慢愛上了眼前這個才華橫溢的男人??墒牵藭r的陳升早已有了妻兒,他有的只是對劉若英的賞識和憐愛。所以他能給予劉若英的就是對她事業上的支持和鼓勵,他為劉若英寫下了很多經典歌曲,如《風箏》、《為愛癡狂》。1995年,陳升向張艾嘉推薦劉若英出演《少女小漁》,為劉若英贏得1995年亞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從此,蟄伏多年的劉若英終于迎來了事業的騰飛階段。很快,她推出了第一張歌曲專輯《少女小漁的美麗哀愁》,從音樂制作助理變成了一個獨具人文氣質的“才女歌手”。
為了讓劉若英在事業上有更大的發展,1996年,陳升主動中止了和劉若英的合同,讓她去尋找更大的世界。
帶著傷感和不舍的劉若英離開了陳升的工作室,開始了與光良的合作。由于兩人的風格很接近,都是走清純路線,很快,唱片便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除唱歌之外,劉若英還開始了文學創作,2001年她出版了《一個人的KTV》,2004年又出版《下樓談戀愛》。
2002年,劉若英在小巨蛋開單身日志演唱會,她邀請陳升去。他拒絕了。但當演唱會開始,她唱起《為愛癡狂》時,陳升突然盛裝出現,她當場就傻在了臺上,根本唱不下去。這個男人,一生只穿過兩次西裝,一次是結婚,一次是她的演唱會。她走向他,問,“你能給一個擁抱嗎?” 遲疑過后,陳升只是拍了拍她的頭。那一刻,她全明白了,這輩子,他們只能是 “師徒”。
此后3年中,劉若英更在演藝圈大放異彩,在不同的影展獲得多次最佳女主角獎項。在劉若英演過的諸多戲里,似乎多多少少都能找到她自己的影子。
《粉紅女郎》里是為愛失去自尊的結婚狂,《少女小漁》里面則介于父女與情人之間的微妙關系,《似水年華》里的英小姐,原本與城市男友有婚約,卻在一次意外出游中愛上了古鎮男青年。她們都是因為缺乏愛而努力想抓住愛的女人。
在劉若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關系的涼薄或多或少都讓劉若英習慣了隔離自己的情感,或許是因為骨子里深深的不安全感,讓她只能對這個能給予她父愛般溫暖的男子情有獨鐘。所以我想,愛上陳升的劉若英多多少少都有些“戀父情結”。對于劉若英來說,他是老師,是父親,亦是愛人,也是因為他才成就了她。
2005年12月,劉若英和陳升同時應邀參加了《桃色蛋白質》節目。主持節目的侯佩岑問陳升:“ 你喜歡劉若英嗎?” 陳升說:“我當然喜歡她,否則我為什么為她做這么多事情。” 當時的劉若英淚眼朦朧地看向他,眼底是百轉千回的深情。那一刻時間仿佛又回到了多年以前,眼前的人還是當年那個輕笑著喚她“奶茶”的他。
“奶茶” 這個名字最初就來源于陳升,他說,劉若英就像一杯奶茶。她雖然不算標準的美女,沒有紅酒高貴,沒有咖啡精致,但卻自有一種溫潤香濃的芬芳。可那又怎樣? 當“奶茶”這個名字流傳于大街小巷的時候,那個取名字的人卻早已不在她身邊陪伴。
2011年8月8日,41歲的劉若英與北京富商鐘小江登記結婚。
2012年,陳升寫下《春風大酒店》,歌詞中寫道
“如果我依戀在春風里,就沒有了我自己,其實我早已經逝去,在秋風的懷里 ”。
2015年年初,劉若英產下一子。
時間一去多年,曾經的故事變成歌壇的傳說。
她曾經深情款款地唱著:很愛很愛你,不牽絆你飛向幸福的地方去。
但如今,她釋懷安然地唱:對的人終于來到,因為犯的錯夠多。
初識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所以后來,她拍了一部電影。
也許,她只是想告訴那個人,也告訴她自己:
在故事的最后,后來不是后來,我們不是我們,錯過了也就真的不在了。
? 更新于:
- 上一篇: 寫給:國家掃黑除惡的深思
- 下一篇: 創新躍動中國心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