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513 字 閱讀時長:大約 5 分鐘 ?
心靈雞湯,就是“充滿知識與感情的話語”,柔軟、溫暖,充滿正能量。心靈雞湯是一種安慰劑,可以怡情,作閱讀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時,療效直逼“打雞血”。這也是“心靈雞湯”風靡不衰的原因。大眾化口味,勵志化包裝,快餐式文本,無需動腦就可腦洞大開。當前快節奏的生活和無處不在的壓力,偶爾也需要這種激勵味十足的“語言藝術治療”。2014年4月網絡刮起一陣“反心靈雞湯”旋風。用來反諷內容陳詞濫調,過于功利或空乏,令人麻木的文章。
實際上這些雞湯文害人不淺,有時候也許錯誤的樂觀會讓你更失望,會讓你陷入深深的困境,而你自己還不知道。以我的朋友圈為例,喜歡傳播甚至制造心靈雞湯的人士,包括大律師、檢察官、工程師、教師、商人、白領和學生,從政治光譜上講,則勿論左派還是右派、保守還是激進、廟堂還是江湖。他們的面目與頭腦,原本千姿百態,甚至針鋒相對,然而,一旦傾倒于心靈雞湯的蠱惑之下。所有靈魂,卻是一樣的枯涸、虛弱,像一朵即將枯萎的花,等待甘霖的澆灌。
豈止他們呢。我的青春期,何嘗不是為心靈雞湯所統治;我們這代人所共同擁有的文化記憶,如余秋雨的散文、汪國真的詩歌、林清玄和劉墉的小品、瓊瑤和路遙的小說等,大抵都可納入心靈雞湯的版圖。即便是現下流行的國學,又何嘗和雞湯毫無關聯?自上世紀90年代提前開啟以來,中國便進入心靈雞湯澆注的盛世,置身于溫情的霧霾之中,沒有多少人可以幸免,區別僅僅在于,有些人吸食少許,有些人大快朵頤,有些人識別了其中的毒素,有些人則甘之若飴。
“心靈雞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杰克?坎菲爾德和馬克?漢森這二位世界級勵志大師聯袂制作的《心靈雞湯》系列叢書,1993年,第一本《心靈雞湯》在美國面市。不過,倘拋開名目,可知心靈雞湯早已在中國風靡一時,如1990年,心靈雞湯寫作的先驅汪國真已經成名;再往前追溯,明朝人洪應明撰《菜根譚》,則是古裝版的心靈雞湯,諸如“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與人者,與其易疏于終,不若難親于始;御事者,與其巧持于后,不若拙守于前”,與如今流行的格言有什么本質差異呢,稍加修飾,正可托于陳丹青、白巖松等名下,在朋友圈叱咤風云。
從起源和歷史上講,心靈雞湯并非貶義,無論《菜根譚》,還是美國佬的《心靈雞湯》叢書,所包含的修身與處世智慧,足夠世人受用終身。若視心靈雞湯為商品,它首先有其價值,其次有其需求,而且這是一種正當的供求關系,既無強迫,亦非欺詐。由此而言,飲心靈雞湯,并不丟人。
那么,為什么在今日中國,心靈雞湯一詞幾乎徹底淪為貶義,即便是其忠實受眾,有時都羞于承認自己熱愛心靈雞湯?與其同時,心靈雞湯依然擁有巨大市場,假如這是一種問題產品,病源何在?
心靈雞湯的淪落,原因不難尋見:雞湯的水平在下降,同時受眾的口味在上升。現在的心靈雞湯,鮮有上品,不是事實存在謬誤,就是邏輯難以自洽。譬如那則《鷹的重生》,話說鳥類世界,鷹的壽命最長,可以活到70歲,不過,并非任何一只鷹都能如此長壽,它必須在40歲那年,身體功能退化之際,完成一次蛻變,它要拔掉衰老的指甲和羽毛,還要換喙,這一重生過程,需要150天,熬過這150天,便可換來此后30年的鷹擊長空。這個故事何其勵志,卻與科學完全相悖,換喙拔毛,近乎天方夜譚。
還有一則著名的雞湯。富翁與漁夫(有時化作總裁與農夫)對話,從他如何發跡說起,結論是:成為億萬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樣到海濱度假,釣魚、曬太陽,享受生活。漁夫笑道:原來你奮斗這些年,只是為了達到我現在的生活狀態。其主旨,無外乎幸福如此簡單,他人孜孜以求的事物,你正坐擁于懷,自己卻渾然不覺,由此提醒世人,不要好高騖遠,而當把握眼前。事實上,這個故事極具迷惑性,它把富翁拉到了漁夫的狹隘處境,從而簡化了生活的可能,富翁享受生活,不止“到海濱度假、釣魚、曬太陽”一種,漁夫除此之外,卻別無選擇。把二者等同、混淆,不啻是一種嚴重的邏輯錯誤。
雞湯的療效,一在撫慰,二在激勵。然而所謂撫慰,未必是包扎傷口,而是誘導你去認同,傷口是一種存在,存在是一種合理。如富翁與漁夫的故事,便美化了漁夫的現實。再如于丹教育國人怎么應對霧霾,不是抗爭,而是逃避:“關上門窗,盡量不讓霧霾進到家里;打開空氣凈化器,盡量不讓霧霾進到肺里;如果這都沒用了,就只有憑自己的精神防護,不讓霧霾進到心里。”她固然承認了霧霾的危害,卻也證成了霧霾的合理。這樣的撫慰,形同麻醉,簡直是一種精神霧霾,甚至比霧霾還要可怕。
于丹這番話,可視為中國特色的心靈雞湯之代表。大多心靈雞湯,都是勸諭受眾回歸內心、反觀內心,在內心避難。反求諸己,一日三省吾身,并無問題,問題在于,反省與審視內心,立意在于克服、戰勝自己身上的種種幽暗意識,從而獨立于外在世界,而非沉溺其中,不可自拔,以至隔絕于外在世界。所謂“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誤人多矣,除非把心與世界打通,此言才能成立,否則,世界那么大,心卻那么小,只能承載一碗添加了罌粟殼的心靈雞湯。
心靈雞湯的最大毒害正在于此,它以撫慰之名,教人退避,教人忍耐,教人自欺,教人麻痹,在此陰影之下,其激勵作用幾可忽略不計。說起來,這是一種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精神勝利法:首先在于承認現實的合理性;其次,縱使現實不夠合理,受眾卻無力進取,他們已經為雞湯所沉醉,所催眠,在幻覺之中,內心從現實叛離,割據稱王,他們只要做心靈王國的主人,而不會在乎自己陷入了現實的重重奴役。這樣的心靈雞湯,堪稱犬儒之激素,維穩之良藥。
心靈雞湯的受眾心理,與其說空虛,不如說怯懦,與其說焦渴,不如說懶惰。對這些受眾而言,他們不僅缺乏必要的知識,更缺乏正視現實之慘淡、人性之幽暗的勇氣。有時,他們不是不能辨識雞湯所包含的毒素,而是不愿、不敢辨識,寧可飲鴆止渴,在溫柔的自戕之中,尋覓自慰的快感。所以說,這個雞湯時代的病源,其實不在知識,而在德行,不在健康、清明的理性之喪失,而在敢于運用理性的勇氣之喪失。
現社會上盛行所謂正能量心靈雞湯,這些心靈雞湯如罌粟花,看上去很美,實則是精神鴉片;它教人霧里看花到處是朦朧美,使人糊了眼、蒙了心,卻久而久之使人偏離對正常社會的認知。人要有獨立思維,不能被各種心靈雞湯誤導。
? 更新于:
- 上一篇: 創新躍動中國心
- 下一篇: 別讓差評埋葬了你的愛情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