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038 字 閱讀時長:大約 2 分鐘 ?
人生存于天地之間,活動于大千世界,總是需要朋友的。
朋友可多可少,可疏可近,只是不能沒有。
無法想象一個從未有過朋友之誼的人,會如何處理好與己、與人、與社會所存在的千絲萬縷的關系。
朋友是什么?有人這樣給它下定義:朋友──是在你身邊時你覺得充實,他走后你仍感到他存在的人;是你無論快樂還是憂傷的時候都忍不住要在深夜敲他"門"的人;是你忙碌時幾乎忽略了他的存在,夜深人靜時卻常使你牽掛的人。
是的,朋友是你幸福歲月的默默祝福,是你寂寞時光一聲溫柔的問候,是你苦難日子里強有力的支撐。
是的,朋友是一本可以隨意翻閱的大書,是一個靜候你傾訴的忠實的日記本。
朋友的心靈是一扇永遠不鎖的門,朋友的眼睛永遠流露著理解和關切。
朋友有很多種類型。每一種個性類型決定了你們友誼方式的不同──它既可以是一見如故型的,時過境遷便成為溫馨愜意的回憶;也可以是隨緣式的,只有幾次思想上的交流,留下來的是一團模糊但不能忘懷的印象;既可以是相互依賴型的,成為一生中某階段特定的知心伴侶;也可以是互為尊重互為給予的某種意境。但無論是哪一類朋友,真正擔當得起“朋友”二字的,都沒有高低貴賤的界定,不帶世俗的色彩,而是對生命的互補,對憂困的互助,對人生災難的共擔,對人生理想的共識,對未卜前途與命運的共同面對。
朋友如果失去了相互的支持與給予,也就失去了友誼存在的意義。一對極好的朋友,精神上相知,也必然在生活中互助。倘若哪一方自以為可以將朋友的友誼拿來炫耀或要挾,那他就不配得到、最終也必然會失去友誼。功利的朋友使人變得庸俗,虛榮的朋友使人變得猥瑣,盲目崇拜的朋友使人變得沒有頭腦,依賴于人的朋友使人變得枯萎,斤斤計較的朋友使人痛苦。
友誼雖沒有固定的格式,但它最好是若即若離的,雙方追求一種精神上的默契,而不在乎形式上的親疏或依存。它最好是沒有應酬的,相聚相離隨緣,給雙方更多的期許與神秘。它最好是沒有依賴和負擔的,雙方有獨立的勇氣、心境和空間。正如三毛所說的:“偶爾清談一次,沒有要求,沒有利害,沒有得失,沒有是非口舌,相聚只為隨緣,如同柳絮春風,偶爾漫天飛舞,偶爾寒日飄零。”這才是友誼最美的意境。
友誼的基石是真誠。它是用純潔、信任、互助等材料壘砌成的大廈。許多人彼此交往多年,但往往頃刻間土崩瓦解,那顆炸彈就是虛偽和欺騙。在我們周圍,有的人彼此認識了一輩子,卻仍然是熟悉的陌生人;有的人平生僅見過一次面,卻已是終生不渝的朋友。沒有真誠與愛的付出,朋友便永遠只是一個令人渴望的代名詞。而只要有真誠,友誼終是可以永存的!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