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939 字 閱讀時長:大約 2 分鐘 ?
鮮有人生活在這樣一個和諧的社會里,一座明珠似的小島,物質富足,生活充裕。以至于首領的頭像只能作為摸魚比賽的獎章。13世紀良善的智者,實踐的能人拉佐爾試圖用貝殼使眾人身份有所區分,卻被群眾以擾亂社會安定之名驅逐出境。自那至今島上沒有一人因保護自己的財產而死于非命。而這美好的一切即將終結在據此200海里的沉船事故中。
李米依抓著生命中唯一的稻草—一根大拇指粗的取衣桿,品嘗了大海的咸味兒后。被兩個諾嶺蘭島的土著發現在島岸的大青石邊。一位土著取下夾著李米依鼻孔的螃蟹,以便將他從昏迷中喚醒。
“你自由嗎?”李米依在接受另一位皮膚黝黑的土著親吻后問道。
兩個土著搖了搖頭并相互望了望,李米依知道了他們的意思。
“他們根本不懂自由。”李米依自言自語道。
顯然,這一情景讓李米依有些困惑。甚至比在船上情景更讓他暈頭轉向。當時,他向幾個水手宣揚自由,以改革船內階級制度。致使水手全部罷工,睡到中午12點才肯起床。以至輪船撞上暗礁。當然李米依也不是無事生非,原因是在一次節日慶祝中他看到船長及其他管理人員吃火龍果和香蕉,而水手們只能吃一些蘋果、西紅柿。為了使自己的改革抱負得以實現,他決定先了解當地的生活情況:
①每日九點起床,洗臉、打掃屋子,排便;
②做早飯---一些野果,土豆必備。主食:面;
③采摘野菜、野果,打獵,將打來的獵物多分一些給發現獵物和最終“殺敵”的人。
④吃午飯,不太講究,多為蘋果、馬鈴薯;
⑤下午,多休閑娛樂---曬日光浴,為同類瘙癢或摘取頭發上的虱子。
注:以上事件均有壓迫行為產生,除了嚴格的性別區分外,另有資源分配的不平等。
毫無疑問,李米依作為自由的激進主義者,絕不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自由的種子。
“丈夫也可以掃地!”李米依對薩瑪勒弗夫人說。
“女人也可以打獵,男人也可以縫補衣服!”李米依站在山崗上揮動手臂,情緒激動。
“你們要創造,要個性!”毫無疑問,李米依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有些過于資本主義。
當改革成功實施后,李米依成了當地的名人,他心里自然十分得意。但好景不長,因為他發現沒有一家人再愿意供他享用一次早餐。甚至連睡覺的地方,只能是當地居民的爭議領土。好幾次在睡夢中,他被人打破鼻子。
李米依終于醒悟過來,但更令他難過的是。他跑到海邊,卻尋不到一艘船只供他逃離。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