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772 字 閱讀時長:大約 4 分鐘 ?
雅琴的書屋已連續虧損很多年了!再這樣下去,真不知她還能堅持多久?為了這個心愛的小書屋,雅琴早已身心疲憊、無所適從!
高中畢業后,雅琴只差三分沒能考取大學,帶著那些破碎的夢和極度傷感的心,她暗自告別了落后的山寨來到這里開了這間小書屋。誰知,一開竟是二十三年。
她的書屋很偏僻,既不在鬧市區,也不在住宅區,而在一個小巷里,巷子很深、很窄、又矮又破,那里住的全是些窮人,盡管地處城鄉結合部,可它卻是被城市和鄉村都遺忘的角落。
小巷的盡頭,有一所民工子弟學校——一所規模很大的民工子弟學校,有三千多名師生。這里的學生沒有一位是城里的孩子,老師也是低薪從各地招聘的,還有十幾位來自大城市和高校的志愿者,學校的設備陳舊老化,多數是其他單位的淘汰品和贈送品。雅琴和他們很熟,生意也主要依靠這些窮孩子來維持,書屋的生意本來就很不好,這些農村來的孩子,別的能力比不上城里的同齡人,可砍價的水平純屬一流,每本書都被他們砍得幾乎毫無利潤可言;這還不算,他們中的極小部分卻不怎么守信用,借書時說好今天還的,幾個月都找不到他們的蹤影;最讓雅琴煩惱的是個別孩子還經常偷書,他們偷書很特別,從來不偷小說、詩歌之類的休閑書,而是專偷價格不菲的教科輔導書,甚至還偷昂貴的詞典。有時候,連老師也幫著學生偷,去年年底,就有位高三的女物理老師,竟合伙學生偷了十九套高考模擬試卷,雅琴氣憤地和老師理論,年輕的女志愿者老師卻當眾多學生的面邊哭邊和雅琴說好話,哭得淚如雨下;哭得雅琴搓手頓腳;哭得雅琴反過來一遍遍安撫她;哭得雅琴只好讓她寫欠條。其實,雅琴心里知道,寫欠條,只是給老師和自己一個臺階。她家抽屜里有上百張這樣的“廢紙”,可真正能兌現的又有幾張呢?
不過,雅琴也有高興、感動和陶醉的時候,年初時,遇到老天連降暴雨,她的小書屋處于風雨飄搖之中,正當她和丈夫一籌莫展、欲哭無淚的時候,不知從哪兒一下子冒出來十多位家長和三位老師,還有學校的副校長及街道主任,事先也沒跟雅琴說,他們自發買了瓦片、磚頭和塑料布,冒著細雨干了一整天,幫雅琴把書屋修好,連飯也沒吃,更沒一人提工錢的事,那份熱情,委實讓雅琴感動許久。望著這些憨厚、純樸的家長,她的心一直在震撼中掙扎著,正因為這次修房,雅琴才一次次告戒自己:再困難,也要咬牙挺下去。其實,最讓雅琴驕傲的莫過于那些學生的賀卡,每到逢年過節時,雅琴一定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雪花似的賀卡,有在校的學生、有在校的老師、有學生的家長、更有無數曾經在這里借過書如今已步入社會的成功人士。一次,她在自己的生日前還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特快專遞,一打開,原來是位在這里偷過書的學生,如今,這位“偷書賊”已成為美國著名的化學教授,教授告訴她:他在高二時偷過她的三本書,正是這三本書助他考上了重點大學,今天他特意在她的生日前郵來了三千倍的補償、歉意和內心深深的感激。還有一位曾在她的書屋里偷過書的窮孩子,現今已是副市長,這位市長親自開車來還錢致謝,市長不僅含淚在她的面前深深地鞠了個標準的九十度的躬,還把一塊印有“榮譽市民”的銅牌親自頒給了她,臨走時又留下了幾千本書,說是要留給像他這樣沒錢買書又富有自尊的窮孩子去偷,市長再三告訴雅琴:其實,他們都不是偷,是“暫借”。雅琴讀著這些賀卡、望著市長的銅牌、想著市長的臨別留言,滿足感和成就感驀然而生。
盡管如此,雅琴依然不止一次想關掉書屋,或者把它轉租給別人。為了這個風雨飄搖中的書屋,為了內心的那份承諾和沒有實現的夢,她和丈夫的收入全部貼進去都不夠,還欠了上萬元的債務,就差和丈夫清晨去菜場揀白菜幫子了。可是……可是,她擔憂學校的孩子,她不敢想象!真的有那么一天,如果這些老師和孩子晚上和周末沒有書屋可來,對他們該是多么沉重的打擊和傷害!更多的時候,雅琴似乎覺得自己的書屋在這里是最響亮的一塊品牌,她不敢把自己當作毀掉這塊品牌的“罪人”。盡管他們不還書、甚至有時還偷書,可雅琴卻絲毫沒有看見他們的陰暗面,相反,她發現有學生偷書時,卻緊張得不敢上前去制止他們,而是背過臉假裝沒看見,或者干脆跑到屋外,她的心里反而在替孩子“砰、砰”直跳,好像做賊的是自己,而不是那些孩子。雅琴多次把這種復雜的心理和丈夫說過,丈夫幽默地取其名曰“更年期婦女關心兒童綜合癥”。
為了書屋,為了自己那曾經破碎的夢,為了她心中尚存的希望……雅琴真的不知道何去何從。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