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587 字 閱讀時長:大約 5 分鐘 ?
這里是一塊美麗、神奇的土地。
這里更是一塊色彩繽紛的土地。
從遠古到新時代的樂安,從初始的鄉村到今天的新城新貌,可謂是歷史厚重,滄桑巨變。
樂安歷史悠久。春秋時屬吳,南宋紹興十九年(公元1149年)設立縣制,轄天授、樂安、忠義、云蓋四鄉,并以一鄉名而得縣名,建縣后屬撫州,建國后屬撫州地區管轄。樂安這塊土地的歷史是一步一步地走出來的,是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一筆一筆勾勒出來的。
樂安文化底蘊深厚。距縣城30公里的西南部有一個“千古第一村”——流坑村。流坑村座落于山區的一塊盆地之間,抱水環山、沃土桑田,猶如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據史記載,唐代之前,此地還是一塊野獸出沒,人跡罕至的蠻荒之地,武則天延載元年(694年)曾有道士來此修練,終成正果,騰云而去。因而,流坑曾被仙道的紫氣環蓋數日方散,故而得名“云蓋鄉”,后更名為“流坑”。流坑古村,有著歷史上昌盛的科舉文化、別具一格的村落布局、精美絕倫的建筑裝飾、積厚流文的宗族遺存、古樸純美的民俗風情和絢麗多彩的鄉土文化。據史記載:自宋至清,流坑村興建書院28所,中狀元2名(文武各一)、中進士44名、賜進士20名、中舉者多達200余人,董氏一族幾無文盲。全村七條東西走向的巷道,與村西邊龍湖旁一條南北走向的豎巷相聯,形成七橫一豎的梳子形狀,狀若棋盤。古村中現存各類建筑遺址260處,其中明代19處,重要文物321件,包括狀元樓、翰林樓、“理學名家”宅、文館等不少紀念性文化建筑,數目眾多的匾額楹聯和家藏文物。流坑世人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不僅創造了詩書、繪畫、雕刻、建筑等許多極為精美的主流文化,而且還創造了儺文化、酒文化、飲食文化及寺廟燈會、龍舟競渡、舞龍、紙扎、賽詩、武術、輕樂吹奏等諸多極為豐富的民俗文化??梢哉f,流坑是一座風貌古樸、遺存厚重、個性鮮明的大村落,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而在距縣城18公里處的石橋寺更是充滿了神奇的傳說和特異的古跡,石橋景色奇麗,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雄偉高大,氣勢不凡,遠看似臥龍騰空而起,宋朝宰相文天祥在此苦讀過,著名理學家和教育家朱熹也曾到此一游并留下了不朽的詩篇。此外,龍泉寺、萬龍寺、覺華寺及大華山道觀等古寺觀彰顯了樂安歷史上宗教的鼎盛;公溪古城、縣城墻、神運城等名遺址和西山書院、敖溪書院等不僅能讓人生發出許多思古幽情。
樂安山水鐘靈毓秀,風景奇麗。距樂安20公里的東南部,有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道教圣地——大華山。海拔高1140米,發脈于湖南衡岳山脈。據《天下名山志》載,早在東漢初,浮邱和王、郭“三仙”就在這里修道煉丹,名震朝野。香爐峰、浮邱峰、著棋峰素稱“江南絕頂三峰”,三峰氣勢磅礴,風景奇秀,冠絕江南。此外,還有浮邱觀、九皇殿、觀音送子亭等亭檀軒閣50余處,神像50多尊,各有奇聞傳說,是樂安縣一處重要人文景觀,也是個避暑的極佳之地!在距“千古第一村”流坑5公里處的水南村頭,有“江南第一古樟林”之美稱的十里香樟。古樟林緊傍烏江水,綿延數十里,有古樟林3000余株,其中不少是成百上千年的古樟,這些古樟枝葉蔥蔥蘢蘢、蔭翳蔽日,即使七月也不流火。逗留于此,能使你慢慢地、盡情地感嘆那些生命的綠。而林間的陣陣樟腦芳香更似那仙人丹藥,沁人心脾,讓人心曠神怡。而位于縣城南部62公里處金竹畬族鄉嚇通村的瀑布,山勢雄峻、古木參天、山泉甘冽,自然形成形態各異、總落差近400米的大小瀑布26處,落差最大的有96米,瀑流猶如七仙女手中的一練雪白綢帶,揮灑抖動,飛揚激蕩,尤其是狗腦瀑、點光潭、雙龍瀑氣勢磅礴,頗具特色,靠近她,她將帶走那塵世的喧囂與煩躁,感受那一份激動與向往。除此之外,樂安還有“四面名山環抱似眾星拱北,一峰群嶺聳秀如萬壑朝宗”的大龍山,有動植物資源豐富、風光奇麗的老虎腦自然保護區等綠色景點十余處,這些景不僅致裝點了這片土地,而且記錄了這里的歷史變遷,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古樸的樂安人民,也演繹了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樂安是一塊風水寶地。當你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你一定會為這塊土地的神奇而贊嘆不已。在這里,你可以品味文化積淀的厚重;可以徜徉在天然的氧吧,盡情地呼吸;你可以漾游在清澈的河水里,全身心地享受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
如果說,這一切都是上蒼恩賜給樂安的天時和地利,那么,這里英雄的人民也不得不讓你敬仰。
在這里,有波瀾壯闊的大革命運動,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硝煙彌漫的反“圍剿”戰爭,同仇敵愾的抗日運動,還有機智勇敢的地下斗爭。如1927年11月,樂安池頭農民協會至坪背進行武裝暴動;1929年2月,由黨代表毛澤東、軍長朱德率領紅四軍在招攜發動了群眾打土豪;同年9月,由樂安革命先烈張英率領國民黨樂安靖衛大隊在招攜附近的南嶺舉行起義;1931年8月,在樂安人民的幫助下,紅十二軍在樂安誘敵成攻,對粉碎敵人第三次圍剿起著重要的作用;1933年2月,在第四次反“圍剿”中,朱德總司令親自指揮的紅一方面軍發動了著名的“登仙橋伏擊戰”,殲敵52師,起得了反圍剿的大勝利等。毛澤樂、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樂安留下了光輝的足跡。易道明、張英、張方說、唐友順等3600多名樂安革命英烈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曲曲蕩氣回腸的革命壯歌。
樂安這塊土地是古老而神奇的,樂安的歷史是厚重而悠久的,樂安的人民是勤勞而勇敢的。樂安的過去叫人敬仰,而樂安的今天卻更是讓世人矚目。
趕超發展戰略給樂安帶來新的生機,也給古老神奇的樂安注入了新的活力。撫吉高速、昌寧高速、撫八線、豐洛線、戴新線,即將動工新建的吉武鐵路及各鄉鎮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已構建成了樂安經濟騰飛的生命線;金黃的烤煙、碧綠的桑海、滿山的油茶、圓圓的蘑菇鋪就了樂安農民致富的道路;從荒山坡上打造出了的前坪工業園區,利用荒山坡地新建設的厚發工業區、利用原261隊資源打造出了公溪工業區,形成了“一園三區”的新格局,60多家企業入園生產夯實了樂安發展基礎;四九廣場、水上樂園、濕地公園、森林公園、一河兩岸工程
等城區項目鑄就了樂安嶄新的形象,彰顯了城市的魅力。當我們在留連于樂安古老而神奇的文化時,樂安正書寫著趕超發展的新步伐。
如今的樂安,正致力于更大規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如今的樂安,正致力于建設煙波浩淼、草木蔥蘢、“天人合一”的生態家園!
如今的樂安,正以嶄新的姿態,昂首闊步邁向新的里程碑!
? 更新于:
- 上一篇: 烏鎮,尋你在水韻江南
- 下一篇: 鄉間找拍趣遇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