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420 字 閱讀時長:大約 5 分鐘 ?
你的小囡兒長得俊俏,動作機敏,確實惹人喜愛,你那樣疼愛她也是人之常情。我換了個角度來看就覺得你的做法有些不妥,前次當面給你指出來,你笑而不答,小囡兒卻怒目圓睜。昨天看到你抱著小囡兒有說有笑,親熱的樣子,又想起你兒子倍受冷落。為了不再讓人討厭,只好把來到嘴邊的話又咽到肚子里,笑了笑走開。嘴里說出的話就如同一陣風吹過,今天就在白紙上落下黑字,讓你可以好好地思考一番,真正明白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含義。
你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這是人生中最完美的一件事。我始終覺得你對待兩個孩子的許多做法讓人難于接受。兒子小的時候,由于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缺少玩具,零食也是時有時無,還經常背著到田地里干活。風吹日曬不必說,有時還會遭雨淋。忙起來,連兒子餓得哇哇大哭,也只能用開水泡飯來打發。對小囡兒就不同了,玩具應有盡有,每天三塊錢的零食還吃不到晚。連在家里做事都舍不得背,把事情擺著不做也要抱著小囡兒玩。她愛湊熱鬧,就經常抱著往外跑。一直在家里領到四歲才下田地干活。我親眼看見你喂小囡兒吃飯,端著一碗特意準備好的飯跟在后面轉,走大路,鉆小巷,轉到學校就繞著操場跑,追幾步喂一口,把吃飯當成了母女之間的游戲,一個多小時才完成喂飯的任務。這種天壤之別讓兒子無法接受。
先不說物質享受方面的差異,就說情感方面的待遇也是不公平的。你曾經告訴我,兒子有一次發牢騷,稱自己是抱養兒子,只有小妹才是親生的。我覺得他說得一點兒也不錯。兒子上小學的時候,你背著小囡兒參加家長座談會,只顧哄小囡兒、講閑話,老師講話一點兒也聽不進去,害得兒子挨生氣的老師批評。兒子氣得回家直哭,還被爸爸罵沒出息,你也埋怨兒子不懂事,初中、高中的時候,竟然有幾次都不去參加家長座談會,連老師都說你們心里只有小囡兒。已經懂事的兒子會咋個想呢?他的心理會平靜嗎?那幾年,你對兒子講得最多的話就是讀完高中就回家種田,上大學太費錢,大學生也找不到工作,還是回家修地球,有田有地就不愁過日子。有這種想法的人的確很多,兒子是個活生生的人,對自己的前途會作打算。高中生的大腦已經不再簡單,他會把你的所作所為看在眼里,記在心頭。他同樣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愛。學習壓力那么大,精神負擔那么重,你們連話都不肯陪他說說,注意力全部在小囡兒身上。怪不得一個六年級的學生跟我講,每天都揪著父母吵,就是不準生二胎,擔心生了小弟或小妹搶占了這么多年獨享的愛。現在臨近高考,你們也沒有給兒子一些鼓勵和安慰,我只好替你們盡父母之責。我們談了兩個多鐘頭,他毫無顧忌地把心中的煩惱和困惑講出來。他總認為是自己笨,連父母都看不起,老師和同學當然會對自己另眼相看。說這句話的時候,眼里充滿了憂傷。是啊,這種精神上的虐待實在令人難受。
你在五姊妹中排行老大,肯定也經歷過被父母遺忘的遭遇吧?好像上高中的時候還跟我們講過。你的父母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只有弟弟才是他們的心肝寶貝。吃的、穿的都由他一個人挑,你們四姊妹只能眼巴巴地望著。你們就把積壓在心中的怨氣發泄在小弟身上。趁父母不在家,你們讓小弟跪在地上,打來一碗水讓他頂在頭上。他身子一動,碗掉在地上打碎了,你又讓三個小妹妹找來樹枝每人輪流抽打十下,直到他連連求饒,答應不再告嘴才放起來。小弟的膝蓋跪得發紅,晚上還是告訴了父母,你們都嘗到了皮肉之苦。怎么就好了傷疤忘了痛呢?我有時候甚至在想,你是在報復父母,他們重男輕女,你就重女輕男。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對呀,當初你媽媽那樣做,讓你傷透了心,你現在這樣做,難受的是兒子,而不是你的父母。要是這樣解釋不合理,那就是你糊涂了。你不該讓手心和手背得不到同樣的待遇呀!難道真像一部電視劇里的人所說的那樣,手心是拿東西的、抓錢的,手背是當風沙、遮太陽、抹眼淚的。父母對兒女的不公平所造成的傷害我也體驗過。我是四姊妹中的老大,父母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給孩子愛撫,姊妹之間為了吃穿,為了玩耍,也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經常發生爭吵,甚至是打斗。每次爭吵,挨罵的總是我,而且第一句話就是:"你是老大,要讓著他們!"我聽慣了這句話,也不懷疑這句話是否正確,就形成了與世無爭的性格。無論做什么事情,只會默默地賣力,從來不會表現自己。我經常說,自己就是一張桌面,供給那些能說會道的人擦。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我是領導手中的一張王牌,有重要任務可以甩出去,有好處就遺忘在角落里。難道你也希望自己的兒子養成這樣的性格,走向社會處處吃虧嗎?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中,只有敢于去爭、去搶的人才能被認可,才能站穩腳跟。
我還了解到,你的兩個娃娃之間相處得也不融洽。他們也會經歷不少困難,姊妹兩個關系密切,就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我經常對一些獨子說,要跟親戚朋友處好關系,遇到困難才有人伸出援助的手。你有兩個孩子是最理想的,可是,大的見不慣小的,小的也不尊重大的,根本看不出是手足之情,倒像是兩個毫不相干的人。你認為是年齡差異造成的,我倒覺得這只是表面原因,年齡懸殊十歲的確可以算兩代人。我見過兩代人的姊妹之間照樣洋溢著濃濃的親情,老大到哪里都要帶著老幺,不知內情的人還以為是在領自己的孩子。你的兩個孩子不能互敬互愛主要是父母造成的。你在小囡兒面前說兒子的缺點,小囡兒而就不喜歡哥哥,也不尊重他。你這樣偏心,兒子就把一肚子的怨氣發泄到小妹上。你們拼命地抬舉小囡兒,哥哥偏不買賬,甚至還在心里討厭她,認為是她搶走了本該屬于自己的父愛和母愛。趁父母不在的時候罵她,甚至是打幾下,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你的小囡兒已經被寵壞了,她那樣刁蠻任性,是無法與人相處的,更談不上合作了。孩子是越大越難管教,今后恐怕是連后悔藥也買不到。你還是對自己的做法三思吧!你肯定會說,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這是有古話為證的。你不要抱著老黃歷不放,做些糊涂事。兒子處在一個關鍵的時期,趕快在感情上給他點補償吧!他壓抑的心情,只有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得到釋放。抓緊時間吧,以后的機會就更少了,等將來兒子提起來,你會后悔得說不出話來的。
? 更新于:
- 上一篇: 博愛的牽手:人格魅力是教師的第二生命線
- 下一篇: 另尋滄海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