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849 字 閱讀時長:大約 2 分鐘 ?
生命如河流,意外而甜美。那些潺潺流動的歲月,青春的羅盤移向太陽的輝煌,恍若彼岸流蘇在光影中綻放。紅塵紫陌,我穿過葳蕤的峽谷,澎湃激流的河灘,高深莫測的叢林,前方有未知的路途在等待。
回憶如苦咖啡,生澀而綿長。縱使加了奶精或糖,卻有微苦的醇厚,在舌尖,在心底,揮之不去。
回憶中,有小巷中的悠閑漫步,臨街陽臺上的絮語呢喃,黑白的城市森林中青翠的心情。如今,雖在行色匆匆中和那份輕松恬然漸行漸遠,卻有彌足溫暖的回憶,始終讓我不至于迷失方向。
回憶中的友情,同樣令人欣慰。少時不善交際,抑郁孤獨,便時常感到天空滿溢陰霾,陽光竟無插縫之地。于是在本該無憂的年華,卻不由自主地感到憂傷。正因為如此,我才得以擺脫那些詩意的清高,坐擁值得一輩子去珍惜的友情。
曾幾何時,面對詩意之境,卻依舊內心空空:瀟雨落,湘雨落,碧梧桐葉垂花陌,云影同落寞。
反觀當下,縱有滿腹涌動卻無所施展的才情,惟有慨嘆:楚水闊,淮水闊,玉葉樽前聚微墨,無言憑欄臥。
文化如竹葉青,秀色奪人,更兼清氣滿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在經歷了咖啡般的回憶之后,最有效的解脫劑。從初涉,到淺嘗,終至深究;從愉悅心情,到叩擊心弦,終至磨礪心智。
幼年時,最愛孟浩然的“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更有對望江樓畔的眷戀,茂林修竹,碧色清逸,翠影搖曳,讓我的探尋之旅,神奇地循著一條翠竹之路,延伸開來。彼時被父母逼著讀詩,頗覺文化如竹,高潔正直,凜然不可侵犯,正如那些泛黃線本中的滄桑詩詞,箬葉竹尖,毛刺傷人。卻不知,這恰為我今后的文學之路,鋪下了最初的路基。
長大后開始文學創作,“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的臘梅帶給我純情的認知;“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后春”的春梅則讓我領略到一馬當先的氣概。文化如梅,用它的幽香,沁透我易感的內心。
夢想如酒,純正、甘洌,而又醉人無比。夢想,可以讓我們產生奮發向上的動力。懂得為自己尋一個夢想,也算人生一大快事。縱使前方有千難萬險,懷揣理想與希望上路,也會無所畏懼。
回憶承載的是絢爛的晚霞和閃亮的星光。
夢想承載的是地平線上噴薄而出的黎明。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