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4843 字 閱讀時長:大約 10 分鐘 ?
一、
麥苗兒是女兒的小學同學,大名叫陳小麥。
第一次見到她時,便覺得她與眾不同。她的皮膚比一般小孩都黑,眼窩深陷,不像是我們本地的小孩,倒和廣東廣西的人相像。
她皮膚雖黑,但是牙齒很白,一雙大眼睛怯生生的,我見猶憐。
因為每天都要在學校門口等著接孩子放學,時間一長,大家彼此都熟悉起來,于是家長里短的一聊,每個孩子的家庭情況就略知一二。
因為小麥的與眾不同,大家的好奇心就格外強烈。于是大家便變著花樣去打聽,不久,小麥的身世就幾乎家喻戶曉了。
原來小麥的父母果然是地地道道的廣西人,父親叫小剛,是個孤兒,母親叫阿芬,是家中獨女。小剛五六歲的時候,流浪到了阿芬的村莊,被阿芬的父母收養了。小剛在和阿芬的朝夕相處中,他的勤勞善良,深深打動了一顆少女柔軟的心,兩位老人也很是喜歡,于是長大后的他們順理成章地結了婚。
誰知道他倆結婚不久,兩位老人便相繼離世,讓他們很是痛苦傷心了好久。
好在小麥的出生,給兩人帶來新的希望和快樂。小麥兩歲以前,生活是幸福甜美的。小剛長年在建筑工地打工,阿芬帶著小麥在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種田養豬,小日子倒也過得有滋有味的。
每年春節回家,小剛會帶回大包小包的禮物給她娘倆,吃的穿的玩的,應有盡有。
小剛也會用胡子拉碴的嘴,親得小麥嘰嘰咕咕地笑個不停。媽媽阿芬則含笑看著父女倆人,眼里溫柔無限。
噩夢在小麥兩歲零一個月時突然降臨,她的爸爸在一次施工時,不慎從二十一層的高樓上跌了下來,當場身亡。
噩耗傳來,阿芬抱著小麥哭得死去活來,母女倆沉浸在無邊的悲傷和痛苦中。
可氣的是那個無良的老板,竟然攜款逃跑了,阿芬求告無門,急得抱著小麥投河自盡。幸好被路過的工友陳青山救了起來,陳青山既恨老板的無良,又同情她們母女的遭遇。于是他回去和一幫工友商議,大家一起去勞動仲裁委員會為小麥母女請愿,人多力量大,終于幫她們母女討回了二十萬元的賠償金。
二、
阿芬捧著丈夫小剛用生命換來的二十萬撫恤金,忍不住抱著他的骨灰盒嚎淘大哭起來,悲傷如排山倒海般傾瀉而下,霎時將她淹沒。她歇斯底里地哭著喊著,絮絮叨叨地數落著,突然眼前一黑,“撲通”一聲栽倒在地上,昏了過去。
陳青山和一眾工友手忙腳亂地把她送到附近的醫院,經醫生搶救后很快蘇醒過來,只是她的眼睛因悲傷過度和頻繁哭泣,造成眼睛黃斑出血引起了失明,需要住院治療,阿芬聞言一下子懵了,她徒勞地仰天長嘆:“老天爺啊,你為什么要這樣對待我?我到底做錯了什么,你要這樣懲罰我?”
陳青山慌忙安慰她說:“你別激動,醫生說這是暫時性失明,只要你配合治療,很快就會復明的。你放心,我們大家會一起幫你的,直到你康復出院。”
阿芬聽著這樸實而真摯的安慰,一顆千瘡百孔的心有了那么一絲絲的悸動。
接下來,在阿芬住院治療的那一個月里,陳青山成了她的全程陪護,給她穿衣,喂她吃飯,幫她洗臉,為她泡腳,細致入微而體貼。連小麥也被他細心照顧得像小尾巴一樣跟前跟后地圍著他轉,一分鐘不見,就滿世界找,嘴里嘀咕著:“陳叔叔呢?陳叔叔呢?”他們雖是萍水相逢,但是在患難與共的日子里,卻親如家人。
阿芬被這個憨厚老實的人一點一點感動著,也一點一點被溫暖著。雖然新寡的她不允許自己心猿意馬,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在醫生的精心治療和陳青山的細心呵護下,阿芬一個月后康復出院,重獲光明的她,覺得人生也充滿了希望。
陳青山陪她們母女千里奔喪,將小剛葬在了兩位老人身旁,讓他們在天堂團聚,繼續他們未了的情緣。
由于臨近年關,陳青山幫助她們料理好小剛的后事之后,便打算辭別她娘倆,準備啟程回家陪自己的老媽過年。
阿芬望著空蕩蕩的家,摟著不諳世事的小麥忍不住潸然淚下。
陳青山看著楚楚可憐的母女倆人,心里也是愁緒萬千。
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雖有千言萬語卻也無語。
最后,陳青山下定決心地說:“阿芬,如果你不嫌棄我,信任我,就跟我一起回我的老家過年吧?如果你愿意和我生活一輩子更好,不愿意過完年我就送你們母女回家。”
阿芬紅著臉點點頭,她知道有些選擇也許是錯的,但是不選擇也許就錯過了。
三、
陳媽媽看著兒子帶回家的阿芬母女倆,心里不禁五味雜陳。
盡管自己的兒子長得不差,心眼好,人也勤快。可是一個窮字,卻讓兒子的婚事一波三折。她托了好多媒婆為兒子提親,可人家第一句話就是要蓋新房子。
前年兒子用幾年辛苦打拼賺的錢,好不容易將老房子推倒重建,蓋成了現在寬敞明亮的兩層小樓,本以為這下可以招來姑娘們的青睞,卻不料又遭遇鎮上大開發,人們一窩蜂地都跑鎮上去買地皮建房,姑娘們的眼睛也都朝鎮上看齊,母子倆的愿望再次落空。
這阿芬雖然還帶著一個“拖油瓶”,好在是個女孩,長大后正好多一門親戚。若是將來阿芬有命給兒子添個一男半女,那陳家也就后繼有人了。這樣想著,她又偷偷樂了。
盡管兒子申明她娘倆是曾經工友的妻女,只是來這過年湊個熱鬧的,陳媽媽卻不信,她在肚子里嘀咕著:“這快煮熟的鴨子難道還讓她飛了不成?”
當然,她臉上依舊不動聲色,暗地里卻攢足了勁兒,準備撮成這樁婚事。
她每天變著花樣做著可口的飯菜,雖然南北口味迵異,但是這地地道道的豫南風味,依然很快便俘虜了阿芬母女的腸胃,特別是土罐燉肉,那特有的芳香,那入口即化的綿軟,簡直讓母女倆百吃不厭。
阿芬怕冷,她便叫兒子買回大量的木炭,二十四小時家里溫暖如春,阿芬愛洗熱水澡,她便叫兒子在衛生間裝上全村第一臺熱水器。
對小麥,她也是關愛有加,玩具、小人書,好吃好喝的,只要小麥在街上看中的,她二話不說就掏錢買了。小麥愛喝用米湯油、紅糖沖的雞蛋湯,她每天早上雷打不動地都給她沖一小碗,眼見孩子一天天結實起來,她的心也暖洋洋的。小麥雖小,心里卻是知道誰待她最親,小小的她時常扭股糖似粘在她和陳青山的身上,摟著他們親個不停。
這一切,阿芬看在眼里,記在心里,陳青山母子的殷情呵護,給了她家的溫暖和親人般的關懷,讓她冰冷的心漸漸有了溫度。
過完年,阿芬閉口不提回家之事,陳青山也樂得不問,一如往常地對她們噓寒問暖,殷勤周到。
正月十五元宵節,陳青山扛著小麥去鎮上看玩龍燈的,街上人山人海,陳青山怕阿芬走丟了,便一手扶著小麥,一手拉著阿芬在人群中穿梭,尋找最佳位置看熱鬧。許多熟悉的人打趣道:“陳青山,你這一家子也來看熱鬧了?”阿芬羞紅了臉,陳青山也扭捏起來。
小麥則興奮地手舞足蹈,慌得陳青山只好松了阿芬的手,雙手扶著小麥,旁邊的人看著他們笑著說:“小姑娘,你爸爸真愛你!”小麥愣了愣,突然低下頭沖陳青山喊了聲:“爸爸!”陳青山一怔,一股熱浪直沖眼眶,他將小麥從肩上抱下來,緊緊摟在懷里。
四、
清明節,陳青山扶送阿芬母女倆返回廣西,給阿芬的父母及小剛上墳添土。
阿芬淚眼滂沱地跪在父母的墳前,細聲嘮叨著:“爸、媽,我以后不能常來看你們了,希望你們原諒女兒的不孝。陳青山是個好人,你們若泉下有知,就祝福我們吧。”
祭拜完父母,她又跪在小剛的墳前,想起往日種種,也是肝腸寸斷。她俯下身子,哀哀訴說著:“小剛,對不起,我不該在你尸骨未寒時就變了心,可是陳青山的確是個好人。請你原諒我,祝福我們吧。我們的女兒麥苗兒,我一定將她好好帶大,你就放心吧。”
陳青山聽到這里,也“撲通”一聲跪下來,大聲說:“小剛,好兄弟,你安息吧。我一定會好好照顧她們母女倆的,有我一口干飯吃,絕不讓她們喝稀粥!麥苗兒我會視如己出,如若違背誓言,情愿天打雷劈!”
祭拜完畢,他們便回到阿芬的老家,收拾了一下,然后便灑淚而別,從此山水不相逢了。
“五一”節,陳青山和阿芬舉行了簡單卻溫馨的婚禮,幸福像春天的花兒一樣綻放,前路錦繡未央,生活,終于露出了甜美的笑臉,小麥沐浴在春風里,肆意生長著。
阿芬不再是客,本來勤勞的她更是手腳不閑,婆婆做飯她便洗衣服,婆婆洗碗她便喂豬,田間地頭,開始晃動著她忙碌的身影。陳媽媽勸她在家帶孩子,她反而讓婆婆帶,說她年老了該歇歇了,以后這些粗活累活由她和陳青山干就好了。陳媽媽心里樂開了花,她知道兒子娶對媳婦了。
陳青山多年在外漂泊,如今有了阿芬,雖是半路夫妻,但兩人情投意合,讓他一雙流浪的雙腳再也舍不得邁出家門。
陳媽媽看出了兒子的心思,就說:“青山,如今鎮上搞開發,泥瓦匠還是很吃香,你就在鎮上干,早晚可以留在家,錢雖然掙得少點,但是一家人可以天天在一起也值了。”
陳青山聽媽媽言之有理,就去鎮上找了一個建筑隊干活,每天騎著摩托車來回穿梭,雖然每天回到家一身臭汗,但是心里樂滋滋的。
在此期間,他聽工友們議論鎮中心小學附近有商品房出售,許多人為了孩子將來在鎮上上學不租房子,紛紛購買,他回去便和阿芬商量也想買一套,阿芬沒有異議,反正是為了孩子好,別人舍得她也舍得。
兩人說買就買,他們相中了鎮中心小學后面A棟二樓的一套房子,三室兩廳,一百四十平米,價格也不貴,才十五萬。為了讓阿芬安心,陳青山在房產證上寫了阿芬的名字。
轉眼間就到了八月十五,由于大家都忙著過節,順便收稻谷和板栗,陳青山所在的建筑隊應大家要求也放假一個禮拜。陳青山閑著沒事,就背著一根長竹竿去山上打板栗,反正現在很多人都在外打工,山上的板栗可以隨便打,這一天下來,竟然可以買個兩三百塊。
阿芬見狀,第二天非要和他一起上山去,陳青山拗不過她,便同意了,同時申明只準她在地上撿,不準爬樹上去打,阿芬點頭答應了。
五、
八月十五中秋節,上午陳青山和阿芬沒有上山打板栗,一家人開開心心在家煮吃煮喝的,快快樂樂地一起吃了團圓飯。
飯后,一家人各自午休了一會兒。陳青山醒來后發現才三點多鐘,就對阿芬說:“我再去山上打點板栗回來,過兩天就要去干活也沒時間去打了,你帶小麥陪媽玩,我很快就回來了。”
阿芬說:“我也去,小麥讓媽帶,我去給你做個幫手,兩雙手總比一雙手撿得多一些。”陳青山拗不過她,就和她一起去了。
陳青山在樹上用竹竿打,小麥在樹下撿,兩個人很快就撿滿了兩麻袋。
陳青山說:“阿芬我們回吧?明天再來打。”
阿芬抬頭看了看天說:“離天黑還早,這樣吧,你先把這兩袋送回家,我在這里等你,再打兩袋好不好?”
陳青山看著阿芬期待的眼神同意了,臨走時陳青山囑咐阿芬說:“你先撿一些掉下來的板栗米,千萬別爬樹上去打哈,那是男人干的活,危險!”阿芬點點頭同意了。
可是,當陳青山再次返回來時,一幕意想不到的慘劇讓他肝膽欲裂:阿芬躺在血泊中,已經氣若游絲了。原來陳青山走后,阿芬看著滿樹的板栗,心癢癢的,她用竹竿圍著樹轉了一圈,將在地面上夠得著的板栗都打了下來,可是樹上還有很多,她小心翼翼地爬到樹上,找了一個自認為安全的地方,學著陳青山的樣子用竹竿打板栗,剛開始她很小心,慢慢地一個一個地打,可是打著打著她忘了是在樹上,忘情地一個轉身,“撲通”摔了下去,腦袋無巧不巧地正好砸在一塊大石頭上,頓時鮮血四濺,腦漿橫流……
陳青山三步并做兩步、連爬帶滾地撲過去,抱著奄奄一息的阿芬悲喊著:“阿芬……”聲音凄厲而慘烈,響徹山谷。附近山上的村民聞聲趕來,看到這悲慘的一幕,無不潸然淚下。
大家七手八腳地很快做了一幅簡易的單架,輪流抬著阿芬飛快地朝鎮醫院跑去,希望醫生能夠有回天之力,挽回阿芬年輕的生命。可惜阿芬由于傷勢嚴重,還沒等大家抬到醫院就已經停止了呼吸。陳青山撲倒在阿芬的遺體上,早已哭得肝腸寸斷,悔恨像鞭子一樣抽打著他的每一根神經,如果世上真有后悔藥賣,哪怕傾家蕩產,他也只要阿芬健健康康地活著。只是現在,一切都后悔莫及了。
他不知道該如何向可憐的小麥交待?也不知道自己未來的路到底該怎么走?他神思愰惚地抱著阿芬,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只想和她一起走下去……
眾人見陳青山傷心過度失去理智,就搶下阿芬的遺體,提醒他該準備阿芬的后事了。他喃喃自語道:“這是天意,注定我陳青山要打一輩子光棍,只可惜害阿芬丟了性命!”大家說這是意外,叫他節哀順變。
好在鎮上有現成的壽衣店,眾鄉親一起出謀劃策,為阿芬買好棺材、壽衣、紙炮等一切喪事必需品,然后雇車拉回陳青山的老家。
陳媽媽早已得知兇訊,正抱著尚不諳世事的小麥哭得死去活來,她口口聲聲嚷著:“這是天要絕我陳家哦,老天爺你真不長眼啊!咋不讓我這個糟婆子死了呢,怎么也不能讓年紀輕輕的阿芬短命啊!”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