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941 字 閱讀時長:大約 2 分鐘 ?
唯一不被認可的成功
英國某小鎮,有一個年輕人,整日以沿街為小鎮的人說唱為生;另外,有一個華人婦女,遠離家人,在這兒打工。他們總是在同一個小餐館用餐,于是他們屢屢相遇。時間長了,彼此已十分的熟悉。
有一日,華人婦女關切地對那個小伙子說:“不要沿街賣唱了,去做一個正當的職業吧。我介紹你到中國去教書,在那兒,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現在高得多的薪水。”
小伙子聽后,先是一愣,然后反問道:“難道我現在從事的不是正當的職業嗎?我喜歡這個職業,它給我也給其他人帶來歡樂,有什么不好?我何必要遠渡重洋,拋棄親人,拋棄家園,去做我并不喜歡的工作?”
鄰桌的英國人,無論老人孩子,也都為之愕然。他們不明白,僅僅為了多掙幾張鈔票,拋棄家人,遠離幸福,有什么可以值得羨慕的。在他們的眼中,家人團聚,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幸福。它與財富的多少、地位的貴賤無關。
于是,小鎮上的人,開始可憐我們的女同胞了。
中國山東,有這樣一對夫婦:剛剛結婚時,妻子在濟寧,丈夫在棗莊;過了若干年,妻子調到了棗莊,丈夫卻一紙調令到了菏澤。若干年后,妻子又費盡周折,調到了菏澤,但不久,丈夫又被提拔到了省城濟南。妻子又托關系找熟人,好不容易調到了濟南。可是不到一年,丈夫又被國家電業總公司調到重慶。
于是,她所有的朋友,就給她開玩笑——你們倆呀,天生就是牛郎織女的命。要我們說呀,你也別追了,干脆辭職,跟著你們家老張算了。
但是,她以及公婆、父母,都一致反對。“干了這么多年,馬上就退休了,再說,你的工作這么好,辭職多可惜。要丟掉多少錢呀!再干幾年吧,也給孩子多掙一些。”
其實,他們家的經濟條件已經非常優越,早已是中產階級,但是他們仍然惦念著退休。于是,夫妻兩個至今依然是牛郎織女。
我們,是一個尚義輕利的民族。中國人一直是為了某種自己未必真正明白的意義而活著。于是,中國人不能在沒有目標的生活中活著。而這個目標,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理想,可以是金錢,可以是孩子,可以是老人……但是,唯一不可能是的,就是自己。
我們可以很委屈地活著。可以是工作上的極不順心,可以是婚姻上的勉強維持,可以是人際關系上的強作笑顏,可以是所有欲望的極端壓制,可以是為了一個所謂的戶口……哪怕犧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也在所不惜。于是,在外國婦孺皆知的道理,而我們,卻經常想不明白。
? 更新于:
- 上一篇: 命里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滿升
- 下一篇: 善與惡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