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3639 字 閱讀時長:大約 7 分鐘 ?
鏡泊湖
臧克家
我國有許多著名的湖。“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的洞庭湖;茫茫千頃,氣象萬千的太湖,我都是聞名而心向往的。西湖,我曾經踏著蘇堤端詳過她那動人的姿容,孤舟深夜三潭上看過印月。至于大明湖,那是家鄉的湖,我更是一個熟客了:盛夏劃一條小船,在荷花陣里沖擊,在過去那些黑暗的歲月里,何止一次和朋友們寒宵夜游、歷下亭前狂歌當哭?
鏡泊湖卻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七月間,到了沈陽、長春、哈爾濱,游覽了名勝古跡,參觀了工業建設,往返三千里,歷時一個半月,以抱病之身,登山涉水,使朋友們為之驚訝,嘆為“奇跡”。可是東北的同志們卻對我說:“到了東北,看看鏡泊湖,方不虛此行。”他們說鏡泊湖的紅鯽如何鮮美,他們給我唱了鏡泊湖的贊歌。看景不如聽景,我心動了。但一想到那遙遠的途程我又躊躇起來,心里懷著“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惆悵。眼看著和自己住在同一旅舍的客人們一批又一批的出發了。里邊有一位八十二歲的名醫,他幽默地說:“不看鏡泊湖我死不瞑目”!
“走!”他話給我們從哈爾濱送到牡丹江。這是一具美麗的城市,像北大荒邊邊上的一朵花。“八女投江”的故事,使它名滿天下。又是兩小時的火車,我們已經和鏡泊湖一同置身在黑龍江省的寧安境了。
下了火車坐上“嘎斯六九”汽車。牡丹江昨天是好天,鏡泊湖附近卻落了雨。乍上來,這小卡車在二十幾里的平展的公路上輕快地飛跑,高梁、谷子,一色青青,微風吹來,綠波粼粼,擴展到極處和青山與碧天相接,望著眼前的景色,心里驚嘆著祖國的遼闊廣大。已經接近初秋了,這里的麥子剛剛上場,關里關外的氣候,懸殊多大呵!小卡車好似一只蚱蜢舟,沖開碧波跳蕩在綠色的大海時。一個龐然大物,老虎似的迎面而來,一時煙塵滾滾,風聲嗚嗚。原來是一部大型柴油汽車,拖著五六節車廂,上面橫躺著粗大的木材,它們高興地離開森林去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立地撐天!三三五五朝鮮族的婦女,不時從車邊走過,頭上頂著罐子,走起來衣裙飄飄,大方而美麗。光滑的路走完了,接著是崎嶇的沙泥路,一個坑就是一個小水塘,車子在上面蹦蹦跳跳,像在跳舞。
遠遠在望的青山看不見了,我們的車子已經走到山腰上,一盤又一盤地在步步升高。路兩旁長滿了奇花異草,有的像成串的珍珠,有的像紅色的小燈籠,有的像藍的吊鐘,我的像金黃的大喇叭……它們用自己的美色和幽香列隊在路的兩旁向客人們熱情地打招呼。一個獵人從深林里走出來了,長槍上掛著飛禽,身后跟一只獵犬。眼前的景色在游客心里引起清新的感覺,一個又一個生動鮮明的印象連成了彩色的連環。但是,湖在哪里?
“我們在繞著她走呢。”迎接我們的那位同志回答。
車子轉到了山頂,從司機座位發出了一聲:“看!”
呵,鏡泊湖,從叢林的綠綠隙里我看到了你漫長的銀光閃閃的腰身!你引領著汽車向它的終點疾馳,又好似望到了親人,熱情地追在車子后面,我的視覺,我的嗅覺,我的心靈,完完全全地浸沉在鏡泊湖美妙的靈芬里了。
一棟又一棟木頭房子,不同的式樣,不同的顏色,別致、新穎,彼此挨近著,或隔一條小路對望。里面住著各種工作人員和他們的眷屬,還有科學家、作家、教授和名醫,他們來自北京、沈陽、哈爾濱……他們要在這幽靜的湖邊,度過夏季最后的一段時光。
晚上,躺在床上,扭死電燈,湖光像靜女多情的眼波,從玻璃上射過來,沒有一聲蟲鳴,沒有半點波浪聲,清幽、神秘、朦朧,好似置身在童話里一樣。第二天一早醒來,渾身舒暢,才知道自己就睡在她的溫柔清涼的環抱中。
踏著滿地朝陽走到她的身邊。小橋上有人在持竿垂釣,三五只小船在等待著游客。向南望,一望無邊,從幽靜的水里看扯連不斷的青山,聽不見蟬鳴,聽不見鳥聲,偶爾有一只魚鷹箭頭似的帶著朝曦從半空里射到水面上來。站在湖邊上,望著四周險峻的峰巒,清澈幽深的湖水,想像一百萬年前,火山著魔似的突然一聲震天巨響,地心里的水光涌而出:“高峽出平湖”!她縱身在拔海三百五十米的高處,像一個美人,舒展地橫陳著她長長的玉體。她心懷幽深,姿態天然,隱藏在這幽僻處,顧影自憐。是不是怕擾亂了她的清靜,時在夏季,鳥不叫,蟬不鳴,蟲也無聲。
小徑上有稀疏的人影,有大人,有小孩,見了面很自然的點點頭,站住談上幾句,就像老朋友重逢。從深林里走出來一群孩子,手里拿著各式各樣的菌子,有的黃黃的像面包,有的紅紅的像一柄小傘,八十多歲的老人也像大自然的一個孩子,拄著手杖,手里擎著一朵萬年青,像得了至寶似的得意地向人夸耀。這湖是個寶湖。她養育著鰲花、湖鯽、紅尾魚……吃一口,保管你一生忘不了它的鮮美。她可以發出大量的電,她可以把千萬條木材輸送到廣大的世界里去。這山也是寶山。水獺、狐貍、豹子……說不盡的異獸就以它為家,一圈大電網,把它們擋在青山深處。幸運的人到森林中,可以撿回“參”孩子、黃芩……,這一類的藥材到處都有。大好湖山,是全國稀有的勝地,也是名貴物品的出產地。
在淡淡的夕陽下,一只小汽艇載著我們向湖的上游駛去湖面上水波不興,船像在一面玻璃上滑行。粼粼水波,像絲綢上的細紋,光滑嫩綠。往遠處望,顏色一點深似一點,漸漸地變成了深碧。仰望天空,云片悠然地移動,低視湖心,另有一個天,云影在徘徊。兩岸的峰巒倒立在湖里,一色青青,情意繾綣的伴送著游人。眼看到了盡頭了,轉一個彎,又是同樣的山,同樣的水,真想她來點變化呵,可是走過南北一百二十里,仍然是同樣風姿。真是山外青山湖外湖。比起波浪洶涌的洞庭湖來,鏡泊湖是平靜安詳的。比起太湖的浩渺渾圓來,鏡泊湖太像水波不興的一條大江。大明湖和她相比,不過是一池清水,西湖和她相比,一個像“春山低秀、秋水凝眸”的美艷少婦,一個像樸素自然,貞靜自守的處子。鏡泊湖,沒有半點人工氣,她所有的佳勝都是自己所具有的。岸上沒有一座廟,沒有什么名勝古跡,真有“猶恐脂粉污顏色”的意味。早晨,她可以給天仙當鏡子從事晨妝,晚上,她可以給月里嫦娥照一照自己美麗的倩影。在炎夏的日子里,如果神話里的仙女到幽靜的湖邊來裸浴,管保沒有人抱走羅衫使她們再也回不到天上去。
兩岸山由,青翠欲流,樹木叢茂,郁郁蒼蒼。這全是解放以后植育的“幼林”,那原始森林的參天古木,敵偽時代,給日本侵略軍一把火燒得凈光!船,慢慢地走動著,微風輕輕地吹著,真是像畫中游。湖面上,一片一片的小球藻在小汽船沖動了的水波上微微地蕩漾,水里的大魚,突然把它龐大的脊背突出水面來使人驚呼。水產公司,撒下了網子,浮標長長的一串又一串。聽說昨天起網,一網就打到了二萬四千斤魚,想想看,如果是在夕陽的金光下,錦鱗閃閃,那景象該多美,多動人呵。
在湖左邊的山窩窩里,突然出現了幾座瓦房,耀眼的紅,給古樸音調的大自然平添了無限景色。我們向司機同志發問:“這是什么地方?”
“這是水電站。抗日聯軍曾經在這里消滅過日本的一個守備隊。”這話使我深思。使我想到,在哈爾濱參觀了兩次的“東北烈士紀念館”里那些烈士的形象和戰斗的生平;使我想到,在牡丹江,在休養所里遇見過的那些抗日領袖人物,有的至今臉上還帶著抗戰時期留下的未愈合的傷口。湖山是美麗的,然而她是血洗過的,因為當年這一帶經過不止一次的戰斗,所以她的景色格外美麗,格外動人!
鏡泊湖上,也有八大名景,大孤山,小孤山,和長江里同名的小山相仿佛。珍珠門,兩座圓突突的山,像兩顆水上明珠,船從當中走過。最著名的湖北口的那個天然大瀑布——“吊水樓”。我從彩色照片上,從名畫家的畫上早已欣賞過她壯麗的面容。鏡泊湖水從二十米的簸箕背上一傾而下,像一面水晶簾子,水落潭中,轟然作響,煙霧騰騰,濺起億萬顆珠。她的聲色不比廬山的瀑布差遜,雖然她的名聲還不太大。可惜我們到的時候,正在雨后,翻過一層山,有一道攔腰大水把人攔住,使你只能從綠樹叢中隱隱約約遙望著白茫茫的一點水影。是不是因為她太美麗了,自己不愿意輕易以真面目示人?我們在山上停了五天,天天去探水,水勢無意消退,我們不能再等待了,只好懷美中不足的遺憾,悵惘地辭別了鏡泊湖。這“吊水樓”也許她別有深情,故意在我們心上留下個“想頭”,希望我們下次重來。
作者簡介:臧克家,現代著名詩人。山東諸城縣臧家莊人。生于1905年。十八歲以前,一直生活在膠東半島的農村。1923年入濟南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1926年秋,到武漢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曾隨革命軍討伐反動軍閥。大革命失敗后,逃亡東北。1929年入國立青島大學實習班。1932年開始發表新詩。抗日戰爭期間,他在前方度過了五年的艱苦生活。1942年秋到重慶,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后,到上海主編《文訊月刊》。1948年,由于國民黨政府的壓迫逃亡到香港。1949年3到北京,曾任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書下書記、《詩刊》主編等職,被選為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現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委員、作協書記、《詩刊》顧問兼編委。主要詩集有:《臧克家詩選》、《今昔呤》、《懷人集》;文藝論文集有:《在文藝學習的道路上》、《雜花集、》探討詩意的《學詩斷想》;和周振甫合寫了《毛主席詩詞講解》;此外,還有一些散文作品。
? 更新于:
- 上一篇: 《釣魚臺》陳學昭
- 下一篇: 《鏡泊湖,火山的杰作》周沙塵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