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070 字 閱讀時長:大約 2 分鐘 ?
秋是邁著小碎步來的,盡管不如春姑娘那般輕盈瀟灑,也不如夏兄弟那樣轟轟烈烈,但它開啟了一場特別的音樂會,讓我這個虔誠的聽眾,在那天籟之音里陶醉。
陸游說:“人言悲秋難為情,我喜枕上聞秋聲。”真好,與放翁“英雄所見略同”,可謂“秋聲一線古今緣”了。
葉紹翁有詩:“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寒聲”即“秋聲”,不過“悲情”了點,其實大可不必如此多愁。秋風過去,梧葉搖曳多姿,那“嘩嘩”的聲音,許是它們迎秋的掌聲吧!秋風是一位高超的琴師,低眉信手之間,一曲攝人魂魄的曠世佳音便蕩漾開來,叫癡情的梧葉傾倒飄零,心甘情愿地充當了秋的信使,正所謂“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
歐陽修有一回夜讀,驚聞“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之聲,問童子,童子說“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這種空明澄澈的清幽境界,多么令人神往!我不禁要嘆服非秋風的慧心了。
夜深人靜,挑燈夜讀,蛐蛐總會不離不棄。想想吧,讀到疲乏,睡意襲上眉頭,忽然傳來一聲“唧唧”的樂音,銀鈴一般,清脆動聽,不是很溫馨么?接下來,又是三兩聲,然后是一連串的組合樂,有如一眼清泉流進心田,精神怎不為之一振?《詩經·七月》里說,“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算得上忠誠吧!它自七月就一路相隨在季節的琴鍵上演奏最動人的曲子。
秋雨沙沙是一首溫潤的曲子。秋雨絲絲的滑下,總是不動聲色,像是怕打擾了誰。柔柔的細雨只有在瓦片上,樹的枝葉上盈滿了,才會有細微的滴答聲。有一首歌好像叫《滴答滴》,很親切,很清純,似秋雨的歌唱。秋雨是愛人的,她的降臨恰到好處地驅逐了秋燥。秋雨很文靜,性格溫和,來得淡定,去得也從容。她經歷了季節的洗禮和錘煉,變得成熟穩重,睿智深沉。聽秋雨,宛然聽一位得道高僧的慧語,總叫人陷入對生命的沉思。
秋是天才的詩人。劉禹錫曾說,“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那排云而上的白鶴引吭高歌,是一首勵志的詩。而北雁南飛,變幻多姿,又是一首抒情詩。雁群劃過碧空,留下一聲長鳴,似是道一聲珍重,歌一曲《鄉戀》,恰如遠行游子的表白。艷陽高照的日子里,和風送爽,聽秋,怎能不心潮澎湃?
田野里的秋聲更振奮人心。豆莢爆裂了,“啪”的一聲響,如打擊樂的。調皮的豆子,赤膊條條地跳出來,滾落到泥土里,像極頑童。棉花桃禁不住秋陽的挑逗,忍俊不禁,“哧”的一下裂開了嘴,如絲絲的弦響。美麗的棉花姑娘被陽光滋潤著,很快就出落得花枝招展的。不堪重負的稻子們在風中沉沉的喘息如沉悶的鼓點,催促著轟隆隆的收割機來救援,很快就顆粒歸倉。
聽一聽秋聲,做一個深情的人挺好的!
? 更新于:
- 上一篇: 后溝村,有我們的文化鄉愁
- 下一篇: 味蕾記得回家路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