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457 字 閱讀時長:大約 3 分鐘 ?
家鄉的糙米糖
落葉歸根,家鄉是游子心里永遠的牽掛,就像兒不嫌母丑,家鄉在每個人心里都是最美、最純的。
年關已近,當我行走在家鄉寬闊的柏油馬路上,看著兩旁井然有序的廠房和排序整齊的路燈,農家小別墅一家挨著一家時,心里喜憂參半。喜的是,縮小城鄉差距使得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增多,經濟活絡了,農村人的住房和生活改善了。憂的是,老人和孩子成了村里唯一的風景,“留守”一詞就這樣在農村風行。隨著各種項目的不斷開發農田面積在不斷減少。平日里村子靜的讓人滋生詭異。這不,年關當口,回家過年的人陸續歸來,家鄉的村口有了一些生氣,來往的車輛和行走的行人預示著寧靜的村莊隨著年的到來慢慢“醒”了。
游子歸來過年了,可是人們不再似以前那般忙碌,村子里也沒以前那般熱鬧,村子里少了雞、鴨、鵝的喧囂和殺豬時豬的嚎叫以及羊販子的叫喊,連狗吠聲也難得聽到。
記得以前一到臘月,家家戶戶忙著做米糖或山芋糖,蒸米飯。我們把糙米糖分成毛糙米糖和光糙米糖兩種,光糙米糖是把蒸好的米飯曬干,師傅幫炒熟用米糖或山芋糖熬制做成的,毛糙米糖是生米浸泡后師傅幫炒熟再用米糖或山芋糖熬制做成的。每年的臘月半,炒糙米的師傅最吃香,各家要提前預約后定好日期,師傅會上門幫著浸米,根據浸的時間再來幫淘米,每家都自帶米、柴禾。炒糙米是有講究的,師傅選好細砂放在鍋內先把細砂翻炒致熱,然后再放入適量的蒸米或生米,一人幫著在土灶后把關火候,師傅在鍋前不停的翻炒。這樣炒好后用篩子把沙子篩干凈,糙米就放在一個干凈的匾里等到炒完再放入到事先準備好的干凈的稻籮里。光炒米表面白凈光滑,毛糙米表面金黃粗造一些。平時,餓了或者嘴饞了抓一把糙米放在嘴里嚼嚼有滋有味的,毛糙米比光糙米有嚼勁也香甜一些。
糙米炒好了就等著做糖。做糖也有講究的,米糖和白糖按一定的比例放在一起熬制,當熬到一定程度放入一定量的糙米,用鍋鏟攪拌均勻,再起鍋放到特制的糖盒里,糖盒事先要用撣子撣上菜油,把還不成型的糙米糖鋪平再用圓棒壓緊,然后翻過來冷卻后就可以用刀來切,糖的大小長短根據需要自己調配。
如果想做花式的芝麻糖、花生糖、黃豆糖、橙皮糖等,只要在熬制過程中放入這些食材。
那時一家做糖,就有幾十人幫忙,很是熱鬧。一般人家都要趁著做糖還要拋歡頭,歡頭一般用光糙米,光糙米拋出來的歡頭白白亮亮的很有光澤。歡頭不需要在鍋里熬制,只要在盆子里放入適量的米糖和光糙米攪拌均勻,然后把攪拌均勻的米糖和光糙米放入圓形的酒杯或者小碗里,按照形狀把歡頭做成圓形,等成型的歡頭稍干后再放到毛竹做成的筒子里來回摩擦,這就叫做拋歡頭。拋歡頭也有技巧的,不懂的人摩擦不了幾下,歡頭全一個一個掉下來,要想把歡頭摩擦的圓潤又不掉下來確實需要運用好手的力臂把握好摩擦速度的快慢。
糖和歡頭做好了,家人會把做好的成品放到干凈的罐子里,為了防止糖或歡頭粘在一起,人們就放入很多炒米不讓糖和糖、歡頭和歡頭之間有相互接觸的機會。這樣不管放多久只要密封好就不會粘在一起。如果量多這樣的儲存可以供我們吃一年呢。
那時的我們沒有什么零食,進入臘月炒米糖和歡頭就成了我們唯一解饞的零食。家境富裕的人家做的炒米糖和歡頭會相對多點,可能不會控制孩子食用。條件苦的人家還要把炒米糖或歡頭藏起來不讓孩子隨時食用等到過年的時候拿出來招待拜年的親戚朋友。
現在,各式零食滿街都是,且花樣種類繁多,只要你想吃哪里都能買到。孩子們再也不用惦記臘月做炒米糖、拋歡頭了。家鄉傳統的臘月炒炒米、做糖的習俗早就漸行漸遠。
那時那月的炒米糖和歡頭讓年離我們更近。家鄉的炒米糖伴隨著不識愁滋味的我們慢慢成長。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