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覽:1710 次
作者:袁秭東
來源:文學網
發布于:
字數:586 字 閱讀時長:大約 1 分鐘 ?
字數:586 字 閱讀時長:大約 1 分鐘 ?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
屈原故里的端午節,也莫不如此。
每逢端午佳節。曾祖父都會提前備上那么幾壺誘人的雄黃酒。倘若說這酒是用來喝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曾祖父生平不好酒,所以只能“暴殄天物”。會不顧你任何形象將你當眾扒光,涂得你全身都是那怪怪的雄黃味兒。起初我不理解,恨的牙癢癢。后來長大后方才知曉,原是為了端午驅蟲趕蚊之效為我好。
雄黃酒過后,便是讓我頭疼的包粽子。曾祖父會提前去竹林取那么幾片稍大的竹葉,然后泡在水里。待到包粽子時,才會新鮮,蒸熟后才會發出淡淡的清香味兒。論包粽子,可能是我天生愚鈍吧,無論怎么包都包不出那個讓人一看,就有食欲的樣。為此,不知被曾祖父念叨了多少回。
蒸完粽子,曾祖父都會塞滿我們的口袋。帶上我們這幾個平輩的重孫,前去鳳凰山上的屈原祠拜祭下屈老夫子。也難免會有幾個粽子被依依不舍的“充公”用于供品。每次我們都是強行被拖出祠堂,一副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模樣。讓人著實心疼不已。
拜完祠堂自然少不了去江邊一探賽龍舟的盛況。記憶里每次去,似乎都很難擠到前排。用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來形容如此盛況,似乎都綽綽有余。用古詩:“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來形容方才知曉其狀之盛,其景之驚心動魄。
用曾祖父的話來說:“老朽這一生,世與屈大夫同桑梓足以”。
? 本文由(筆墨)編輯整理
? 更新于:
? 更新于:
- 上一篇: 故鄉的端午節
- 下一篇: 正月十五為什么要吃元宵?
分類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