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2858 字 閱讀時長:大約 6 分鐘 ?
志摩,你真的確定嗎?
志摩像著了魔一樣,急著要和原配離婚,我想他一定是瘋了,有句著名的諺語,上帝讓誰毀滅,就先讓誰瘋狂。雖然志摩的內心已經中毒很深,但他的表現卻是很淡定的,他像往常一樣交朋友,像往常一樣寫文章,一切好像都很正常,只是內心的小宇宙已經開始醞釀,特別是記憶和現實,恍惚和自我感動,推著他向前走去,慢慢的,他已經不確定自己還是不是原來的那個自己。
志摩在愛情的漩渦中打轉,他的徽因從未拒絕過他,要說有,也是那樣溫情,可能只是一個信件,還保留著對過往記憶的感恩,是呀,從第一次見面,他們就開始燃燒了,現在她已經從一個無知少女,燃燒成為一個境界和思想遠超常人的女子,她對志摩是感激的,但她又有一種深深的恐懼,志摩對她的好,是無微不至的,但讓她感覺很累,她需要的安靜,是只有在偶爾的關懷下才有的,所以長時間不見志摩之后,如果再見到他,徽因會無比喜悅,可是這種依賴能維持多久呢?每當她感到疲憊時,對視的時候內心的疑云就升起,她想安靜,能想到的就是思成了。
就是這個互動,早已經決定了他們今生今世不可能在一起。
志摩和妻子的關系,已經被拉得越來越遠了,所謂瓜熟蒂落,他和其他好友的關系,不可能不影響到和妻子的感情,直到他覺得自己對這個曾經熟悉的女子有了一種厭棄感,男人對女人喜歡也好,厭棄也好,總離不開一種責任感,他覺得自己如果和一個不愛的人在一起,就是對她不負責任。而去向呢?他何不知道,自己可能空空如也,一無所獲。
志摩決定離婚,他的妻子是很傷痛的,因為她至始至終不能讓志摩愛上她,女人在此時此刻會覺得自己是無能的,他覺得自己沒有盡上妻子的本分,妻子的本分就是讓他安靜,讓他有家的感覺,家在哪里?心安就是家。
志摩已經瘋了,好友們沒有因為他的選擇而離棄他,他們為他找女人,希望他走出去,也有很多人反對他,嘲諷他,因為中國上下幾千年,這還是頭一次,特別是他的老師梁啟超,覺得他實在太不負責任了。志摩知道,在他和徽因之間,夾著徽因愛的人,但是他不恨這個人,如果兩個人不愛,中間夾的可能是這個人,也可能是那個人,如果真的相愛,那就誰都插不進來。
決定之后,志摩的心是飄蕩的,他只能沉醉于詩歌之中,本來詩歌就是把泥土捏成萬物,把痛苦化為甘甜的東西,所以古往今來,詩人這個群體往往越是嚴酷的,越是難過的,他都愿意去品嘗,也因此他們的命運就像斷線的風箏,高一下,低一下,而從詩品上來說,還真很少出自不那么瘋瘋癲癲的人筆下。
他深知自己的命運,是早已經注定了的,也深知這么多年,如果沒有命運的大手指揮,他就不是如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志摩。既然如此,那就和命運好好配合他,干脆淋漓一點也好,大不了……
志摩并不害怕死亡,他不像哲學家那樣對死亡有著深深的敬畏,他倒是養成了放棄和破罐子破摔的習慣,他確實不負責任,這個必須承認,他的骨子里無論怎樣偽裝,都是拈花惹草的,但和其他花間公子不同的是,他經常被花枝上的刺扎到,有的刺是帶毒的,這樣,他就只能慢慢毒發等死。
大家邀請他參加一個聚會,在那里他認識了后來的小曼,小曼的名氣是他早就知道的,反倒此刻,他顯得很安靜,小曼也是很安靜地看著他,小曼知道此刻面對自己的這個男人有多少人愛慕,也知道此時此刻這個男人最需要什么,在這種非同尋常的安靜中,小曼的身上散發出一種慈悲和神圣,讓志摩得到了一種不同一般的安慰。
男女之間就是這樣,有時只是一個瞬間,一小段時間,就能深深印入內心,所以知道情關難過的人對女人筑起來的堤壩,會讓所有妖精不得現出嬌媚的神色,這種人叫做開悟,也可以叫做不解風情。小曼的丈夫在她眼里就是個不解風情的男人,而在我看來,并沒有不解風情的男人,只是他們互動不起來,志趣不同而已,兩個人在一起,會有一種緊張感,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不解風情”只是她的錯覺,或者叫做借口。
第一次見面,志摩覺得,小曼也是可以的,他沒有拒絕的意思,一切過程他似乎都沒有參與,只是在眾人的推搡和促成下順其自然地發展。可是當小曼決定主動出擊的時候,志摩卻只有招架的功夫,誰讓你會解風情了?小曼是那種風情萬種的女人,一個花招你就得解很長時間,你會解就去解吧,解都解不完,小曼覺得志摩好玩,其實只是志摩生來難以拒絕美*色而已,他會覺得,自己無論如何不能拒絕這個無辜的女人,所以你情我愿,你來我往,到最后,你娶不娶她,你自己說了算。事情到了這步田地,你作為一個大男人,花也賞了,枝也攀了,這個繡球你接不接?
于是志摩只得欣欣然地接受大家的厚禮,那邊北京的徽因有他的生活,這邊自己也不能太冷清,這種對應,似乎是最好的交相輝映,其實志摩心里想的還是徽因。
婚后,小曼愈加風情萬種了,而且還帶著志摩去上海灘游玩,小曼那是萬綠叢中一點紅,可惜她不是那種會拒絕的女人,女人的弱點就在此時暴露了,就是自私,這種自私在她身上特別明顯,而在志摩前妻身上沒有一點痕跡。這意味著志摩只能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接受,小曼和別人眉來眼去,他需要接受,小曼和別人演人間的活劇,他也得接受,只是自己作為丈夫的身份,真是屢屢受挫,志摩不得不問自己,那我是誰?我是你的什么人?這個問題很重要很重要。小曼就是那種孔子說的“近則不遜,遠則怨”的女人,當他覺得不安靜的時候,她又會安慰他,只是讓志摩覺得非常疲憊,信用這種東西,會透支的,面對一個不真實的人,她的一切好處都會“邊際效用遞減”,志摩不知道小曼這次對自己好,會用后面怎樣的不好來交換,小曼很狡猾,只是志摩想要的愛,卻日益萎縮,為了讓這朵愛看上去美麗,他只得更加疲憊地去澆灌,否則,他一放手,一夜凋零。
志摩的不幸,是他最終沒有繞出去,他在那天吵架之后,眼睛也被小曼打碎了,穿著破爛的褲子,帶著箱子就出去了,可是他的心里還有小曼,這才是最大的不幸。從始至終,他們的婚姻并未得到大家的祝福,如果你知道這一點,就知道他們將歸何處了。
志摩登上了去北平的飛機,是徽因邀請他去聽自己的一個建筑學方面的報告,對于徽因,他們的關系一直就是那么清晰和潔凈,如今還是如此,志摩
匆匆忙忙地登上了那萬米高空的飛機,那幾萬米卻不能使他覺得畏懼,因為他的心在地球的范圍內,仍然是不平靜的,雖然飛機在云層中飛翔的時候是平穩的,但他卻覺得像在地上的拖拉機,直到他們在濟南附近遇到一片濃霧,飛機在濃霧中穿梭,儀器仿佛已經失靈了,飛機甚至看不到地面,也不知道自己的高度,一道火球,一聲轟鳴,志摩從天而降,箱子中散落了一幅畫,是小曼畫的萬里江山圖。
許多許多的人聽到這個信息,從遠方趕來,這件事情的處理是很快的,但影響是很遠的,你怎么能相信這樣一個活著的時候那么奇特的人會如此奇特地死去?你怎么相信,一個看上去無比堅強的人,會那么脆弱地到了別的世界?你怎么能夠相信,這個人如此死去了,他卻讓那么多人覺得他還活著?
在世界的眼目中,志摩拋棄自己的妻子,定被拋棄,這是一個很容易解釋的結果,而在志摩心里,終于活著的時候那些不自由,那些難以解釋的隔閡如今瞬間釋然了,人們記住的還是一個純真,可愛,傻乎乎的志摩。
志摩,
如果你知道結果,
會不會還會如此選擇?
? 更新于:
- 上一篇: 你是我天邊最美的云彩
- 下一篇: 你給的孤獨陪我終老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