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雜記

閱覽2026 作者:荒村一叟 來源:美文網 發布于
字數7529 閱讀時長:大約 15 分鐘 ?

一、我的揚州情緣

很早以前,我對揚州的印象僅緣于一則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傳說源自坊間的明、清小說,說隋煬帝有個美若天仙的妹妹叫楊瓊,荒淫的煬帝對她動了歹念,其妹誓死不從,憂憤自盡。為了掩蓋真相,煬帝將其尸體運送到揚州安葬。后來在楊瓊墳前長出一株奇異的花,潔白如玉,花香襲人,人們就將其稱為瓊花。后來,煬帝為了去看瓊花,丟掉了江山,被處死于揚州。歷史的真偽無從考據,不過有一點可以說明隋煬帝是被冤枉的,據考證在煬帝被處死時揚州還不曾有瓊花。

上一代的人,因為常去江南逃荒討生活,大都去過蘇州、杭州,但很少有人去過揚州,雖然揚州離我們那里并不遠,在泰州升格為地級市之前這里還隸屬于揚州。因此,小時候對揚州的印象既陌生又遙遠,總覺得那是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長大后讀到了不少歷代文人詠誦揚州的詩句,對揚州才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唐代詩人李白的“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為揚州貼上了厚重的歷史標簽,每年春天,揚州的國際經貿旅游節就是用“煙花三月”冠名的。還有:杜牧的“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宋人殷蕓的“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等等,都使沒去過揚州的人生出無限的憧憬與向往。

到了上世紀60年代末,毛澤東發出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我們那里來了十幾個揚州知青與插隊的居民。后來其中的幾個揚州的知青嫁給了當地的小伙子,村里人與揚州的來往也日漸頻繁起來了。那時去揚州的路可不大好走,先要從我們那里坐半天的輪船到興化,再從興化轉乘夜班船去揚州。記得那一趟班船是從北邊的建湖開往鎮江的,晚上九點多停靠興化碼頭,一百多公里的水路要走一整夜,到揚州時天就亮了。那時,興化只有一條砂石公路通高郵,每天也有五、六個班次的長途汽車,目的地只有一個——六圩,途經揚州。六圩在揚州南邊,與鎮江隔江相望,到了那里就能搭到火車了。因為汽車票價是乘輪船的三倍多,所以大多數去揚州的人都選擇坐船。記得好像興化到揚州的船票只有一元多一點,汽車票是三塊六。

我有一個內弟也談上了一個揚州知青,結婚后接連生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可憐的內弟媳原以為從此就要當一輩子農婦了,萬萬不曾想到十多年后竟然還有回城的機會。在大批知青回城的大潮中,有許多在農村結婚生了孩子的人選擇拋棄農村中的配偶和子女只身回城。我的內弟媳卻寧愿當一輩子農民也決不丟下她的家庭。后來政策放寬了,她終于也回到了揚州,同時還將兩個女兒的戶籍也一并遷走了。內弟的戶口雖然一時沒法一起過去。但一家人卻從來沒分開過。他們先是在她父母的住宅旁邊用油氈搭了間防震棚,記得那條巷子叫觀巷,離東關街和瓊花觀都很近。巷子本來就不是太寬,再在邊上搭了間棚子就顯得更狹窄了,不過當地的居委會也沒說什么,可見得那時對回城知青都是很同情的。后來內弟媳被安排進了一家國營鞋廠,內弟也照顧安排在街道辦的廠里做臨時工,一家人算是安定下來了。過了幾年,內弟的戶口也遷去了揚州,他們還省吃儉用地買了一套面積不大的商品房。可惜好景不長,可憐的內弟沒過幾年安逸日子,就因肝病不治于四十多歲時與世長辭。算起來,他正式入籍揚州才一年多的光陰,卻長眠于綠揚城郭邊上的一處荒山中。內弟走后,生性倔強的內弟媳一個人將兩個女兒拉扯大并為她們成了家,直到退休也沒改嫁。后來我的二女兒和二女婿也都從學校畢業被分到揚州工作,他們常說,孩子小的時候常常得到舅母的照顧。

現在,除了二女兒一家外,我還有四、五個侄兒、侄女都先后落戶揚州。我們這個家族差不多有三分之二的后代成了揚州市民,他們當中去得早的人已經在那個美麗的城市打拚了多年,事業正如日中天。有的竟然住上豪宅駕起豪車。我有一個才七歲的侄孫已經跟著他酷愛旅游的父母去過世界上好幾個國家。每年我也會同老伴一起到揚州小住幾日,時間又大都選擇在煙花三月,去時處處花團錦簇柳如煙,時時沉浸在濃濃的親情中。

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滄桑歲月,我與揚州的情緣得到如此的升華,是我和我的前輩們做夢也想不到的。

二、文昌路

文昌路是貫穿揚州東西的一條主干道。它的中心是揚州的地標建筑——文昌閣。經過了幾次東延西伸,現在的長度怕有十好幾公里了,據說還要向兩端延伸,東邊要延至江都,西邊要伸到儀征,全長要達到60公里!本文只是想說說這條路中間的一部分,即從解放橋到石塔寺這一段。這一段是市中心,是古揚州與新揚州交相輝映的典范地段,揚州人說這一段路是:“唐、宋、元、明、清,從古看到今”。街道兩邊有許多原汁原味的明、清建筑,新建的房屋樓層也不高,而且大都仿古。還能看到小河邊上的古樸的駁岸和依依楊柳。記得這段路是由三條路串成的,西邊從石塔寺至文昌閣原來叫石塔路,這段路上除了有建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文昌閣還有一座建于唐代的石塔,塔側有一顆千年銀杏樹;中間從文昌閣到國慶路原來叫三元路(三元路的前身叫三元巷),文昌閣俗稱文昌樓,是一座八角三級的磚木結構,外形酷似北京的祁年殿;再向東就是原來的瓊花路了。瓊花路的兩邊旅游景點最多。

先說瓊花觀。這所道觀建于西漢,舊稱“蕃厘觀”(厘字上面還應有個赦字),據說是宋徽宗賜的匾額為“蕃厘觀”,后來因為舉世無雙的揚州古瓊花生長在這里,人們就習慣將這里俗稱為“瓊花觀”。觀里有一座主殿叫三清殿,還有歐陽修在揚州任知州時筑成的“無雙亭”。在瓊花觀的后花園里有一座造型別致的瓊花臺,兩棵年代久遠的古銀杏與古瓊花相映成趣,瓊花怒放時的綽約芳姿仿佛是在向游人訴說曾經發生過的美麗傳奇。花園里還有九曲碑廊,小橋流水,使人好象置身于古樸典雅的江南園林之中。

在瓊花路北邊有兩條與之平行的古巷,就是聞名遐邇的雙東街。雙東街是東圈門和東關街的統稱,這兩條古巷都形成于明代。其中東圈門巷長約700米,巷里保存著許多鹽商的古宅,全是原汁原味的高墻深院青磚黛瓦。比較有點名氣的有“汪氏小苑”,“壺園”等,還有一處雖然整日關著大門但游人還是絡繹不絕的景點,那就是江澤民童年時在揚州的舊居。不知緣于何種原因,至今沒有向游人開放。

東關街在東圈門巷

的北邊,是一條揚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古街,以前這條街不僅是城內與城外水陸交通要道,而且是商業、手工業和宗教文化的中心,市面上商鋪林立,行當俱全。街邊有許多老字號商家,據說最早的“四美醬園”和“謝馥春香粉店”已有近三百年歷史。我這次去的時候正值清明假期,街上游人摩肩接踵,街邊店鋪門前大都掛著古時彩色的旗幡,還有一些店員身著古裝,使人覺得好像是走進了清明上河圖中。這條街還有一處聞名中外的景點——個園。個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游客必到的地方。關于個園,待后慢慢細說,現在先說一下街東頭的東關古渡和宋城遺址。

東關古渡是古運河邊上的一處千年渡口,古時候從古運河東面旱道進揚州都要在這里過渡。從黃海邊上過來的運鹽船也大都在這里的碼頭上、下貨物。河邊還停泊著從遠道而來的客船。想像得到這里曾經有過的繁華!現在這個渡口已經早就沒人擺渡了,在它南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座連接文昌路的解放橋,北面還有一座便益門大橋。整日車水馬龍,好一派現代都市的風采。運河邊上垂柳依依,風情萬種,婀娜多姿。渡口上面有一座古樸典雅的石牌坊,對著牌坊的東關街入口處新建了一座堪稱雄偉的古城樓,城樓是在宋城遺址上重建的,游人還能通過腳下的玻璃磚看到保存下來的南宋舊城的墻基。最讓人流連忘返的是這里的夜景,駁岸上的景觀燈綿延數公里,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不時有仿古游船緩緩駛過……

三,瘦西湖

每次到揚州都要去瘦西湖去走一走,起先這個景點的門票都只有幾角錢,后來我有一個內侄女婿到了瘦西湖管理處上班,去時大都是揩公家的油。等到門票漲到上百元時,我和老伴又都到了免票的年齡,因此,去得就更頻了。

我第一次去揚州是上世紀60年代,那時文革還沒開始,知青下鄉也是以后幾年的事,因此,對這個城市相當陌生。一齊去的還兩個鄰村的老年人,都是為生產隊去買山芋苗的。那次雖然沒買到一棵山芋苗,但卻讓我們借“出公差”機會逛了一趟瘦西湖與平山堂。那時的瘦西湖游人并不多,好像比平山堂還冷清得多,三年大饑荒剛過,人們都過著半饑半飽的日子,能有多少人還有興致去游山玩水?記得那天,開始時還有點新奇的感覺,到了下午時便覺得興味索然了,原因是中午只在平山堂廟里每人化二兩糧票一角錢吃了一小碗素面,餓得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扯得有點遠了,還是說說這些年來對瘦西湖的印象吧。

瘦西湖位于揚州西北郊,經過多次拓展,景區面積已經大得令人難以想像,據說現在占地1500畝!其中幾個傳統的景點都在一條L型的大河兩邊,這樣的地貌在水鄉農村幾乎隨處可見,但在這里這條寬不足百米的河卻被冠之為“湖”,也許冠名者覺得太過牽強才在前面加了個“瘦”字。不過,這條貌似極平常的河卻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它曾是唐羅城與宋大城的護城河,明、清時期,富可敵國的揚州鹽商們不惜重金競相在河邊建宅造園,多家亭園的匯集,使這里很早就形成了“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勝境。

我們每次都是從景區的南門進園,跟隨著熙熙攘攘的人流往北走,腳下的這條路就叫長堤春曉。有時正逢煙花三月,通道旁樹樹桃花燦若晚霞,幾步一株的垂柳像團團綠霧,一派醉人的江南春色。波光粼粼的河面上,不時會有一艘畫舫緩緩駛過,使人覺得仿佛身在畫中。

到了長堤春曉的盡頭就是徐園。徐園是辛亥革命時期大軍閥徐寶山的祠堂,規模不大,但結構得體,庭院錯落有致。內有聽鸝館、荷花池、春草池塘呤榭等景點,還有兩具南朝梁時的大鐵鑊(鍋),據說是鎮水之寶。徐園西北角有一座木橋,叫小紅橋,橋身被漆得通紅,過了橋便是小金山。小金山在L型河流的拐角處,堂前有一副名聯:“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來金山半點何惜乎小”;院子里還有一塊鐘乳石盆景,聽同行的導游說,是北宋時廣西送給開封朝廷的貢禮,途中遺落揚州,奇怪的是那塊石頭的平面酷似瘦西湖景區的沙盤模型。小金山西邊有一長堤伸向湖心,那是乾隆皇帝釣過魚的釣魚臺,站在那里可以看到美侖美奐的五亭橋。

五亭橋是景區的中心,它不但是瘦西湖的金字招牌,同時也是揚州市的標志。橋上的五座風亭就像五朵出水的蓮花,每次到那里去都有許多游客在橋上歇腳、拍照。橋梁專家茅以升曾評價說: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雄偉的橋是盧溝橋,最具藝術美的橋就是五亭橋。還聽說橋下有15個橋洞,每當皓月當空,每個橋洞的水中都倒映著一個月亮,所以就有了“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在揚州”的詠嘆,也使揚州多了一個別名叫“月亮城”。

與美麗的五亭橋遙相呼應的是湖對岸的小白塔。小白塔是一座實心塔,四面八角,周邊佛龕中雕有十二生肖像,塔身比例勻稱,通體潔白,極像一個亭亭玉立的美女站立在綠樹叢中。再從這里往西走便是1990年才重建開放的二十四橋景區了。

歷史上關于二十四橋的傳說有許多版本,一說是那里過去有二十四座橋,一說是一座橋上曾有二十四位美女在月夜吹簫弄笛。它的得名源于杜牧的一首詩:“青山隱隱水沼沼,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玉簫。”現在,由毛澤東題寫的這首詩的石碑成了這里一道亮麗的風景。景區的主體——二十四橋是一座長、寬均為24米的漢白玉石拱橋,欄柱24根,臺階24級。到了這里,一上午的時間就用完了,如果還有精力繼續玩就再往北走,那里還有一個近幾年才建成的景點叫石壁流淙。

穿過萬花園走出公園北門便離平山堂不遠了。

四、大明寺與平山堂

沿著不算太陡的坡道往上走,沒多遠就登上了蜀崗,這里可是揚州的制高點,但它還算謙虛,只稱是座“崗”,其實它比腳下的“小金山”要“高大、雄偉”得多。座落在蜀崗上的大明寺,始建于南北朝。這是一座典型的佛教寺院,寺內布局也是傳統的格式,其主建筑是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與杭州的靈隱寺相比其規模與氣勢都要差得多,它的名聲主要是寺內曾出過一位大德高僧——鑒真和尚。遠在唐代,鑒真大師在五渡日本失敗后,終于在雙目失明后以66歲的高齡第六次成功抵日,將中華文明傳播至異邦,后在日本十年,為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至今日本人仍將他奉為“文化恩人”。寺內建有鑒真紀念堂,是一座仿日本唐招提寺的式樣的建筑。堂前

的紀念碑是郭沫若題寫的。堂內有一尊鑒真和尚的楠木雕像,神態安祥而堅毅。

大明寺在唐代叫棲靈寺,當時的寺名源于寺內有一座建于隋朝的寶塔,叫棲靈塔。傳說中的棲靈塔氣勢磅礴,高聳云天,雄偉壯觀。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等歷代文人都曾登臨過并留下了千古絕唱。后來屢毀屢建,現在的這座美侖美奐的新塔是1996年才重新建成對游人開放的。塔高九層,方形,有點像西安的大雁塔。塔內供奉著佛骨舍利,游客如要登臨,還需再掏20元購票,而且是對任何人都沒有優惠。有一次,我和老伴也曾上過九層塔樓,雖然木扶梯相當陡,但上去后感覺還真不錯,除了有一層供奉著佛舍利,每一層都有精美的佛像供游人參拜。站在頂層圍欄邊極目遠眺,揚州這座被綠樹簇擁著的美麗城市盡收眼底。瘦西湖靜靜地躺在腳下,可以看得清湖兩旁的所有景點,甚至還能看到像螞蟻搬家般的緩緩行進著的游人。下來后還可憑登塔票到鐘樓撞鐘。

在寺內大雄寶殿的西側,就是聞名遐邇的平山堂。平山堂是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修建的,是一處專供士大夫與文人墨客們吟詩作賦的場所。人們都有習慣將周邊的好幾處景點包括大明寺都統稱做平山堂。內有兩副名聯很值得玩味,一副是:“曉起憑欄六代青山都到眼,晚來對酒二分明月正當頭”另一副是:“山與堂平千古高風傳太守,我生公后二分明月夢揚州”。緊挨著平山堂的谷林堂是當年蘇東坡為紀念他的老師歐陽修建造的,后面還有歐陽祠,祠內有幾幅名匾:如“風流宛在”、“遠山來與此堂平”等均出自名家之手。

在平山堂的西山坡上還有一個好去處——西園。那里原是康熙、乾隆皇帝的御花園,依山而建,山下還有一泓碧水,園內古木參天,構思獨特的假山怪石嶙峋,環境十分寧靜幽雅。其中有好幾處耐人尋味的景點,如:御碑亭、天下第五泉、鶴冢等。

大明寺東邊還有一個游人必去的景點叫觀音山,觀音山是揚州的天然制高點,沿著蜿蜒陡峭的磚鋪山道向上攀登顯然要比上平山堂費力得多。觀音山是揚州寺廟的代表。與傳統的佛教寺廟不同的是,這個廟里沒有供奉釋迦牟尼佛,而是供奉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的四位菩薩。正殿圓通殿供奉觀音(普陀山),東殿文殊(五臺山),西殿普賢(峨眉山),后殿地藏(九華山)。農歷六月十九是是這里的香期,據說來上香的信眾有四、五萬人。這里曾是隋焬帝下揚州時的行宮,明、清小說中常提及的“迷樓”就在寺院后面。傳說中的迷樓是一座天上絕無人間僅有的豪華宮殿。隋亡樓毀后宋人將其改為“鑒”樓,意為前車之鑒。

五、個園與何園

現在的揚州仍然有許多由鹽商營造的古典園林,其中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藝術價值的就是個園。個園的“個”字就是“竹”字的半邊。它建于清嘉慶23年,是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營造的私家園林。它的南門即正門在東關街的西端。大門很不起眼,與雙東街上許多古老的鹽商宅弟沒有什么不同,里面卻別有洞天。一大片青磚黛瓦的老房子,密密匝匝地擠在一起,大院套著小院,小院又連著小院,游客仿佛行走在迷宮中。有一間面積較大的客廳叫漢學堂,堂中掛著一幅鄭板橋畫的竹,兩旁的對聯既文雅且樸實:“咬定幾句有用書可忘飲食,養成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在別處還看到幾副楹聯表達了主人耕讀傳家的傳統理念,如:“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后有良圖惟勤與儉”、“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讀書”。可惜聽說后來他的子孫們并沒有給他爭多少氣。

個園的精華是它的后花園,前面的大片宅院反倒成了它的陪襯。過了一個上書“個園”二字的月洞門就進入了這座馳名中外的古典園林。在月洞門旁的修竹叢中插著數支石綠斑駁的石筍,寓意“寸石生情”。門西邊是一大片竹林,竹林中間有幾株瓊花樹,如逢煙花三月,瓊花與綠竹相映成趣。除了這些春景,園中還有戛、秋、冬三景。夏景在園西北角,主景是一座用青灰色太湖石疊成的假山,山中有石洞,游客可以在洞中穿行,山上有古松,山下有池塘,水上有曲橋,塘中有憨態可掬的紅鯉魚游弋在睡蓮間。連著假山的是一座橫貫東西的一字形長樓,聽說此樓名抱山樓。沿著樓前的長廊向東就是位于東北角上的秋景園。那里是一座用黃石堆疊成的假山,山勢較高,有小徑供游人攀登,山頂有一古亭,叫拂云亭。冬景在南墻下,假山與地面全用白色石頭,讓人有一種積雪未消的感覺。園里還有一座古建筑叫“透風漏月廳”,有一副楹聯:“何處簫場醉倚春風弄明月,江痕波影斜撐老樹護幽亭”。

出了個園的北大門就可乘公交去何園。因為對何園的印象不怎么樣,以為那里沒什么看頭,所以這幾年一直沒去過。何園在徐凝門街,離渡江橋很近,很早以前,橋旁邊有個客運輪船碼頭,我60年代的那次揚州之行就下榻在有個叫徐州客棧的小旅館里,曾去何園玩過一次,記得大門與普通民居差不多,里面好像還住著人家,只有一小部分對游人開放,門可羅雀,異常冷清。去年有人勸我再去看一下,說是今非昔比了,現在可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旅游景區了。到那里一看,還真的果不其然。大門前的街道也拓寬了許多,門旁書有“中國晚清第一園”的大字。游客絡繹不絕,聽說門票每人40元。

進得大門,不遠處就是“寄嘯山莊”的月洞門,聽導游說:何園原名寄嘯山莊,因園主人姓何,簡稱何園。清同治元年湖北道臺何芝艦離任后歸隱揚州,購得片石山房舊址,化13年建成了這座大型私家園林。整座園林由東、西花園和片石山房三部分組成,建筑面積7000多平米,廳、堂98間,因其建筑風格獨特,在傳統的中國造園藝術中融入了西洋格調,是晚清園林中的代表作。進了月洞門就是東花園,園內主要建筑是牡丹廳和船廳。南面的牡丹廳上嵌有鳳凰牡丹的磚雕,正中刻著牡丹、鳳凰等圖案,因其刻工精美,線條流暢,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磚雕藝術品。最精致要數北面的船廳,廳似船形,階下鋪著的瓦片與鵝卵石皆成水波狀,給人以水居的意境,廳前還有一副對聯:“月作主人梅作客,花為四壁船為家”。

西花園是何園的主體,園里空間開闊,居中有一不大的水池,水池四面設景。湖中還有一座四四方方的湖心亭。北面的兩層樓叫蝴蝶廳,樓體中部稍突出,兩頭略收斂,屋頂四角翹起,極像振翅欲飛的蝴蝶。蝴蝶廳是主人宴請賓客之處,廳里的板壁上雕刻著許多歷代名人字

畫,如蘇東坡的梅、鄭板橋的竹,唐寅的花鳥等。西花園的南面還一座桂花廳,庭前植有桂花樹。過了西花園就是片石山房了,片石山房是石濤大師的作品,石濤是明末清初的大畫家,晚年寓居揚州,留下了這座園林杰作,因其造型奇特,被譽為人間孤本。至此,這座不算太大的私家園林就走到了盡頭,我的這篇算不上游記的“雜記”也要就此打住了,待將來多走些地方再續。

? 本文由(高歌)編輯整理
? 更新于
分類
致詞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聲明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八月相約在內蒙古草原

八月流火,正是草原最美的季節。我們一行十一人跟隨旅行團前往內蒙古的希拉穆仁大草原,這是我們這次內蒙之旅的最后一站。想象中的大草原,是貼著地平線浮起的純白的羊群和睡蓮般優美的氈帳,是一騎絕塵的那達慕,是熱騰騰的奶茶,是烏蘭牧騎悠揚的長調,是馬頭琴憂郁的吟唱。 從呼和浩特市內出發,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抒情的人生哲理散文欣賞

人生道路雖很曲折,卻很美麗。只要你細心觀看,就能飽嘗沿途美景。多學習這些優秀的哲理散文,有助于拓展自己的眼界。下面是閱讀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抒情的人生哲理散文欣賞,供大家欣賞。 抒情的人生哲理散文欣賞篇一:善良就是救贖 每個人或多或少的多有點自己的私心。我們的私心不止傷害了別人,還傷害了我們自己...

?我的同學大老憨

韓德魁是六十年代中期我小學時的同學,大家隨著“韓”字的諧音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大老憨”,意思不是說他憨厚,而說他傻乎乎的不怎么精明。 六十年代那會兒,農民的孩子想離開農村,只有兩條路可以融入城市,一是參軍,二是升學,可是有幾個普通農家孩子能得到這樣的機會啊。 我們小學畢業考試的考場設在我所在的中心小學...

?有關做自己的中長篇散文

做自己,天上地下任我遨游;做自己,驚濤駭浪巋然不動;做自己,浮云遮眼我心永恒。下面是閱讀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有關做自己的中長篇散文,供大家欣賞。 有關做自己的中長篇散文:做自己就好 白襯衫,黑褲子,白球鞋,簡單,隨意;不漂亮,不溫柔,隨心.隨性。或許我不是你眼中的寶,沒有你所謂的女人味.琉璃心...

?軍營無處不飛歌

如果說,音樂是蕩滌心靈的清泉,歌聲則是啟迪心靈的鑰匙!而軍營里的歌聲,更是起到鼓舞士氣、凝聚力量、激勵斗志、展示軍威的作用。細數人民解放軍走過的九十年發展歷程,每遇強敵總能迸發出強大的精神力量,進而取得最后的勝利,這種舍我其誰、排除萬難、戰勝一切強敵的亮劍精神從哪里來?我覺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白人最猛性xxxxx欧美馆 |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欧美老少配xxxxx| 天天干2018|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翁与小莹浴室欢爱51章|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757|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男女一进一出抽搐免费视频| 国产激情视频网站| 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另类视频第一页| 两个人看的www高清免费视频| 成年人性生活片|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精品国产电影久久九九|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mv图| 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黄网站色年片在线观看| 天堂а√中文最新版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毛片免费全部播放一级| 国产jizzjizz免费视频| 香蕉伊思人在线精品| 影音先锋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 真实国产乱子伦沙发睡午觉| 国产婷婷综合丁香亚洲欧洲|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就| 日本加勒比一区|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99re热视频这里只精品| 成人禁在线观看| 久激情内射婷内射蜜桃|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