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覽:4045 次
作者:左氏春秋
來源:閱讀網
發布于:
字數:735 字 閱讀時長:大約 1 分鐘 ?
字數:735 字 閱讀時長:大約 1 分鐘 ?
我愛聽雨,愛聽故鄉的雨。
靜夜聽雨,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當,當,當,雨滴落在屋瓦上,清脆悅耳,輕盈得像一首首空靈的小詩;嗒,嗒,嗒,屋檐上的雨滴落下來,幻化成一串串悠長的夢,伴我酣然入眠。
最妙的,莫過于在故鄉聽雨。下雨天,哪兒也不去,泡一壺香氣裊裊的清茶,趴在窗臺,看竹,看樹,看遠山。這時候聽雨,竟能品味出奇妙的意趣。院落外的幾竿翠竹,經雨更油亮,墨綠。細雨淅瀝,竹韻蕭蕭。秋風起,幾片竹葉飄落窗前,帶來絲絲涼意。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清代大詩人鄭板橋由聽竹聯想到民生民情,他胸懷天下,必系蒼生的民本情懷,令人肅然起敬。
南墻下的兩株梧桐,在秋雨的潤澤下,似乎更茁壯了,一點也看不出這個季節應有的蕭瑟。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梧桐和雨,好像牽扯出永遠綿綿不盡的愁緒,成為文學作品中最永恒的意象。而我聽雨打梧桐,雨打芭蕉,更多品味到的卻是一份溫馨,一份閑適,一份寧靜。
遠處,是層層疊疊的山巒。煙雨迷蒙,霧氣氤氳。松樹們都靜默著,在接受秋雨的洗禮。一層秋雨一層涼。秋風起時,松濤陣陣,這時,你才真正感覺到秋意濃了。時近傍晚,暮色四合,蕭蕭雨歇。遠處的群山只剩下大致的輪廓,隱約可見莽莽蒼蒼的青黑色。遠遠傳來喇叭聲和時明時暗的光柱,那是盤山公路上的運輸車輛,它們打破了夜的寧靜,山的寧靜,村莊的寧靜。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宋代詞人蔣捷的這首《虞美人》,以聽雨為主線,將人生不同時期的境遇,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有濃重的沉郁感和滄桑感。聽雨,我雖聽不出這么多的感傷,但仍愛極了這首詞。
我愛聽雨,愛聽故鄉的雨。不管我身在何時,何地。
? 本文由(風吟)編輯整理
? 更新于: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