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896 字 閱讀時長:大約 2 分鐘 ?
我的故鄉在灞橋區原十里鋪鄉董家門村。西安解放時董家門有13個大院,除1個院子外,其他都住的是姓董的人家。九伯父大名叫董鴻勛,家在村西頭老2號院。由于他在自家堂兄弟中排行為九,小名九娃。
新中國成立前九伯父務農為生,農閑時給西安北關一家加工副食的粉坊老板駕馭一輛騾拉大車運輸貨物。九伯父秉性耿直、處事果斷、熱誠助人,在董氏家族中威望很高。
我母親在世時多次向我講述九伯父的救命之恩。
那是1942年秋,我母親懷孕頭胎臨產。我父親當時在西安東門內玄風橋一家私人商務印館干印刷工,由于白天日寇飛機轟炸,西安城里人躲避,加上工作忙,要看門戶不能脫身回家。家中有爺爺、奶奶和幾位叔、姑。按當時我們那一帶習俗,生小孩不能出村,只能請本村接生婆在家中接生,怕傷了家族的人丁旺氣。請的接生婆發現我母親懷的嬰兒是立生,即難產,怕出人命,不敢出手接生。母親疼痛難忍,家里人急得不知咋辦。九伯知道后,當即決定:快把人送往西安醫院。
那時,西安大醫院只有廣仁醫院,即現在解放路西安市第四人民醫院前身。幸好,九伯有一個妹夫在醫院給洋醫師當助醫。這時有村民議論:日本飛機不時轟炸西安,城里拉警報人心惶惶都往鄉下跑,咱現在非要進城,路上萬一有個意外;咱不能破老先人的規程,生娃不能出村。九伯主意已定:想那么多能咋?救人要緊。
九伯鋪了被褥,叫鄉黨幫忙把我母親抬上大車,由我的一個姑姑陪護。九伯冒險駕馭自己那輛大車由通往西安的近道進中山門,經中正路(即現在的解放路)快速趕到廣仁醫院。九伯找到他妹夫,將我母親送進接生房,經洋醫生檢查羊水早破,出血過多,腹內胎兒已夭折。若再延誤半個時辰,大人的性命也難保住。洋醫生不得不采取剖腹手術把女嬰分解取出,終于挽救了我母親的性命。
多少年來,母親提起此事總是惋惜地對我講:娃呀!今世你命已注定沒有姐姐。
后來逢年過節父親都要買些禮品送到九伯家中表示謝意。我懂事后也曾感謝九伯挽救母親生命之恩。
西安解放后,九伯先后擔任本村貧下中農協會委員、監察委員、生產隊長,為生產隊大力發展副業生產、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出謀劃策。
1990年,83歲的九伯父不幸病逝。當時我村一街四巷的男女老幼為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送行。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