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589 字 閱讀時長:大約 3 分鐘 ?
相傳,民國時期四川瀘州有一戶川劇世家,掌班的叫李荃盛,是李家班川劇第5代傳人。李家到了李荃盛這一代,人丁不興,且陰盛陽衰。李荃盛與夫人成婚20載,只得一女,名喚李金蓮(不要吐槽這個名字哈哈哈)。金蓮生的極美又十分聰慧,二八芳齡就已經將李家班的24手獨門川腔唱的出神入化,唯獨這變臉絕技,在李家一向是傳男不傳女。雖說這李家已無后繼男丁,但固執封建的李荃盛任憑女兒如何哀求都不肯將此技傳授于她。
李家唱戲有個規矩,叫“點籠迎客”。一般同城百姓來聽,通常點4只燈籠,位于東西南北各一只,意味四面尊賓,且只唱8腔普調,;而若有行家來聽,則點8只燈籠,于偏角處各加一盞,意味迎八方來客,且唱全24腔李氏川調,但唱完后行家必須給予點評,或上臺切磋,若是說的好,分文不取。若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則戲銀加倍;而若是有極尊貴的賓客前來,則要點齊16只燈籠,照的戲堂金碧輝煌,且除了這24腔川調外,還要拿出獨門絕技變臉之術迎客,而這貴賓也要拿出一錠金子作為戲金方才不算失禮。而李荃盛掌班以來正值抗日戰亂之際,雖說日軍正在節節敗退,但是依然是外有倭賊,內有悍匪的亂世,這聽戲的行當自然是不好做的。所以莫說這16只燈籠迎客,就連最普通的“四面尊賓”也是偶爾才能開鑼唱上一出。
這天,李荃盛像往常一樣,讓閨女金蓮開了戲堂后蹲在后臺邊打盹邊等客。卻見金蓮帶著縣長和幾個日本軍服裝扮的人,開口就要點16燈。領頭的日本軍官也不說話,直接掏出5根金條來,可李荃盛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這日本軍官點名要看的是“鬼面”變臉。
說起這“鬼面”便正是李家班獨霸川劇行當的秘訣?!肮砻妗笔抢罴易鎺煚攧撟鞯淖兡樒嫘g,是用真人的人皮做底,再經李家獨傳的制作術精心制出與人臉幾乎完全相同的五官,其準確度可以精細到毛孔,不同的五官組合在底皮上就可幻化成這世上幾乎所有的人,戴在人臉上足以以假亂真,而戴著它上臺唱戲的,一個人就可以分飾5到10人的角色,再配以不同的唱腔,分外精彩。但是李家對于鬼面的規矩是“非皇不變”,意思是,只能給皇帝看,別人沒資格。到了民國時期哪里還有皇帝,所以,就算是再大的軍官也變不得。更何況是日本人。
見李荃盛似乎是不情愿的樣子,軍官便要求看“八方來客”的戲。這下李荃盛沒啥說的,便讓女兒金蓮扮上相開腔,這軍官一聽便是一個下午。第二天,這軍官又來了,這次他沒帶著縣長,而是自己帶著一群兵直接包圍了李家班,將李夫人和金蓮綁了,逼著李班主唱鬼面。
李班主雖然固執封建,到底是顧著妻女的姓名,便扮上裝唱了。鬼面一出驚的軍官連連稱奇,定下約定三日后,要迎娶李荃盛之女,并要求以全套的鬼面做嫁妝,否則就屠滅李家。他派兵團團圍住李府,連一只蒼蠅都不許出。
原來這軍官正是日本最大的指揮官崗村寧次,如今日軍節節敗退,唯一反敗為勝的機會便是潛入抗日聯軍,盜取秘密作戰指揮圖,而崗村寧次的陰謀便是想利用這鬼面之術,用日軍神不知鬼不覺的代替抗日聯軍,再陰謀取勝。而李家女兒李金蓮的美貌更是引起了好色日軍的注意,意欲強行占為己有。
李家班主盛怒之下一病不起,在規定日期的第二日晚上,李班主將畢生所學的全部鬼面術傳授給了女兒金蓮,便撒手而去。
第四日清晨,崗村寧次帶著人馬闖進李家戲堂,只見金蓮著一身紅衣,手捧一個匣子坐在戲堂正中央。崗村寧次擔心有詐不敢貿然上前,便舉目駐望,只見金蓮微微一笑,輕輕一揮手,便換成了一幅江南美人的模樣,再一抬手又化作嬌艷的異族姑娘,短短的幾個抬手間,已切換成數十張美人面孔。這等奇景驚艷了在場所有人,崗村寧次再也忍不住,飛奔上前想一親香澤之際,只見金蓮再一抬手,面上化作如黑白無常的厲鬼模樣,只聽“嘭”的一聲,金蓮座椅下的炸藥被引爆,崗村寧次和金蓮一同化成了灰燼。
后來四川一帶都流傳:是金蓮最后的黑白無常面嚇跑了鬼子,導致四川一帶成為了唯一一個沒有被日軍占領的大省。而“鬼面”變臉之術也隨著金蓮一同化為了灰燼,永久失傳。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