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元宵節

閱覽3552 作者:駱瑞生 來源:文學網 發布于
字數2101 閱讀時長:大約 4 分鐘 ?

在我的故鄉,正月初一早上和元宵節早上都要吃湯圓,大概是討個團團圓圓的意思,但是現在我們那里有些人家不吃湯圓了,而是做餃子,餛飩來代替。但我家每年都做湯圓吃,從來沒有改變。小時候我還在被窩時,就被我母親喚起來,她常用揚起的調子給我說,懶豬,快起來放鞭炮吃湯圓咯,我聽到后骨碌一下從床上翻起來,跑去放鞭炮了。

我家的湯圓都是父母做的,他們在元宵節這天起得很早,燒水,和面,包餡子,煮好后天才剛亮,而這時我都在睡覺,我現在想來,我竟然沒起來做過一次的湯圓,都是他們做的,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每年都起得這么早,有幾年我故意早起,以為他們還沒做呢,可是走進廚房,就聞到水燒開的味道,他們周圍霧氣繚繞,一副人間溫情的樣子,他們會對我說,時間還早,你再去睡會,煮好了叫你。

這是一種遺憾又溫柔的心境,雖然我年年長大,但是這種溫情卻從沒有變得少。

今年正月初一我說要幫忙做湯圓的,可是到底沒起得來,他們總是太早了,我反倒在湯圓煮好后讓他們催了兩三次才爬起來。

我家的湯圓都是自家做的,沒去買過超市賣的,今年母親說早起煮湯圓太累,就去超市買了三袋速凍湯圓來,卻終究沒有煮,他們依然早起燒水,和面,包餡子,煮湯圓了,不知何時何刻,煮湯圓成為了我家一種溫柔的約定,如果正月初一或元宵節沒吃自己做的湯圓,就感覺不踏實。

我家的湯圓只有兩種餡子,一是黃糖的,一是豬肉餡的,從我小時到現在就從來沒變過。將黃糖和豬肉剁碎,不加任何調料,直接放入湯圓皮里包,再用隔夜的篙水煮,再打幾塊豆腐下去,煮熟就好了。這篙水兩字我不知道是怎么寫的,且這么寫,篙水是瀝清后的豆漿,這豆腐是完全煮好了的,并不是豆腐花,所以這豆漿相當清澈爽利,豆漿隔了一夜后,便變得有些酸,煮了之后又帶點甜,所以很適合煮湯圓。

煮好的湯圓要去祭飯,先讓祖先吃了之后我們才能吃,這個儀式都是我祖父主持的,他還會磕頭,小時我常爭著去磕頭,覺得這是無上的榮光,祭祖時女人是不能磕頭的,只能在旁邊看,我小時磕頭,媽媽姐姐就在一旁笑我,說我磕頭的姿勢不對,可是現在這一幕再也不會發生了。我爸從來不磕頭,一要磕頭就溜走,而現在我也這樣,磕頭時我就跑出去放鞭炮,我祖父給祖先磕頭的背影讓我很心酸,猶如是一個時代行將逝去的蒼涼的背影。

我現在回想,我的家族情結就是在這一次次的祭祖,一次次的傳統活動中養成的,我常數著族譜上各個祖先的名字發愣,我想象著他們是怎么度過他們一生的,他們是否會知道在幾十年幾百年后,有一個流著他們血的人在回思著他們,這該是多么奇妙的一幕啊,有著同樣血脈的人在相互遙望,穿過時間的鴻溝。

我們那里的元宵節是和正月十四一起過的,正月十四是我們那里的大年,這一年會再吃一次年夜飯,會大規模的祭祖,會去給祖先的墳頭上亮燒香,會在家里的每扇門邊插上蠟燭與香,這叫做守歲。小時我常跟在祖父和父親后頭做這些事,一根蠟燭燃起來了,我就高興得拍掌,我的眼睛倒映著燭光,倒映著一種古中國的影子。我現在想起這些來就變得傷感,似乎那燭光,那歡聲笑語,祖父與父親的背影,都模糊起來,都漸漸遠去。

那晚我還會得到一只小燈籠,我記得幾年前我家的閣樓上還有燈籠的骨架子,有祖父為我們做的,有父親為我們做的,祖父是木匠,做得很好看,父親的手藝差,做得歪歪扭扭,這燈籠的底板是可以往下拉的,在上面點上燭,將燈籠架子用透光的白臘紙縫了,便成為了燈籠,我那夜都會提著這燈籠走來走去,和小伙伴一起比誰的好看。我為了顯示燈籠的作用,我會不讓父母帶手電,不會讓他們開燈,我覺得所有的光亮都是從這小小燈籠發出來的。

在下半夜時,就是元宵節的凌晨,我們那里還會有趕麻雀的活動,小孩們會提著燈籠,一大群人跑來跑去,嘴巴里喊著:

趕麻雀,趕麻雀,

趕到山那邊,趕到山那邊,

不要回來吃我們的包谷。

這是古中國一種失傳了的驅邪祈神的活動,那時我們卻覺得這是頂好玩的游戲,我們熬到半夜不睡覺,讓父母把燈籠準備著,等到有人在門外吆喝一聲就沖出去。那時我的眼睛都睜不開了,我父母想讓我睡,就說不去趕麻雀地好不好,我不同意,繼續等著,終于有人喊啦,趕麻雀啦——。

然后我就沖了出去。

我父親,和別人的父親,會拿著手電跟在我們身后,他們怕我們出事,因為我們要在黑夜里跑很遠的一段路,我們要跑到下一個村,把麻雀趕到別人的村去,這樣麻雀就吃別人家的包谷而不吃自家的了。

而別村的小孩也會把麻雀趕回來,不準我們趕到他們那里去,雙方就趕來趕去的,鬧個一夜,有時兩個村會聯合在一起,把麻雀趕到再下一個村,熱鬧得很,因為如此,小孩們還打過幾次架,所以后來大人們便不準小孩趕麻雀了。

我最后一次趕麻雀是在我小學時,那時已經沒什么人趕麻雀了,我央求他們一起去,但沒人陪我,我就自己去了,沒成想走到半路就進入了別人的埋伏圈,他們朝我扔泥巴,我哭了,然后我就哭著回來,第二年就沒再去,也永遠不去再去了,現在這項小孩的活動已經徹底消失了。

第二天天一亮,就吃湯圓,吃完湯圓,元宵節就結束了,我們那里是沒有元宵燈會的,可是后來我別了故鄉,在城市喧鬧的燈會上,再也沒感覺到熱鬧,那再多的彩燈,不過是掛著的死物,沒有一點東西了。

我就無限傷感起來,一切都變了,世事,中國,故鄉,連同我,都變了。

? 本文由(楚普閱讀網)編輯整理
? 更新于
分類
致詞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聲明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

? 猜你想看

?寫給父親的思念

五年,有多長。有五個春夏秋冬,有五個葉落水流,開心快樂過,愁苦絕望過,唯一不變的,是這五年,我再難見父親一面,他去往另一個世界,和我母親、大姐在一起,偶爾也到我夢里來,不喜,不悲,不說話。 我不是細心人,沒有好好珍藏父親用過的物品,碗筷、衣服,或者堪作紀念的其他東西。本來喜歡那件老式松木柜子...

?孤單的行走(孤獨)

他說: … 孤獨 是久無人居的古城是秋冬凜冽的寒風 是寥無人跡的深山是繁華喧囂的角落 是空蕩房間的蜷縮是孤身行走的旅程 我曾無數次的書寫孤獨,孤獨是什么,是一個人行走,是一個人獨立,沒有陪伴,沒有隨從。還是些什么。其實孤獨只是心里沒有棲息,走到哪里都會覺得孤獨。

?學子走訪民間,探訪民辦教育

今天是一個陽光明媚的一天,在這個明媚的日子,“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社會實踐隊的調研組,出發走訪市民做調查。 實踐隊調研組一早就出發了,一路上大家歡聲笑語,暢談著,興致勃勃。而且幸運的是,很快就有市民配合做了第一份調查問卷。當我們拿到那第一份已經完成了的問卷時,有說不出的高興。而這成功的第一步...

?你的人生是在挑水還是在挖井

從前,有兩個和尚住在相鄰的兩座山的廟里,一個叫“一休”和尚,一個叫“二休”和尚。這兩座山上都沒有水,因此兩個和尚都需要到山下面的一條小溪去挑水,才有水喝。他們經常會在挑水的時候遇到,因此久而久之兩人便成為妤朋友。 就這樣,時間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覺己經過了五年。有一天,二休像往常一樣到小溪去挑水...

?“底氣”問題

忘記給電瓶車充電了,速度稍微加快一點,電量的指針就到了最下一格。電瓶車說明書上說得很清楚,20碼是最省電的,所以為了讓電瓶車保證我能夠到達目的地,只能在20碼上奔跑。眼看著,別的電瓶車“蹭蹭”地越我而去,我也只能望車興嘆,慢悠悠地往前趕。沒辦法,底氣不足啊。 底氣就是實力,沒有實力就沒有底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夜夜嗷嗷叫| 亚州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高清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漫画大全彩漫|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fabu14.xyz| 浪货夹得好紧太爽了bl| 在线观看麻豆精品国产不卡|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91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女人毛茸茸|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久久香蕉国产视频| 韩国资源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喷水|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欧美三区|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1分29|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4444在线观看片|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7| 国产女合集六超多超嫩部|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美女扒开尿口直播| 太深了灬太大了灬舒服|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两个人看的视频高清在线www| 日韩美一区二区| 国产freexxxx性播放| 《调教办公室》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制服诱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四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 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在免费jizzjizz在线播|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草莓视频在线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