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4239 字 閱讀時長:大約 8 分鐘 ?
在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的心情是沉重的。我原本以為孩子們都是純真、善良,又可愛的,可這件事的發生卻深深地刺傷我的心靈,使我不得不重新思索當今孩子們的思想道德現狀,也不由得為他們擔憂起來。
一件事情的發生,往往與以前的事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若要探本溯源,弄清它的來龍去脈,就讓我從眼前遇上的這件尷尬事說起吧。
在我的意識里,這一天同樣是個陽光明媚,令人愉快的一天。下午上完課,我照例回到辦公室,端起杯子想要喝些水潤潤嗓子。剛才的講課已經使我口干舌燥,現在坐下來稍作歇息,喝點水,提提神,準備下節課繼續再上。當我正要舉杯痛飲的時候,我的幾個學生火急火燎地跑到我的跟前,急不可待地說:“老師,不好了!”我的心咯噔一下繃緊了,是誰發生意外了嗎?我趕忙問:“發生什么事呢?”
“我們剛才上廁所時,突然發現墻壁上有你的名字……”
“我的名字!”我感到很驚奇,“是哪個不懂事的小鬼寫的?
”不知道,反正寫得比較模糊。“
”既然一時找不出是誰寫的,先把它擦了,以免造成更大的影響。“我輕描淡寫地說。
”不行,你去看看吧!或許能辨認出是誰寫的……“
在一群替我抱打不平的小鬼面前,我動搖了,我想,他們也是出于一片好意,我不能涼了學生的心。再者,為了維護老師的尊嚴,就必須找出”真兇“,嚴懲不貸。我吩咐一兩個學生帶上抹布和水,跟我一同去校外的廁所。
我們校園小,一直沒能修建一座供學生使用的廁所,只能去校外村委會旁邊的公廁。一想到公廁,我又敏感了起來,如果不及時擦掉這可恥的字跡,將會帶來多大的不良影響呀,我一邊走一邊想,不禁加快了腳步。
走進廁所,順著學生指給我看的紅磚墻墩,仔細端詳后果然看出了墻上的字跡:***是豬。頓時,我的頭腦一陣眩暈,像是被人打了一蒙棍。幸好有我的學生在,我強打精神,用話語自嘲道:”啥時把我的名字寫到天安門城樓上去,他的本事才算大呢!“隨即引來學生一陣哄笑。
本來我想這件事就這么不著邊際地劃過,我也不想提及此事,就像沒事一樣。可當我回到教室后,我的一班學生不答應,他們個個群情激奮,摩拳擦掌,儼然一副不把此人揪出就不善罷甘休的架勢。面對這種情形,我也不得不表表態:”同學們,我首先肯定,做這件事的人不是個好學生,希望他今后不要犯這樣的錯誤了,大家也引以為戒,因為尊敬老師,這是學生最起碼的道德要求。“話音剛落,幾個學生便坐不住了,他們七嘴八舌地說,”這肯定不是咱們班學生寫的,寫字的另有其人……“”老師,你想想平時你批評過誰,誰會跟你過不去?“”這還能有誰?不就是馬某嗎?“
一句話驚醒夢中人,剎那間,一石激起千層浪,一種不可名狀的憤怒催逼著我,把我再次帶回到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中。
”報告?“
”進來!“
放學了我正批改著作業,一位我們班的女生神神秘秘地走了進來。”放學了,還沒走,有事嗎?“
”老師,你心里要有準備……“給我又是一個緊張。
”說吧,我還挺得住。“我詼諧地一笑。
”我剛才聽見馬某罵你了……“我不由得警惕起來,因為事關學生馬某的事情,我不敢輕視怠慢,一提起這個學生的名字我就會情不自禁地繃緊神經。不是說我怕這個學生,是因為此生多年來擔任班長一職,她一貫傲慢無禮,目中無人,又特別善于偽裝,特別狡猾,要說她幾句就大哭大鬧,不可理喻。不容置疑,這位學生將馬某和誰在那里,說的我什么壞話都一五一十告訴了我。這還用得上分辨事實的真偽嗎?我再也坐不住了,心亂如麻,我很想不通馬某,她曾經是我帶過的上一屆的班長,我一直待她不薄,一直捧她在手心,一直很信任她,直至發生一件出乎我意外的事,我都包容了她,繼續留用她做班長,也沒給她難堪。現在倒好,我卻成了我用的班長的攻擊對象,這不是恩將仇報嗎?這如何讓人接受得了,忍受得住呢!如果不是發生那次意外,讓她的丑行曝光于眾,她或許不會記恨我,我們或許還會相處得融洽一些吧?
那是我剛調入本校接管的一個班級,起初對班級的學生并不了解,就順便起用了原來的班干部,包括班長馬某。但在以后的半學期里,我越來越覺得她好像不是我的班長,而是她們原先班主任的班長,原先的班主任就是現在給他們帶數學的老師,與我同姓,也姓吳。原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們又同帶一個班,理應團結協作,齊心努力,可我萬萬沒有想到,她跟我之間常常為了班級管理而意見相左,甚至連學生也感覺到了我們的分歧和矛盾。在這種前有阻撓,后有壓力的困難中我艱難地進行著班級的管理和建設。我也試著企圖通過搞好我們二人的關系來減少我工作的壓力,但我的盛情卻遭到更為冷酷地打擊。她居然張口向我要回她的班級,要做原來的班主任,我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嚴詞拒絕了她的狂妄要求。我想,你不是太目中無人了嗎,你能當,我為什么就不能?如果你做得好,為什么被我替代了呢?你看看把這個班的學生都教唆挑撥成什么樣子了!難道你沒有一點自知之明嗎!從此,我們貌合心離,我不愿,更覺得她不配做我的搭班。
顯然,大人的舉動逃不過機靈的孩子的雙眼,當他們確信他們原來的班主任與我分道揚鑣以后,便更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更可氣的是現在還做我們班長的馬某,她對班級的事務也不那么精心了,聽著是個班長,卻一點給我這個做班主任的當不了好助手。也許是我不夠狠心吧,我就是下不了她當班長的官,因為,據我所知,她自一年級到五年級一直是班長,舍此取誰?我的顧慮可能多了些,人家這么一個好班長,我怎么說卸就卸呢?仁慈,往往給我埋下了不堪設想的禍患。
步履艱難的一年總算過去了,我終于跟自己班的學生熟悉了,學生們也漸漸開始比較信任起我來。還不錯,我所帶的語文成績平均分達到了93.6分,優秀率為97%,我正滿懷信心地準備跟班升級時,我的愿望因為人的飛短流長和危言聳聽而泡湯了。可惜,這個班又要換班主任了,但卻不是他們原先的吳老師,在新學期開始,她已不知去向,我也沒打聽過,因為,彼此忘了對方最好。
我是個傷不起的人,曾經的傷痛我不想再提。
現在我已經帶上了新的班級,我很樂意做孩子們的大朋友、大哥哥,繼續做好他們的父母親,照管好他們。這個班的學生們也很討我喜歡,我覺得沒有比現在更叫我舒心愜意的了。然而,令我不痛快,攪擾我心情的人物還時不時閃現在我的身邊,使我不能開心顏,我真是苦呀。說起馬某,那好像一直是我揪扯不斷的痛。我們之間的一些過節,其實不是我的錯,是起由于一次意外的發現。一個學生在打掃教室衛生的時候,無意中展開一個揉皺了的小紙條看了看,如果把這個紙條當做垃圾倒掉的話,我和馬某也不會有太大的誤會。但偏偏那個好事的學生竟然公開讀起了紙條上的字——吳**,我恨死你了,我要揍扁你!漫畫是一個怪臉。當著全班學生的面,我能不失自尊嗎!
”誰寫的?“我怒不可遏地問。沒人回答,一個學生說:”你看筆體就知道是誰的了“,在關鍵時刻,總有聰明的學生替你醍醐灌頂。事情當然查清了,只要我想做的,我終究會弄個水落石出。真相大白,原來是我一直看好,一直信任,一直支持的我的班長——馬某。我快要崩潰了,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明擺著的事實。別人做這事我能理解,也能接受,可——就是我們的班長,竟然辱罵我,說恨死我了,我的天啦,我到底做錯了什么!我仰天長嘯……
我似乎一直在挑戰自己容忍他人到何種程度的極限,這次,我同樣的,選擇了繼續以寬己之心去寬人,”我想孩子們犯錯,有時是出于無心的“,這是馬某的媽媽事后向我道歉時說的原話。我還能怎樣,繼續忍耐,繼續高風亮節,大人不計小人過,怎能跟孩子一般見識,我也想,他們畢竟還是孩子。為了不帶給孩子心靈的創傷,我還心平氣和地開導她不要想不開。
我的仁慈并未換來好的回報,反而讓那些心胸狹窄的人更變本加厲、耀武揚威起來。這不,有人又告馬某的黑賬來了。我這次絕不輕易放過她,太猖狂了,膽敢欺負你們的老師!我出去把馬某叫了進來,劈頭蓋臉地問:”你罵我沒有?“不吭聲。
”你既然敢罵,就敢承認!“嘴唇緊閉,都快憋成一個青包了。
”我究竟做錯了什么,讓你要不停地罵我?“寧死不屈,奈我何如的一副樣子。
我正要繼續追問,誰知她卻轉身逃走了,我追了出去。看她能跑到哪里去,簡直都快成精了!我一直尾隨其后,我打算去她家把這件事說清楚。但我還是擔心,千萬別出什么意外呀,在人想不開的時候做出傻事,這樣沉痛的教訓還見得少嗎?
我的這次不受歡迎的家訪并未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人家的媽媽堅決否認她的孩子有罵人的現象,還說孩子在家里是怎樣怎樣得乖,如何如何得聽話,她在家里是一直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師的。我還能說什么,我想做家長的怎能如此護短,包庇孩子,縱容孩子呢?我無言以對,憤然離去。
事過不久,廁所墻壁上出現罵人的話了。還能有誰?不就是馬某嗎!我想這人怎么這么骯臟呢,罵人都不撿個干凈的地方,豈不知自己的做法與臭不可聞、見不得人的廁所有何兩樣?
我正被此事攪得毫無食欲、悶悶不樂時,手機鈴聲突然響起,”喂,是吳老師嗎?“
”嗯,你是?“
”你說要看學校的監控錄像,看到是誰在墻壁上寫字了嗎?“
”我還沒看呢,吃過飯就看。“
我突然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好奇怪,我連忙問:”你是誰呀?“
”我給你說,是楊某寫罵你的話“,我終于辨清是誰給我打電話了,不就是李某嗎。
下午,一個學生剛到校就跑來向我報告李某的事,”老師,李某向你承認錯誤了嗎?“
”李某說是楊某寫了罵我的話呀?“我說。
”老師,李某說過要向你承認錯誤的……“
我恍然大悟:李某給我演了一出賊喊捉賊的戲呀。原本是想打電話承認錯誤的,但聽說我還沒查出真兇時,竟隨機應變、將計就計改口成檢舉揭發了。可李某怎么也沒想到有學生及時向我報告了她曾有過的真實想法。當我一下子明白是怎么回事的時候,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自言自語地說:”現在的孩子真可怕呀!“我倒要看看她李某還怎樣繼續往下演這出戲……
為什么我就這么肯定地說是李某干了這件事呢?在”壁罵“事件前,李某就單獨對我說:”在這周的某一天楊某將要在墻壁寫罵你的話了。“
過去一周了,我問李某:”你說楊某要寫罵我的話了,怎么不見寫呢?我故意這樣責問她,因為我知道她和楊某早就結怨過深,我也不想再聽到她詆毀同學了,奉勸她還是收斂收斂自己的言行吧。她卻執意地說:“楊某會寫的,你等著瞧吧!”結果,李某終于迫不及待地替楊某完成了這個諾言。
你看,自己做了壞事,還一定要嫁禍于人,還要接老師之手達到懲罰他人的目的,“借刀殺人”的伎倆還不夠可怕嗎?我想,小小年紀竟會想出如此計策,即使看過《三十六計》的成年人,也不見能得心應手地使出這般卑鄙無恥的手段吧!
真可惜,我們小時候那種天真無邪、兩小無猜的純真善良,在今天的孩子身上已經很難看到了。
? 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