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901 字 閱讀時長:大約 4 分鐘 ?
寫景美文欣賞:林帶之歌
我為這縱橫交錯的林帶林網唱一支莊嚴的贊歌!我不唱它植物種類的眾多,因為,據說地球上的植物已有三十萬種之多,真是豐富多彩,千差萬別,而它——紅色草原上長長的綠堤,在祖國六萬分之一的版圖上,小得何曾有它的位置。我不唱它的美麗,以及為了人民的健康和國家建設的需要。因為,十年來管在親愛的祖國的土地上,出現了無數的國營防護林帶。人民公社和國營農場的耕地上,成長著無數的護田林,而在茫茫無際的沙漠中,固沙造林,已經蔚為奇觀。
我要歌唱這林帶的精神,它注入了一個老共產黨人純樸的感情和高尚的德行。
今年秋天,我到紅色草原采訪,剛到興隆泉人民公社,大家建議我去紅星林場,看一看那兒的林帶林網,說是看了就會了解人們常說的北大荒,起了多么巨大的變化。
紅星林場的黨支部書記孟兆海同志,1949年第一次當選為林業模范,此后十二年,年年是模范,已是全市知名的老林業模范了,今年六十二歲,但還非常健壯。他對待樹木,有一種深厚的愛,對待社的林帶林網,更不用說了,社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懂得他的性子。要是誰無緣無故弄死一株樹苗,哪怕是告到公社黨委,他也決不原諒這種他認為是犯罪的行為。
到紅星林場那天,正是秋收結束階段。一年一度的冬季造林運動,正在緊張進行。站在屯子口極目四望,真是“遠看蒼茫近看翠,樹苗剛勁林帶幽”,穿過一層層綠波,終于在一條長長的白楊林帶的邊緣,會見了老孟書記。他給我的印象,就像是從懸崖的石壁上,從古老堅厚的石縫中,生長出的一株粗壯的挺拔的古松。在陽光下,迎著東風,搖擺著自己的枝葉,顯得格外蒼勁有力……
我為什么會有這樣一種高尚的感覺呢!我為什么不感到他像沙漠里的梭梭樹,據說那樹干連斧頭也砍不斷;我為什么不感到他像世界上那些的確堅硬得能做機器零件的樹木呢!這是因為我受了我們祖先的熏陶。大家知道,古人把松樹、竹子和梅花合稱為“歲寒三友”,稱頌它們堅貞不屈的性格。按照一般的理解,這三者之中的松樹最為倔強,梅花比較孤傲,竹子卻很清高。而它們排列的次序是:松、竹、梅。這豈不是對人尊敬的一種很自然的感受嗎!
在白楊林帶的邊緣呆著,我感到分外舒坦,什么話也沒有說,長久長久地凝視……
我覺得跟老孟書記站在一塊,是一種幸福。他有一副莊重的雄姿,而且充滿幻想,他像生活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青年人一樣,心在向更深更遠的未來探索……
回到場部辦公室,“重陽”節后的太陽,從窗口射進來,仍舊很有力量,老盂書記額面上熱烘烘的,像點著一盆火。他卷好一支煙,唱起了自己的生命之歌。
“過去,地主一直把我當作賤種。我為那些忘恩負義的懶蟲,做了三十多年長工。可以說,他們從搖籃到墳墓,全由我負責供奉。他們真是榨盡了我的血汗。我就像一頭牛,飲食——勞動,勞動——飲食。直到解放以后,得到黨的教育,我才知道,人是和一般動物不同的,人有思想,有理想,人也就更需要往前看。我跟黨愈親近,生活對我就愈有意義……”
“就拿造林來說,1949年春天,縣委號召每人至少植樹三到五棵,我用十多天時間,造了一坰地風景林。就在這一年。我受到縣委的表揚,當了林業模范,入了黨,娶了媳婦。一個快五十歲的人,j樁喜事接著一樁喜事,這在生活中是個多么大的變化!此后,我年年造林,特別是1958年,公社成立后,我領導大家一年造的林,比前九年造的還多。到1960年,我領導的那個生產隊,總共造了九十五坰林帶林網,包括防風林、經濟林、用材林,其中有五十二坰是基干林帶,品種有青楊、榆樹、落葉松、樟子和桃樹、杏樹、蘋果樹等幾十種,還供應兄弟公社六百三十多萬株樹苗。供應樹苗時,我還附加了一條規定:栽活了一律免費,栽死了每株樹苗,收費五角。”
老孟書記說這些話時,從開始到結束,都露著微笑。
“你為什么這樣愛樹木?”我很隨便地問他。
“我的兩個小孩,年紀都很小,他們將來都要依靠公社生活、成人。我常想總得為他們留點兒什么,想來想去,覺得還是留點兒樹木吧!”他說著,笑得更甜了。
現在,我已回到祖國的心臟——北京,日日夜夜,我都聽到火車站那鼓舞人們前進的鐘聲。于是,老孟書記,我想起了和你會面的寶貴時刻,請允許我用銀杯。盛滿你對生活始終如一,經久不變的微笑,捧向我們偉大的人民之前。你,不知疲倦的勇士,永遠微笑著積極地看待一切事物,我唱的這支“林帶之歌”,的的確確是為你那深沉而又堅韌的微笑而唱的。
但愿在你的家鄉,曾經被人們視為“萬里流沙、八月飛雪”的北大荒,能夠出現更多的林帶林網,讓無數的森林和你一樣,永不衰老!永遠壯麗!
摘自:《光明日報》1961年12月16日
以上內容閱讀網小編整理發布,為廣大讀者們提供寫景美文摘抄,名家寫景美文賞析在線閱讀,喜歡寫景美文的朋友不可錯過。
? 更新于:
- 上一篇: 《春風吹臨的湖畔》古清生
- 下一篇: 《桂林山水》方紀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