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971 字 閱讀時長:大約 2 分鐘 ?
寒食節與清明節
文∕黃璜
清明節自2008年始正式列入國家的法定節日,每到清明節時,人們都很隆重地開展祭祖踏青活動,以弘揚尊老孝親的民俗傳統文化。然而在我國的傳統節日里,寒食節并非清明節,關于寒食節的由來,卻鮮為人知,卻有一段美麗的傳說。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或“冷節”,也叫“百五節”,即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節前一兩天,這天人們一般禁煙火,只吃冷食。后來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等風俗,寒食節綿延兩千多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恰巧在24節氣的清明節期間,于是人們便把寒食節當成了清明節了。眼看清明節快到了,為了了解這個民俗,我便仔細閱讀《古文觀止》中《介之推不言祿》篇,總覺得應該用文章形式告知人們,以紀念介之推這位值得崇敬和紀念的中國古代好人。
在晉國時,晉文公的弟弟當上國君,晉公子重耳便流亡國外,顛沛流離,生活艱辛,由于生活貧困,加之有家不能歸等原因,公子重耳有時因為生活貧困常發牢騷,每天的粗茶淡飯難以下咽,追隨他的一位謀臣介之推,有一天偷偷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塊肉,為公子重耳熬了一碗肉湯,眼看公子吃的狼吞虎咽,介之推顯得很坦然。晉公子雖然發現介之推走路一瘸一拐的,當時也沒在意,可后來有人告訴他,晉公子發自內心的感激他。
后來晉公子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可在論功行賞時,偏偏忘了介之推,介之推無怨無悔,帶著老母親隱居到家鄉的山林里,介之推心想:沒我的幫助,他也能做國君的,雖然人們紛紛請功要官,介之推覺得這樣做對國家不利,對百姓不利??梢娊橹频钠焚|多么高尚。
有一天,晉文公突然想起了介之推,便要部下請介之推出山,介之推不接見,也不出山林,晉文公便決定親自去請,偌大的山林,哪里能找得到呢?有人出了注意,用三面放火燒山的方法,逼他從這面山林走出來,結果有個奸臣因為嫉妒介之推出山后會被重用而遭到排擠,便偷偷讓人四面燒山,結果介之推和老母親被活活燒死在山林里,晉文公一行找到介之推時,發現他抱著自己的老母親,被燒死在一個大樹下。
人們為了紀念介之推的忠孝義舉,在這天都自覺的只吃熟食,不生煙火。幾千年了,這一節日文化內涵日益豐富,也許是因為杜牧的詩,人們于是混淆了清明節和寒食節。
這個故事應該讓當代的中國人永遠記在心里,記住介之推先生忠君孝親和不言祿的高尚品德,也讓當代的人們在清明節踏青之時能反思自己的角色和責任。
? 更新于:
- 上一篇: 寄相思在清明節
- 下一篇: 恰值少年,拼搏青春——暨嶺南師范學院2017年三下鄉出征儀式
- 致詞
- 感謝作者的辛勤創作與精彩分享,為我們帶來寶貴的知識與靈感!您的智慧火花,點亮了我們的閱讀之旅。
- 聲明
- 文章的立場和觀點與本站無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和網友投稿,本站僅提供空間存儲服務。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閱讀文章,我們收集并進行編輯整理,并盡可能保留作者信息。由于互聯網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可能存在作者信息不準確或標注佚名的情況。如果有侵犯您權益的內容,請聯系我們刪除或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