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1641 字 閱讀時長:大約 3 分鐘 ?
“你怎么總不聽話”?當你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你會聯想到的一定是老人在教育孩子,可這里要告訴你的是:這是一對相濡以沫的銀發老人,在聊城光明醫院發生的故事。
在聊城光明醫院心內科的病房里,有一位老奶奶蜷縮在病床上,鼻孔吸著氧氣,胳膊上面掛著吊瓶,面黃肌瘦,目光呆滯。
老奶奶早就是光明醫院的老病號了,三十年前就患上了高血壓和糖尿病,每年都會跟醫院打幾次交道。
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加上其它疾病的增加,最近幾年已經常駐在了醫院,成為了小護士們口中的明星奶奶。
老奶奶已經年過八旬,膝下有倆兒倆女。孩子們都非常孝順,可惜不是在同城生活,只好利用周末或者節假日來探視和陪伴她。
一直陪伴在老奶奶身邊的是她的老伴,倆人風雨同舟的度過了近六十年。如今老爺爺也已經步履蹣跚,耳朵失聰,患有頭暈的病癥。
“你怎么總不聽話”?白天聽老爺爺說過這句話。那是老奶奶不想吸氧的時候,老奶奶的思維混亂,哪里能聽的進去?
老奶奶不僅不買賬,嘴里還大聲的跟老爺爺嚷嚷。老爺爺的耳朵聽不清楚說的什么,就一直苦口婆心的進行安慰和勸說。
聽老奶奶的孩子們說,老爺爺是黑龍江海倫人,老奶奶是吉林九臺人,倆人都是鐵路員工,為國家的鐵路建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
老爺爺是從太原鐵路局離休的老干部,四個子女有三個生活在北京,都想讓他去京城安度晚年,可是他和老奶奶卻選擇了山東,來到了大兒子的身邊。
久病床前無孝子,可是老爺爺的子女個個都很孝順。大兒子一家每天都會過來探視,小兒子現在移居海外,也專程回國來照顧老母親,一對女兒更是經常從北京過來,給老母親做做飯、洗洗衣服。
按說老爺爺在家里聽個音訊就可以了,可是老爺爺每天晚上都執著的陪護在老奶奶身旁,那份細心,那份體貼,那份無怨無悔,著實地令人感動。
老爺爺下午五點多過來的,來了之后就讓女兒們回家休息。這其中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對孩子們不放心,怕她們在這里添亂;一個是結發夫妻的情義,一起生活了這么多年,老奶奶的一言一行,老爺爺都會讀懂。
害怕房間里干燥,老爺爺拿著拖布在擦地,老奶奶在病床上又喊了起來。老爺爺停下了手里的活兒,問老奶奶想干什么?老奶奶言語不清,老爺爺耳朵發背,可想而知這番交流是多么的艱難。
“你怎么總不聽話”?老爺爺明白了老奶奶的意思之后,嘴里面又冒出來了這句話。原來是老奶奶要朝右側翻身,可是醫生早已經叮囑了,不能讓老奶奶朝右側側臥,因為老奶奶罹患肺癌已經一年多了。
老爺爺俯首帖耳地耐心勸說著,老奶奶好像是故意地欺負他,因為在孩子們面前,老奶奶不會這么大聲的喊叫。老爺爺并不考慮那么多,一雙布滿褶皺的大手,輕輕地給老奶奶做著按摩。
照顧老奶奶吃過了晚餐,老爺爺在一旁做起了養生保健操。干梳頭、干洗臉、搓耳廓、揉腰眼,一招一式,認認真真。由此可見老爺爺在位時對待工作嚴謹認真、一絲不茍的態度。
簡單地與老爺爺聊了一會兒,才明白了老爺爺的良苦用心。他早就知道了老奶奶患上的是肺癌,可是到了這個年齡,既不能做手術,又不能做放化療,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
“你怎么總不聽話”?半夜醒來,又聽到了老爺爺的這句話。原來是老奶奶又把輸氧管扯了下來。
老爺爺這一晚上就沒有很好地休息,既要照顧她喝水吃藥,又要照顧她起床大小便。只要聽到老奶奶的動靜,就會起來看看。不要說是一個老人,就是年輕人陪護一夜都會疲憊不堪,足可以看到老爺爺和老奶奶之間的那份真情。
“少年夫妻老來伴”,這句話用來形容老爺爺和老奶奶是最貼切不過了。一個臥榻病床,不知生存多久,一個在旁陪伴,一直不離不棄,這才是同甘共苦、白頭偕老的典范。
“你怎么總不聽話”?這句話不知道老爺爺說過了多少遍,也不知道老爺爺還要再說多少遍?每當老奶奶聽到了這句話,會不會感覺到一種溫馨和幸福呢?
原來有句話,自己一直不明白,那就是“為你而生”。如果老奶奶駕鶴西去,老爺爺會受得了這份刺激嗎?會適應這種陰陽兩分離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边@是句歌詞,難道這僅僅是句歌詞嗎?
這樣的一對恩恩愛愛的老夫妻,非常地令人羨慕,令人敬佩!
? 更新于: